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商品的金融属性

商品的金融属性

来源:锐游网
商品的“金融属性” 2012-1-2 20:22

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朱国华教授曾经提出,商品的“金融属性”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名词,用来解释价格波动中不受“商品属性”决定的部分。他认为,商品的“金属属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商品价格波动对货币变化的敏感性;二是商品定价权部分掌握在期货市场手里;三是可存储的商品在需要时可以变现。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对于商品价格的投机,也是商品期货“金融属性”的体现。

仔细分析,朱国华教授的观点是值得挖掘的。第二个层次,便是说商品的定价逐渐从现货商手里转移到了期货市场手里。现货商原有的定价方式,可以称为商品的“商品属性”,适用于现货市场,而随着全球贸易的一体化、国内融资发生变化、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等,商品就具有了一定的“金融属性”。

在商品期货出现之前,商品的定价是仅限于“某些地域”和“某些交易者”的价格决定机制。对于农产品(000061)而言,就是农民与粮商、粮商与消费者,对于金属而言,就是矿商、冶炼商与加工企业之间的博弈。商品上一期的价格影响供给者对下一期商品的供给,而商品的价格亦影响消费者对下一期商品的消费。经济学上,这种价格和产品产量的动态模型称为“蛛网模型”。“蛛网模型”分为收敛形与非收敛形,收敛形的“蛛网模型”可以促使价格趋于稳定,而非收敛形的“蛛网模型”会给供给者和消费者带来双方面的困扰,使价格波动越来越大,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入商品期货,便是希望市场上的交易者可以预见到这种促使价格波动剧烈的风险因素,解决“蛛网模型”的困境,使价格波动趋于平缓,使商品供给更加稳定。所以,期货市场的交易者不仅包括套期保值者,亦引入了投机者。只要交易者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有“远见”,能够预测价格的变化,就可以入场交易,承担套期保值者转嫁的风险。然而,正是由于交易者对未来价格有所预期,才使得价格不仅局限于历史经验或者上一年度的价格,有时候甚至不局限于商品真正的供求关系。 朱国华所说的“金融属性”第一个层次,则体现了价格波动对货币变化的敏感性。其实,不仅对货币变化敏感,我国商品价格走势对宏观经济变化也比较敏感。市场上的现货商是对市场供求变化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每天进行贸易,对于贸易量的把握会是最准确的。但是,贸易商了解的往往只是产业链的一个点、一段时间的贸易情况,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情况并不一定了解,对未来的市场情况也是如此。

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他们对于行业和宏观环境的综合把握就要比生产商、贸易商了解得更全面一些。总的来说,交易者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是基于四个方面的:第一,宏观经济会影响经济体的运行,直接影响商品的消费和供给。比如,国家出台的贸易、关税会直接影响商品的进出口情况,直接影响国内外的供给与需求。第二,关于经济状况的宏观数据,能说明经济体运行是否健康良好,商品的消费与生产是否在顺利进行。以上两个方面都会影响交易者对经济周期的把握,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三,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变化,会引起因汇率变化而导致的商品价格的变化。比如,LME市场的金属是以美元计价的,一旦美元指数下跌,即使这些商品的内在价值没有太大变化,计价也可能因美元指数变化而变化。第四,宏观层面的货币会影响由凯恩斯提出的货币的“投机需求”。如果通货膨胀大于银行利率,则投资者会选择一些内在价值更为稳定的资产进行投资,需求稳定的农产品、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就成为投资的重点之一,有些商品可以质押仓单,在保值的同时还能产生现金流,某些金属还可以通过贸易融资的方式,使贸易商获得无息或者低息贷款。

不过,宏观经济对商品产生影响的具体程度,并没有具体的参数可供参考。市场参与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非常重要,比如,交易者根据宏观数据和宏观预期经济将会转入

萧条,商品消费将出现大幅下滑,那么他们就会预期商品价格下跌,于是,在现货商认为目前消费还很顺畅的时候,商品的期货价格就开始下跌了。所以说,商品的“金融属性”表现得会比“商品属性”更为灵敏和迅速。

在第三层次,由于某些商品易于储存、易于变现,就使得商品具有了一定的投资价值。因此,商品价格不再完全由过去小范围的供求关系所决定,而是体现了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

趋势交易者并不关心商品的供求关系,他们往往根据商品的价格、成交量进行交易,他们承担市场的部分风险,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助推了商品的价格波动。此外,这些交易者的资金成本也和金融市场息息相关。

随着全球金融、贸易和货币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商品的供求将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金融属性”也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