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用大概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对万宁市水产养殖生产进行调研,共走访三个镇中的4个村两个场,采取走访交流形式,与村组干部和部分养殖大户进行交流。在这次调研中,对养鱼、虾、蟹和羊作了初步了解。主要为公司开展投资担保及在农业加工生产方面作资源及市场方面的了解。对所发现养殖生产过程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公司在水产、畜牧养殖的各方面发展提出建议。 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沿海,所辖水域了阔,资源丰富,具有水产开发,水产养殖的得天独厚资源优势。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统计数据得知,水产品总产量达986吨,渔业经济总量达82856万元。海水养殖面积13185亩,产量7220吨,产值21170万元。其中鱼类(石斑)3500亩,产量1200吨,产值7000万元;对虾18700亩,产量16180吨 ,产值28060万元。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大家企业和近3000家农户养殖,该市共有大小水产种苗场近90家,种苗生产50亿尾,产值4170万元。其中虾苗场62家,生产37亿尾,对虾苗种繁育成为该市优势产业,发展较快。最大的个体养殖户年利润达千万。但大户很少,年利润在100万以上的大概在40户左右。产品远销广东、上海、浙江及内地大城市,同时销往东南亚周边国家市场,有一定竞争力。对于石斑鱼的养殖有地域优势,国内地区在气候相对暖和时产量和价格与海南地区相当,但是在内地寒冷的冬季,石斑鱼的
上市量相对减少,处于热带地区的海南就拥有独一无二的气候优势,每年冬季的价格都会比内地高出10到20块钱。此外,南美对虾、石斑鱼等一批特色产业正不断扩大。该市渔业从业人数10862人,仅占全市劳动力的6%。说明该市海水养殖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通过了解,万宁的水产养殖户规模普遍较小,除一些外地大企业在该地区的生产基地外,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养殖户总数约为70家,大部分为的规模较小。万宁当地的东山羊,属于海南的四大名菜之一。虽在海南各市县都有养殖,但唯属万宁东山岭山脚下放养的最为正宗。万宁现在养羊的年产力在4万头左右,一般养殖的羊60%销往外地,售价在15到25元之间。出栏最多的为30斤左右,按一头25元计算,一头羊的价格接近1000元。万宁市内养羊普遍为小户养殖,一般养殖50头左右。放养面积在100亩以上,养殖超过200头(母羊)的大概有15户。
无论是养鱼还是养羊,个体农户的资金实力情况基本能维持正常运营,基础实施简陋,一旦出现疫病、自然灾害(如台风、干旱)。就会受到威胁,无法弥补损失,所以大部分都不敢扩大生产,都维持小规模经营。当地对农户也有相应的互助,对资金和基础实施方面都有相应的,但是对全市的养殖规模来说,的补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农户也通过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寻求过帮助,由于大部分农户都是规模小,经营不规范,没有相应的证照,只有少部分通过正规企业化经营
的养殖户能得到贷款。从银行寻求贷款需要一定的手续,农户们都是在紧急情况是需要资金,希望手续简单,放款快。农户通过组建合作社相互帮助,但是农户的问题都是共同存在,普遍都是资金问题,一直制约万宁养殖农户的发展。通过从和乐、东山岭等养殖户的了解,万宁渔业生产都有所增幅,但出于低位运行。全市水产品产量约5.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大体分类为,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08万吨,下降2.2%,淡水产品产量1.23万吨,增长12.8%。 但养殖结构有所变化,养鱼产值为主要增长幅度在约10%,养虾方面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一些品种有所下降),和乐蟹的养殖有所下降,贝类、藻类、等也有3%的增幅。
近年来通过调整海水养殖品种结构,万宁市水产养殖优势得到较大的加强,渔业生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首先通过改变养殖模式,提高了精养殖技术含量。通过改造低位池虾塘进行精品养殖获得成功,促进对虾生产由低水平的粗放方式向高密度、高技术集约型转移,产量从低位池的亩产80公斤,增加到高位池的亩产920公斤,从而提高了对虾的竞争力。其次是引进新品种,加快渔业养殖品种的调整。由于近年来农户对养虾的把握不准,大部分养虾户都出现亏损。和乐蟹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其生产基本都在和乐镇,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但由于养殖基础条件和天气等原因,和乐镇上的养殖户都放弃养蟹,转而对产值更可观的鱼类转变。通过名优水产品引进、苗种繁育以及罗非鱼、石
斑鱼等养殖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促进了名优水产品的发展,使养殖户从养虾、蟹逐渐转移到养鱼的行列。水产品苗种产业发展新的亮点,全市年育苗达120亿尾,产值3000万元,促进了养殖品种优化和产业升级。据介绍,万宁市和乐镇港北小海附近的一些虾民也更新养殖观念,尝试在同一个低位虾塘里混养鱼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小海周边还有1000多亩低位虾塘。为了可持续地开发海洋资源,增强海洋的综合利用率,将石斑鱼养殖的空间从海里移到虾塘里,每亩石斑鱼可获利2.5万元,相对以往养殖对虾的收益高了2倍还多。目前,小海附近的虾农大多改养了石斑鱼,原本在小海内的石斑鱼养殖也部分搬到了虾塘里。
市内还有面积49.5平方公里的港北小海和面积为26平方公里的“老爷海”,由于小海饵料丰富,利于各种鱼、虾、蟹类繁衍。此外,小海还适宜养殖墨吉对虾、斑节对虾等。全市有4万亩内海水面适宜养殖,而目前实际海水养殖面积仅1.6万亩。水产养殖业是渔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效主要途径之
一,为此,近两年当地也十分重视水产开发、水产养殖,每年都下达各村场,疏通沟渠、清塘吊淤、改造塘口、清理网围航道的任务和要求。去年水产养殖呈现出可喜的成绩和丰收成果喜兑,但丰收成果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今后水产养殖的发展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商品规格等,如此的规模及养殖水平,真是表明在这里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有市场,有,只要做出产品,有产量,有质量就有可观利润。如何做好水
的这篇文章,值得我们今后在水产养殖的投融资、水产开发、水产养殖去思考、去探讨。 一、水产养殖现状
(一)、万宁水产养殖历史悠久,60%池塘老化,有的已养殖二三十年,池塘淤泥较深,病菌较多,沟渠年久失修,蓄水量小,排灌不配套,水源污染。病害频频发生,在整个养殖周期内需要不断用药,有些养殖户治疗蟹病及清塘,使用一些剧毒农药,而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造成病源体抗药性的增强,进而用药浓度就需不断加大,毒性也越来越大,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形成恶性循环。池塘养殖都有比较集中的特点,疫病、药物等会随水源排灌而相互感染。
(二)、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比较单一,其它特种品种发展不够平衡,使之形成不了规模,形成不了产业,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能力,没有根据市场多变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到市场为中心上来,加之养殖户思想观念陈旧,思想不解决,养殖技术更不上,都是使用传统养殖法。若如近年来当地提出了在“大养蟹改为养大蟹”基础上,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生态养殖。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拓宽养殖渠道,开发大面积养殖石斑鱼等市场受欢迎的产品。
(三)、水产养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技术服务中心服务跟不上,专人提供的水产服务不足,不能协调处理,村与村、户与户及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家一户难办的事。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技术,饲养和管理水平不高,市场意识分析能力不强,不能随着市场调整放养结构,改进放养模式。高
密度放养,商品上市规格小,经济效益低,饲料搭配不科学,投喂不合理,饵料利用率低,严重浪费饵料,造成不必要的饵料成本加大。可以说种种原因造成近来海南省都存在的虾苗死亡,产值下降,甚至严重亏损的局面,导致很多渔农都不愿意去尝试小产值的虾、蟹的养殖。 二、存在的问题
水产、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首先,畜牧养殖户都是单打独斗,农民发展养殖业都是想当然,看到别人挣到了钱,于是自己就赶快投资养殖。别人养虾发了,自己就养虾,别人养鱼赚了,自己就投资养鱼,没有科学的规划,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缺少一个组织来领导。没有农户自己的组织,在经济生活中就失去了主动,在价格,质量标准等方面没有发言权,受制于人,往往使自己蒙受损失。由于经济产值变化带来的影响,养殖户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例如和乐镇的养殖户就在村委会的组织下团结起来成立合作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与提高发展利益。但是这仅仅是开始,如何使养殖户能够最终组织起来,成立有效的企业组织,不仅有利于公司在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养殖户增收,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广大农村的稳定。
其次,养殖的科技投入较低,特种养殖的比例小。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种养殖的比例,引进先进的养殖模式,
提高现有养殖品种的品质,将最终提高竞争力。现阶段的养殖业主要是以养蟹和养虾为主,经济效益较高的石斑鱼(龙胆)则还处于初级阶段。以经济效益来看,一般有二三十亩的池塘,以每斤龙胆石斑40元到50元钱计算,亩产可达2.5万元,一年的收入在300000元以上。但是就算这样小规模的养殖投入也相当大,一般没有太多流动资金来维持。养殖业是最怕出现传染病的,一旦出现传染病,对畜牧养殖业的打击将使毁灭性的。农户养殖新技术应用较少,畜牧业产品质量一般,在现阶段还是能够维持,当我国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时,我们的产品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成为我镇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课题。引进新型的先进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我镇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模式,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制约当地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有三个因素: 一是销售加工环节不畅通。就现有的加工设施,相对于全市丰富的水产品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罗非鱼几乎全部外销的情况,如果能够发展加工业,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对企业将会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现阶段畜牧业的销售环节是由中间商来完成的,对于养殖户来说没有多少主动权。即使在公司+农户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依旧处于被动地位。
二是大规模的养殖相对的投入是比较大的,由于农民融资渠道少,主要自筹,使许多想养殖的农民望而却步。
三是农民的怕赔钱心理,高效益与高风险是并存的。如今,主要的是受天气、环境等不可抗拒的影响,加上养殖的传染病比较多,一旦发现,所造成的损失是农民难以承受的。何况,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销售的风险也最终转嫁到农民身上,即使在公司+农户模式,一旦出现病害,就意味着这一年白干了不说,还要往上赔钱。这些都阻碍了以小户为主的养殖业进一步的发展。 三、机遇与希望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也向“三农”倾斜,这就为在农业经济发展上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机遇。今后,主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通过公司现有业务体系,利用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的大好时机,加强引导,主要是要引导农民进行联合,成立合作共同体(企业),要聚成拳头闯市场。养殖户没有统一规划,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影响了整体形象,我们可以统一规划,集中养殖资源,既发展了整体产业,增加了经济效益。增加与当地部门的交流,可以用公司业务方式投入资金,提供小额贷款或银行担保,建立针对农业的风险补偿机制,或者设立农业补偿基金,把农民的风险降到最小,农民对生产有希望,将来对我们的合作的依赖力度也越大。
(二)、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科技投入,引进新的先进的养殖模式,特别是加快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国际上先进经
验表明,农业是一个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在现阶段,如何实现农业的高产出和高效益,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作为要发展为农业龙头的企业,应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应积极向农民介绍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理念,促进农业特别是养殖业大发展。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加大信息的搜集,及时向农民发布各种农业信息,使农民及时了解各种农业信息,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效益。
(三)、发展相关产业,使各产业联系紧密、集中。形成产业链。一方面加强营销方面的投入,建设一支农业经纪人队伍,另一方面要发展产供销一条龙,发展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促进使产品向工业化方面的发展,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深加工不仅可以使我们的产品就地转化,降低营销成本,又可以解除生产经营过程的后顾之忧,从而又能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四、总结
通过实地考察对万宁市的养殖情况有了初步了了解,无论是渔业还是畜牧业,在万宁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该地方的养殖业一直发展良好,发展空间很大。当地农民的养殖水平处于低下简单的散养方式。缺少对市场对养殖技术、生产规模的统一组织模式。大多数农户的实力只能维持基本生产运作,对扩大经营、加强基础建设、技术引进、生产加工,都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所以,大部分农户都希望有或上游企业的资金支持,希望通过合作生产,融资支持,来稳定
或扩大生产。
此次调研,得出结果显示:当地有90%的养殖(户)企业表示因为融资难,存在资金缺口问题;同时,有36%的养殖(户)企业认为贷款难度较过去有所增加。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市场、资源,充分发挥我们公司信贷方面的市场,整合我们现有及将要开展的业务,发挥统一管理的联动作用,带动龙头(户)企业,甚至可以投入资金参与加工生产业,通过产业链资源整合,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共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同时,养殖业的直接经营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当前农户小规模的养殖中,发挥大企业优势,通过组织产业链的建设,促使从原料、生产、加工、销售等,进而对地区生产资源控制,市场,价格等控制进行深入运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