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璐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运输经济学》是交通运输管理、物流管理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实用性和技术性较强。如何有效提高《运输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是《运输经济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案例式教学法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呈现出适用性和独创性。本文论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设计了《运输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应用结果表明,将该方法应用在《运输经济学》教学上,效果良好。
关键词:运输经济学 案例教学 教学体系 0 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把教学看成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但在运输经济学中,由于情况不同导致很多问题出现不同的答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认知这类问题,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成为运输经济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学、管理学等教学中,案例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分析技术,按照教学目的,以及根据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在教师的策划和指导下,通过采用典型的案例,对特定的事件进行还原,让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或者集体协作的方式对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以及协作精神等。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目的明确、务实,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因以行动为导向,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追捧和青睐,被认为是引领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的教育模式,该教学法曾经风靡全球。 1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作用 1.1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①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被进一步淡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大量的分析、组织和辩论过程,来加深对于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会发现,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学到的东西是自己从案例中挖掘出来的,而非被直接灌输的。②主要过程是实践-理论,即从案例中提取原则或原理。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人讲授,多人听课记笔记,学生研究案例,提出问题,去伪存真,最终获得知识。③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思辨。因此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学习知识的方法。 1.2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所学理论作为工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因为案例往往是对真实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其中的问题通常是错综复杂的。通过实施案例教学使学生转换角色身处“现场”,通过对众多的情景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及以教材为中心,在这种三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缺乏参与的机会,进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根据案例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己要不断地努力,进而使学生获得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③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学生演讲、辩论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④案例教学法迫使教师不断地深入实际,加强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2 设计《运输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
通过案例法对《运输经济学》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参与教学过程,并成为主要的教学参加者,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引领教学。教师通过转变职能,从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转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协助者,而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学习知识。
《运输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路是首先由教师针对运输经济学相关章节布置一个案例,根据相关的要求学生开始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等。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进行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一方面增长了学识,提高了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竞合的技能。
对《运输经济学》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①案例布置。教师需要事先对案例进行布置,利用课余时间学生需要反复阅读案例,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做好发言准备等。②课堂讨论。根据讨论的方式,可以将课堂讨论分为对抗式讨论和合作式讨论两种。课堂讨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对案例教学进行管理的重要阶段。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启发,营造共同的研讨氛围和环境。当完成某一问题的讨论后,教师要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归类和归纳,并对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共同观点和不同意见进行归纳和评析。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职能,对案例讨论的方向进行掌握,为学生做好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在对案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及时地对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内容进行深化,并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利用案例教学法对《运输经济学》进行教学时,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存在疑虑的地方进行商讨和交流。③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通过课堂讨论,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之后,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要完成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通过案例教学法对运输经济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的思路和方法,学生有了基本的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相应地提高。④教师总结与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运输经济学》案例的讨论、分析和评价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恰当的评判,同时阐述《运输经济学》案例分析、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在分析评价结论中变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一一指出;评定案例分析的成绩,评定内容主要包括:资料搜集情况、案例讨论的发言质量、书面分析等,特别要注意突出信息搜集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3 教学效果评价
在实践上述的案例式教学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准备案例和讨论的过程中,搜集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启发了思维,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案例式教学,教师能够较全面地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料,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 结语
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对《运输经济学》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这一特色鲜明和目标明确的学习过程中对运输经济学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记忆深刻,并开阔了认知视野。案例教学可以作为提高《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完善与丰富《运输经济学》课程建设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多。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与其他教学方式相互协调,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方明.改进案例教学,提高案例教学质量[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S1):206-207. [2]甄翠敏,杨洁.基于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方案[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89-92.
[3]彭勇,黄承锋.辩论式教学法在运输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0(2):28-30.
[4]隆瑞.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5]靳玉乐.案例教学原理[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姜鑫.论当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51. 作者简介:
王璐(1985-),女,陕西西安人,助教,博士研究生,从事交通运输经济等相关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