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卷1)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卷1)

来源:锐游网


绝密 ★ 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试题(全国卷1)

本试卷共15小题,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

①保持恒温环境 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 A.①③ A.防渗水 A.增强保密程度

B.②③ B.防噪声

C.①④ C.防坍塌

D.②④ D.防地震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1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5.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A.T3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A.持续下降 题。

B.T1

B.T2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C.T2

D.T3

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9~11

2

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

D.两侧村庄多

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A.6:00出发,左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A.地形 C.海陆位置 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B.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B.8:00出发,右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8分)

3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6分)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6分)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4分)

4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5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6

(二)请考生从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7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答案与解析:

地理(全国卷1)

一、1~3.1.C 2.D 3.B 本组题主要考查了环境对工业的影响。第1题,精密机械制造要求精度高,对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空气振动、地面振动等都有特殊要求;与地表相比较,地面10米以下受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影响较小,温度较为恒定,而且受地表干扰(如震动)小。但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处于劣势,在储存原材料和产品方面没有优势,因此C项正确。第2题,大连的渗水、噪声和坍塌状况与日本岐阜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但日本位于地震带,需要注意防震问题,而大连地震较少,无须考虑。故选D项。第3题,综合题干信息可知,上述企业建设在地下利用其特殊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仪器加工精度不受干扰,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故选B项。

4~5.4.C 5.D 本组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第4题,据资料可知,该直辖市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外迁或者外出务工,因此A项错误;中国处于老龄化加速、人口自然

8

增长率下降阶段,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多为青壮年)会导致老龄化进一步加速,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因此B、D两项错误;2006年至2016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差距减小,常住人口增长幅度大,说明外出务工人员相对减少,当地就业形势较好,因此C项正确。第5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人口总数,重庆最多,其他三地均小于3 000万;二是北京、天津、上海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户籍人口小于常住人口数量,而重庆相反。故D项正确。

6~8.6.A 7.A 8.D 本组题主要考查了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第6题,由材料“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可知,平坦面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由材料“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知,A项正确。第7题,流水搬运能力与其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流速最大时,搬运能力最强,沉积物颗粒粒径最大,图中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因此A项正确。第8题,地壳抬升使得该河段(上游河段)河流下蚀作用增强,形成阶地。四个平坦面呈阶梯状分布而不是连续状态,说明地壳的抬升是间歇性的。地壳稳定期沉积作用强,形成砾石沉积层,地壳抬升期,河流下切形成阶地。故选D项。

9~11.9.B 10.B 11.A 本组题主要考查了地形对气温、交通的影响和日照方向。第9题,高速公路等级高、全封闭,因此D项错误;坡度对高速公路限速影响较大,再结合图示区域多山区,可判断B项正确;题目中缺少车流量和雾霾的信息,因此A、C两项为干扰项。第10题,根据题干可知此时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夜区外各地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四个选项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主要向南行驶,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此应在右侧靠窗位置,A、C项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需要3个小时左右,若12:00出发则下午时段右侧靠窗位置太阳会照射到,故D项错误。因此选择B项。第11题,重庆和毕节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差别不大,故地形是导致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A项正确。

二、(一)36.(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4)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解析 第(1)题,对本项目发展的经济价值主要从建设(运进材料和器械等)和建成后的运营(输出产品)两个方面进行作答。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主要从港口的交通和服务功能作答。配建港口可以促进货物进出口和货物中转,为往来船只和人员提供各种服务,也可以为其他活动提供支撑。第(2)题,主要从该区域施工环境对时间的要求和模块化生产的时间效益进行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有效施工时间短,模块化生产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第(3)题,一是要确定液化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海运;二是锁定主要市场(中、日等亚太国家和亚马尔之间的海上通道有两条);三是比较两条通道的运输距离、时间和经济效益。第(4)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俄罗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天然气资源及其相关技术方面,中国主要优势体现在资金、市场、制造业和海运能力方面。

9

37.(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 第(1)题,沼泽湿地与湖泊的差别之一是积水较浅,且扎龙湿地面积广大,说明该区域地形平坦、开阔;沼泽湿地的形成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排水不畅,一般要从径流量和蒸发量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从两者各自随时间的变化和两者之间的数量大小进行对比。

[知识拓展]水量平衡原理:区域内水分的收入与支出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则会引起水量的变化,然而最终会达到新的平衡。该流域降水量不变,径流支出减少,势必导致水量增大(沼泽湿地面积扩大);沼泽湿地面积扩大,使蒸发总量增大,直至平衡,也就是蒸发量等于降水量。

第(3)题,利用水循环原理进行水盐运动的分析,要注意把环节和过程讲清楚。第(4)题,若同意,则需要从外流河对矿物质、泥沙、营养物质、鱼类种群的影响进行分析;若反对,则需要从外流河对现有沼泽湿地的破坏进行分析。

(二)43.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内居民的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抓住三类土地的优化利用措施,分别对生态恢复(旅游资源保护)、经济多元化、环境保护和旅游安全进行分析即可。

44.有利条件:该岛位于北极圈内(冰原地区),终年严寒、冰冻;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 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变暖,(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该岛上的冰雪(永冻层)融化(融水可能渗入进出种子库的隧道),威胁种子库的安全。

解析 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和人类干扰小两方面进行分析;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主要从冰雪融化及水分渗入两方面进行分析。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