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诗一般”的小学诗歌教学
谈“诗一般”的小学诗歌教学
来源:锐游网
教学天地I JIAOXUE TIANDI 谈“诗一般”的小学诗歌教学 ■陈军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上冈小学224700 摘要在小学诗歌教学中,通过想象、感恬、品味、吟诵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丰富学生的情感,培 养高尚的情操,发展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关键词诗歌情境想象品味吟诵 诗歌,以其创作形式上的灵活,内容上的丰富多彩,语言 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含蓄、凝练,节奏感强,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一株奇葩。通过 诵读、想象、感悟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丰 富学生的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发展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 三、品味语言,欣赏美 诗歌语言含蓄凝炼,意象丰富,思想隽永,情感充沛细腻, 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特别倡导情境教学。教师创设 需细细咀嚼品味,才能欣赏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美。 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 1.诗画美。“诗中有画”是评论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美学原 究、感悟诗境。 一 则。诗人在创造鲜明生动的意象时,都有意识地借鉴绘画艺术中 构图色彩、线条等技法运用于诗,在诗中展现一幅幅大自然的美 创设情境,感受美 丽图画,其中既有秀丽清新的自然风光,又有壮丽的江河湖海气 美感源于形象直觉。在教学诗歌时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意 势,奇妙变幻的山川云霞。领悟其中的奥妙,能给人以美的熏陶 象、意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幻灯片、录音、图 与感染,使之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片、CAI电脑课件等,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复杂为简单, 孟浩然的 过故人庄》,诗人用明丽的色调描绘了“故人庄” 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使学生直接感受美。 四周绿树环绕,青山在城外倾斜,故人所居农舍四周种满了菊 在教学诗歌《春晓))时,可结合生动的导语,用CAI课件 花,窗子面对着打谷场,绿油油的菜园,一派生机勃勃而又优雅 宁静的“世外桃源”景象,为抒发诗人心中的人美、景美做了精 动态展示“早春图”,并配上相应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一种优雅 的艺术境界。学生在图片强烈的色彩冲击下和优美的音乐旋律刺 激下,全面调动视、听器官,“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对美丽春 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从内心进发出了对美的渴望。 彩的铺垫。教学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诗中所塑造的意象,所 营造的意境,结合自己的理解融入情感,画出图画,实现艺术鉴 赏“观——品——悟”三个阶段,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造 美的能力。 二、展开想象,创造美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想象在诗歌教学中起着灵魂的作用, 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发展 2.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艺术的终 极追求。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鲁迅先生曾赞叹孩子们具有“上天…‘入穴” 独钓寒江雪。诗中的情和景融洽无间,幽寂寒冷冰天雪地的世界 的超凡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扩 与诗人内心的孤凄之情融为一体,形成“物我两忘”的境界。教 展思维去开拓最美的意境。 王维的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誉,在教学 山 居秋暝》这首诗时,老师应要求学生抓住诗中的意象,通过联想、 想象,描绘出这首诗中的一些画面。在赏析名句“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时,学生很容易找出四个意象:月、松、泉、 石。那么可以得知在秋天的雨后,诗人眼中的青山是空旷而灵动 的,由此可知诗人此时的心境是悠闲、舒适、恬静的,而此时展 师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对诗中提供的意境世界进行欣 赏、玩味,使学生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激发起内心的 情感波澜,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验到诗人身处逆境依然傲岸 不屈的高洁情操。 四、反复吟诵,体验美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 现在他眼前的将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学生在思考中设身处地 地把自己置身于诗人所处的境界中,想象诗人所处的环境。并要 来和谐悦耳。优秀的古典诗词,语言凝炼形象,音调和谐,节奏 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勾画出一幅“明月清泉”图,画面 鲜明,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非常适合吟诵。我们读一首诗时,也 上应除了月、松、泉、石外,还有诗人、草地等景物出现在画面 许还没考虑到它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但那充满激情的音乐 般的语言,早已把人带进特定的氛围,欣赏者不自觉地被唤起了 中。再往下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是组成一幅怎样的意境图呢? 美感,获得了美的感受。“三分诗七分读”,诵读得好,让静止的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可以先要求学生找出意象——联想——组成画 诗词活起来,就可使我们进入一种可闻、可见、可感的意境里去。在诗歌的王国中漫步,随处可以观赏到“美”的风景。只 面,进而再鉴赏诗歌的意境。在意境的创设中,作者有时会故意 留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 要教师善于发掘,就能培养学生感悟诗歌的能力,同时也使诗歌 以调动阅读者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想象,我们可以对作品的意境 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联羽 强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