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本词大约作于元符二年(1099)重阳节之后数日,当时黄庭坚在戎州(今四川宜宾)贬所,此时处于贬谪中整整四年,心情抑郁。本词同调同韵共有三首,此为第二首。第一首有副题曰: 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 之后史应之做了和作,这首词是黄庭坚在宴席间对史应之和作的再和。
文学鉴赏
此词是黄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 眉山隐客 史念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 淫坊酒肆狂居士 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上片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欢乐。首句 黄菊枝头生晓寒 是纪实,点明为重阳后一日所作。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当亦是此数日间事。赏菊饮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缘,借 黄菊 自然过渡到 酒杯 ,引出下一句 人生莫放酒杯干 。意即酒中自有欢乐,自有天地,应让杯中常有酒,应该长入酒中天。 前横笛斜吹,醉里簪倒著冠 ,着意写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时的狂放行为,只有酒后醉中才能这样放肆。
下片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仍是一种反常
1
心理,其含意于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求。这是从反面立言。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则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换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不可能为时人所理解和容忍。
此词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类似狂人的形象,抒写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愤懑,表现出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无言的反抗。词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高旷理想。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伤痛。
名家点评
清 黄苏《蓼园词选》评曰: 菊称其耐寒则有之,曰 破寒 ,更写的菊精神出。曰 斜吹雨 、 倒著冠 ,则有傲兀不平气在。末二句尤见牢骚,然自清迥独出,骨力不凡。
清 陈廷焯《词则 放歌集》评曰: 山谷此词,颇似稼轩率意之作。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