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八单元复习卷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八单元复习卷

来源:锐游网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八单元复习卷(2015年1月)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读拼音,写词语。

xiōng měng mĭn jié miáo huì huàn xiăng ( ) ( ) ( ) ( ) yī lài qīng yíng dòng chá róng qià ( ) ( ) ( ) ( ) xīn xĭ ruò kuáng téng yún jià wù ( ) ( )

二、我能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即.(jí jì)使 嫉.(jí jì) 妒 毋.

(wú wù)庸置疑 潜.入(qiάn qiăn) 盐碱.(jiǎn xián) 茹毛饮血.

(xuè xiě)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使刮风下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

2.归结到根本上。( )

3.完全没有想到。( )

4.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

四、我会把广告中用错的字改过来,写成正确的成语。

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 灯具广告:一明惊人( 鸡肉广告:鸡不可失( ) 磁化杯广告:有杯无患( 我还知道这样错误的广告词:( )——( ) 五、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畅想 幻想 梦想 理想

1.我的( )是做一名医生,像李时珍一样为人解痛苦。 2.一百多年前,人们就( )着人类能登上月球。如今已经实现。 3.快毕业了,同学们聚在一块,( )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4.我( )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舞。

)演化 演练

1.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运动员们正在( )各种技巧动作。 六、理清顺序,给下面的句子标上合适的序号。 ( )后来,诺贝尔终于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 ( )他不顾亲友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反复实验。

( )诺贝尔从小就很用功,他刻苦自学了英、法、德等几国文字。 ( )面对多次失败和爆炸事故,他毫不退缩。 ( )这个消息很快就轰动了瑞典。

( )长大以后,他对研究炸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七、依据原文填空。

1.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 ,他们有 ,心里燃烧着 热情。(阿·费尔斯曼)

2.既 ,又 ,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

在 。(郭沫若)

我积累了课外的一些科学探索的名言,我来写一句:

。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课文用它来表现 。 4.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 ”“ ”和 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本题中共有三个填空,我知道第一条横线上的词我们用20世纪的 实现了愿望;第二条横线上的词我们用20世纪的 实现了。 八、课内阅读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

从租借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

) “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1.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是 段,起 的作用。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有志者”的意思是: 。“效”的意思是 ,“周生”是指: 。(2)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抱负和胸怀”是指: 。 3.你能给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吗?

(1)这难道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2)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二)《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 迟钝的马六溪龙□ 谈起鸟类□ 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 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在句子中的□ 内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顺( ) 灵巧( ) 灵活( ) 短暂( ) 3.这段话告诉我们鸟类可能是由( )演变而来的。 4.这段话中带横线的词语“一支”、“漫长”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

基因指纹——破案新线索

众所周知,指纹是手指端的皮肤花纹,它看上去差不多,实际上却千变万化,到现在为止,还不没有发现世界上有两个人的指纹完全相同。正因为指纹的这种特点,警察可以通过鉴定罪犯在作案现场留下的指纹痕迹,确认出罪犯是谁。

指纹很容易理解,可基因指纹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一种遗传学上的概念。我们知道,不同的人之间,体内的基因虽然基本上相同,但仍有或多或少的区别。可以这样说,它和指纹一样,世界上不存在基因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连双胞胎也有微小的区别。科学家可以根据基因密码,经过特殊的处理后会显示出某种“图案”,看上去好像黑白相间的条形码,这就是基因指纹了。

基因指纹和普通指纹一样,对警察破案有重大帮助。现代的科技水平,已经能从一滴血、一根头发、一口唾液中找到罪犯的基因指纹。例如,罪犯在与被害人进行搏斗时,很可能弄破自己的皮肤,以致在现场留下少量的血迹。这就是一个重要线索,警察能从血迹中找到基因指纹,然后再对各嫌疑犯向上的血进行检验,一旦发现某一个嫌疑犯就是作案的罪犯。

1.根据意思到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 )

(2)变化多种多样。 ( ) 2.世上每个人的指纹和基因指纹是( ) A.不相同 B.基本相同 C.完全相同 3. 什么是基因指纹?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句子。 4.对警察破案有重大帮助的是( )。

A.基因指纹 B.普通指纹 C.基因指纹和普通指纹一样

5.读完本文后,请你畅想未来,基因指纹还可能运用在什么地方 ?请你简单写出用

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