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师型教师建设

双师型教师建设

来源:锐游网
双师型教师培养办法

为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贯彻学院

关于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规定,学院专门制定双师型教师建设规划。 一、首先明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高职“双师型”教师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是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高职院的教师,首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从教师的职务、职称来看,只要他是合格的教育者,并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力,助教也可以进人“双师型”教师行列,而不一定非是讲师(或以上)才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否则将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2.“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从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的条件看,如果已经是个合格的高校教师,又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的话,就可以进人“双师型”教师系列。

3.“双师型”教师按专业不同,其素质要求应有所不同。高职院校的专业可按大类分为社科类(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会、法律、外语、物流、商务等)与技术应用类(机械制造、应用化工、电子信息技术、精密加工、自动控制等)。社科类“双师型”教师应该突现以下方面的素质: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信息社会、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适应和引导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应用能力;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技术应用类的“双师型”教师则应突现以下方面的素质: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的动态,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具备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引领学生走“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的技能提升之路;能够教育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如维修技术人员“不怕苦、不怕脏”的品质等;能够通过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意识和能力。

4.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使命应有所不同。按照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分别对应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以上三个层面。

(1)助教级的“双师型”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课为主,同时能够指导实训。在实践应用方面,他们一般不够全面和深入,但对所授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有整体的了解。他们必须通过学校实验、实训和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

(2)讲师级的“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所受专业相关行业动态和职业技能;同时能够根据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对本专业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3)副教授级的“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应用能力,应相当于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水平,能够通过参加高级专业研讨会、亲身社会实践、进行行业(职业)调查和专业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对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变化方向及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为高职专业开发和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鼓励更多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1、在各种评优中要倾向于双师型教师。

2、要利用一切外出培训的机会,派出部分骨干教师接受双师型教师培训。 3、利用寒暑假,派出部分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2013年3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