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传感器寄生电容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如平板式间距可减小为
0.2 毫米,圆筒式间距可减小为0.15毫米;或在两电极之间覆盖一层玻璃介质,用以提高相对介电常数,通过实验发现传感器的初始电容量C0不仅显着提高了,同时也防止了过载时两电极之间的短路;
另外,增加工作面积
A或工作长度也可增加初始电容值C0。不过,这种方法要受到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精度、示值范围、击穿电压等的限制, 一般电容的变化值在10-3~103pF之间。 采用驱动电缆技术,减小寄生电容 如图1所示:在压电传感器和放大器A 之间采用双层屏蔽电缆,并接入增益为1 的驱动放大器,这种接法可使得内屏蔽与芯线等电位,进而消除了芯线对内屏蔽的容性漏电,克服了寄生电容的影响,而内外层之间的电容Cx 变成了驱动放大器的负载,电容传感器由于受几何尺寸的限制,其容量都是很小的,一般仅几个pF到几十pF。因C太小,故容抗
XC=1/ωc很大,为高阻抗元件;所以,驱动放大器可以看成是一个输入阻抗很高,且具有容性负载,放大倍数为1 的同相放大器。 图1 运算放大器驱动法 采用驱动电缆法消除寄生电容,就是要在很宽的频带上严格去实现驱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等于1 ,并且输入输出的相移为零,这是设计的难点。而采用运算放大器驱动法就可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难题。如图2
所示:(-
Aa)为驱动电缆放大器,其输入是(-A)放大器的输出,(-Aa)放大器的输入电容为(-A)放大器的负载,因此无附加电容和Cx并联,传感器电容Cx 两端电压为 放大器(-Aa)的输出电压为 实现电缆芯线和内层屏蔽电位相等,应使UCX =Uo3 ,于是可以得到: (1 + A) *Uo1 = A*Aa*Uo1 , 即 算放大器驱动法无任何附加电容,特别适用于传感器电容很小情况下的检测电路。 图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