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信息 。科教前沿O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年第8期 G109兰州段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方法研究 黄文卿’ 施文杰 刘(1.武汉理工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系湖北恺’ 湖北武汉430000) 武汉 430063;2.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摘要】对道路交通事故危险点的鉴别方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比分析各种研究方法,应用累计频率法鉴别G109线兰州段事故多发位 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道路交通事故多发位置准确,改善措施效果显著。 【关键词】事故多发位置;鉴别;累计频率曲线法 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是道路安全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世界 度,通过计算方法赋予受伤及死亡事故的权限来计算事故的严重程 许多国家根据本国交通事故的特点采用了各自不同的方法进行事故 度。该方法没有考虑交通量和路段的长度.同时权值对结果的影响很 多发位置的鉴别。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有其自身的特点,而目,由于中 大。 国的事故数据和有关参数指标缺乏长期和详尽的分析结果,因此直接 1.5临界率法首先选取道路使用者所能容忍的最高事故率的临 采用国外的方法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所属的“道路交通安全及事故多 界率:根据显著水平,对任一给定的路段的事故次数给出相应事故多 发点的研究”甘肃、内蒙、宁夏三省世行贷款支持下的子项目,兰州公 发路段最低事故率。当某一路段的事故率超过对应的临界率时,即认 路总段和甘肃省交通厅引进外资项目办公室、丹麦公路局(DDR)合作 为是事故多发路段。因为,能够选取不同的危险率,该方法能够确定事 共同研究.并在丹麦道路交通安全专家Mogens Sorensen的指导下,在 故多发路段的改善优先次序。 兰州所辖地区的G109、G312线处治了事故多发段.并收到了良好的 2.本文采用的鉴别方法一累计频率法 效果,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分析和处治显示出巨大的意义。 2.1基本原理把道路条件相视的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按每 1.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方法 公里长度划分路段.找出研究道路中发生事故数相等的路段个数,求 1.1绝对值方法绝对值方法是指所采用指标的正常值在一个国 出其占总路段数的频率及累计频率,绘制出事故累计频率的散点图, 家或一个地区被确定为一个常量,这个常量是经过大量和长时问的调 并寻求相关的曲线进行拟合。从而通过拟合曲线分析其突变点,以此 查统计所得到的.任何一个事故指标大于这个常量的位置均被认为是 作为界定事故多发路段的标准。该法虽然没有考虑交通量因素,但当 可能的事故多发位置。 被研究道路的交通状况相似时.特别是对于同一条道路.累计频率法 (1)事故次数法。事故次数法是以事故次数为指标,确定正常事故 使用起来较为简单.并有一定的理论根据。 次数的标准值.若在此规定时问和范围内事故次数大于标准值,则被 一认定为事故多发位置。 (2)事故率法。事故率法是以事故率为指标,确定正常事故的标准, 变化比较大时,也可采用车公里事故率。 若在规定时间和范围内的事故率大于标准值.则被认为是事故多发位 置。 2.2评价指标 当沿线交通量变化不大或缺乏交通量资料时,某 条道路的事故多发点的评价指标可以用公里事故数;当沿线交通量 2.3适用性分析累计频率法在确定事故的正常值和突出值时采 用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一条道路不是先定正常值或突出值是多少,而 1.2矩阵法 鉴于事故次数法和事故率法各有优缺点,单独使用 是直接找出突出的点,则突出点上的事故数就是这条道路上的突出 对反映事故状况都有片面性。作为一种修正,一些专家提出了将两者 值。这样避免了一个统一的正常值不能适应各条道路不同的事故状况 结合起来考虑的矩阵法。矩阵法对每一个被研究的道路单元进行事故 的矛盾。因此累计频率法能够适用中国目前事故状况差别大、道路安 数和事故率计算.然后将事故次数作为横坐标.车公里事故率为纵坐 全基础研究缺乏的实际情况。 标,点出两者的分布。整个坐标可分为4个区:1区为高事故率、高事故 此外.选择多大的突出值还可以考虑区域经济状况。当有较多资 数区;2区为高事故率、低事故数区;3区为低事故率、高事故数区;4 金可用于道路安全改善时.可取较高的累计频率值 反之可取小一些, 区为低事故率、低事故数区。如数据落人1区则可列为事故多发路段, 以便集中资金解决事故率高、严重性恶劣的路段。 落人4区则为安全路段.落人2、3区则应对这些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后 做出判断(如图1)所示。 誓 2.4技术步骤道路上的事故多发路段(点)的鉴别可按以下步骤 进行: 第一步:资料收集。(1)事故数据调查,内容包括:事故地点、时间、死 薯 亡人数、受伤人数、车辆损坏、直接经济损失、天气、路面状态、交通控 制方式、照明条件、事故分类、事故原因、事故形态、交通方式、行驶状 态等,一般可用中国交警部门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升记表》;必要时 要收集事故现场照片、事故现场勘测图、肇事车辆车速估算等资料。(2) 公路设施资料调查,内容包括:路线平面、断面和横断面竣工或现状资 料;路面状况(损坏状况、摩阻系数等)、路肩状况;安全设施(护栏、标志 标线等);道路周边环境(行道树、路侧建筑等);交叉VI等。(3)收集分段 交通量资料。 第二步:分段单元划分,将整条公路划分成等长的小单元(通常以 1 km为单位),计算每一单元上的事故数。 事故数 图1 矩阵法 第三步:计算发生n起事故的频率和累计频率,根据统计学原理 计算发生n起事故的频率.并计算累计频率.绘制累计频率曲线。 第四步:初步选定事故多发路段(点)。(1)根据累计频率曲线上的突 变点,初步选定累计频率小于突变点的路段为事故多发路段(点)。(2)对 1-3质量控制法 首先假设各路段事故次数服ff从泊松分布,将 事故集中在某分段单元两端的情况.应对其前一单元或后一单元的事 路段的事故率与相似路段的平均事故率进行比较;根据显著水平建立 故作进一步分析.以避免由于等间距分隔单元而遗漏事故多发点。 认为是事故多发路段的综合事故率的上、下限,如果路段的事故率大 第五步:现场踏勘。对初步选出的路段建议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 于上限值则认为该路段是事故多发路段。该方法比传统统计方法要 和分析,现场踏勘的内容可以包括:道路状况调查、车辆行驶状况调 好,但没有表明事故多发路段改善优先次序,也没考虑事故的严重程 查、周边环境调查及其他。 度。 第六步:最后确定事故多发路段(点)。综合书面资料和现场调查资 1.4当量总事故次数法 基于受伤与死亡事故的次数及严重程 料分析,对照事故特征、事故原因和事故处的道路线形,排除由于人为 1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信息 O科教前沿0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年第8期 因素、车辆因素及其他特殊原因引起的事故,最后确定事故多发路段 表1 G109线甘肃兰州管辖段事故多发路段分布表 (点)。 第七步: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对每一个鉴别出来的事 序号 桩号 类型 事故数 故多发路段(点),结合事故和道路资料,分析主要事故原因,并提出改 1 K1667+5O K1669+000 连续弯道 23 进措施。 2 K1680+000-K1681+000 村镇化路段 17 3.应用实例 3 K1682+O0o T型交叉口 16 国道G109线起点为北京,终点为拉萨,在甘肃境内横贯南北,是 甘肃境内南北向运输的主通道。本例以兰州地区所辖G109线路的基 4 K1686+1oo 急弯、视距不良 11 础数据说明事故多发点的确定方法。该路段长度为132.86km,均为二 5 K1712+O0o 急弯、陡坡 21 级公路,路面类型为高级路面。 6 K1716+O0o 交叉口 8 3.1 G109线事故累计频率分布根据G109线国道甘肃兰州地区 管辖路段平均每公里发生事故数统计拟合得到事故累计频率曲线(如 7 K1727+O0o 急弯 13 图2)所示。 8 K1730+O0o 急弯、陡坡 19 9 K1680+000-K1781+000 连续弯道 19 10 K1797+700 连续弯道 14 11 K1799+6o0 弯道 9 12 K1808+000 易滑路段 6 13 K1819+1oo 急弯 6 14 K1822+700 急弯 7 15 K1831+O0o 急弯、陡坡 15 4.结语 本文将累计频率法应用于兰州地区境内的G109线的道路事故多 发点(段)的鉴定中,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15 从该曲线可以看出在6次事故左右处存在一个突变点,在突变点 个事故多法点(段)鉴别为今后处治奠定了基础。根据路政管理部门的 的左边,曲线形状较陡,累计频率减少一点,事故数就上升很多,这意 统计数据表明,经过对G109线兰州段15个事故多发点(段)处治后, 味着有一小部分路段占据着较高的事故数;在突变点的右边,曲线变 交通事故发生起数下降7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75%。也就是说, 得平缓,累计频率增加许多,事故数却减少的不多,这意味着大多数路 G109线事故多发段经过处治后大幅度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段分布着较少的事故数。而突变点正是这两种状态的分界点。所以,针 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对兰州管辖范围内的G109线,其危险路段的定义为每公里事故数大 于6起的路段即为事故多发路段。对这些事故多发段治理改善的先后 【参考文献】 次序,视改善经费按每公里事故从大到小依次进行,首先重点处治事 [1]郭忠印,方守恩.新疆国省道干线公路安全审计程序和道路事故黑点鉴别方 故数较多的路段。 法[M].上海:同济人学出版社.2000. 3.2 G109线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将事故按照里程桩号进行分 [2]方守恩.公路交通事故多发位置鉴别新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1 类汇总,可以得到G109线甘肃兰州管辖段1998—2002年交通事故空 (1):90-94. [3]刘志宫,等.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2):12o- 间分布规律。路段内存在19个公里桩号内事故发生次数较多,基本都 123. 不小于6次,公里。经过实地调查,将具有相同类型的道路条件的连续 桩号合并,并根据交通事故经常发生地点的情况,最终确定15个事故 [责任编辑:汤静] 多发段(见表1) (上接第29页)识的同时,适当介绍由其派生的技术。一方面为到处充 起来,但并不代表唯有综合科学课程才能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分科科 斥科技产品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与技术 学课程同样也可以将科学教育综合化的因素渗透、吸收。科学教育界 的发展和沿革现状,培养了解社会、致力于社会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 如何构建理想的综合科学课程,如何更好的设计分科科学课程,使它 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并能参加涉及科学技术决策的公民等。 们在培养综合性人才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我们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 技术教育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形式:综合课程领域主要以科学的 力。 技术应用为侧重点来构建综合科学课程。例如法国的“科学与技术”课 程是小学七门必修课之一。或者以技术问题为核心,构建“问题中心” 【参考文献】 综合科学课程,一个技术问题的可能需要各种知识。技术手段的有机 [1]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6:6-12. 应用将各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英国的部分中小学科学课程倡导 [2]希拉里・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M].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 以科技“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的全过程,教学目标突出 版社.1997.196. , 地体现了“从学科知识的技术向相关知识的技术”的延伸和拓展。分科 [3]新思考中国物理课程网.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物理与社会”在线研讨.http:,, 课程领域更多的表现在把某一项技术应用作为指导该技术发明的学 bbs.eersp.com/dispbbs.asp?boardID=175&lD=59667&page=1,2007,8. 科知识的附加部分编进教材,物理学科重点强调该项技术应用到的物 作者简介:杨玉梅(1981一),女,汉,籍贯:山东省潍坊市。西南大学物理课 理知识,化学学科则重点强调该技术应用到的化学知识。例如物理中 程教学论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物理课程教学论。 对“与变速运动相关的火箭技术”、“与万有引力有关的太空技术”的介 绍。 【责任编辑:韩铭] 五、小结 综合科学课程在社会需要综合性人才的背景下。受到重视并发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