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 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其中的变化规律。 【重点】
1.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这一基本特征。 2.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难点】
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学准备】
教具:PPT、平行四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两个长方形、格子纸、点子纸、小棒 学具:平行四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说一说:(1)下面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2. 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二、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引导:(出示框架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呢?示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1.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体验
( 教师演示一遍后,学生也用自己的学具拉一拉。) 提问:在拉动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 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板书:不稳定性
3. 说一说:结合日常例子,说一说哪些物品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 猜测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引导: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板书:有四条边,对边长度相等,对边平行,对角相等。 2. 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要求:第一小组用小棒摆一摆;
第二小组在点子图上画一画; 第三小组在格子图上画一画;
第四小组用工具(三角板、量角器)量一量。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出
3. 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 练习:P64做一做(第一问)
四、动手操作,认识底和高 1. 明确概念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 理解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特征
问题:①平行四边形有几个底呢?能画几组高?请你在平行四边形上画高,看谁画的多? ②追问:a. 你画了多少条,还能继续画下去吗?一共能画多少条高? b. 你能分析一下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可以画无数条高?
③观察你所画的高,你有什么发现吗?
(发现: 对边之间的高长度相等;对边之间的高互相平行。) 3. 探究画高的方法
(1)问题:我们可以怎样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呢?
(2)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3)练习画高:P64做一做(第二问)
(先画一个方向的,再画另一个方向的高。) 五、练习巩固 加深认识 1. P64做一做。 2. P65做一做。 六、全课总结 七、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不稳定性 有四条边 有四个角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