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勘测设计试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 )、( )、(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 )、( )、( )。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 )、( )、( )、( )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 )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 )、( )行驶并应( )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 )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 )和( )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 )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 )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 )和(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 )、( )和( )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 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 A 1000-4000辆 B 3000-7500辆 C 5000~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能保持安全和舒适行驶的( )行车速度。 A 最小 B 最大 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三、名称解释 1.公路技术标准 2.设计车速 3.交通量
4.公路通行能力 四、问答题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
3.简述公路“两阶段勘测设计”的程序步骤。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5.设计速度的定义是什么
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
一、填空题
1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 )消耗和( )磨损。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 )、( )、( )、( )。 二、选择题
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 )。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2、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横向力系数 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双柳线 D回旋曲线 三、名称解释 1.横向力系数 四、问答题
1、汽车行驶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第三章 平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 )、( )和( )。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 )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 )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 )、( )和( )三种。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米。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 ),应设缓和曲线。但( )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 ),其方程表达式为( )。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 )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 )视距的要求。
10、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 ),另一是( )。
11、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 )、( )、( )、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二、选择题
1、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 A 3% B 2% C 5 % D非定值
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3、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 )。 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 C 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 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
4、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 )行程。 A 3s B 5s C 6s D 9s
5、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 )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 路面内边缘线 C行车轨迹线 D 路基内边缘线 6、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 )。 A 1.5% B 2% C 3% D 直线段路拱横坡度 三、名称解释 1.缓和曲线 2.缓和曲线的切线角 3.停车视距 4.超车视距 四、问答题
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3.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如何选用圆曲线半径? 4.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 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 );另一条是( )。 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 )和( )组成的。
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 )和( )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 )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 )标高。
5、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 )的控制,( )和( )的决定。
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 ),且坡长不得( )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 )和( )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
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 ),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
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 )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 )。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 )图和( )表上。 二、选择题
1、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
A 路基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基边缘标高 D路基坡角标高 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 A 路面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 行车时间和视距 D 视距和理性加速度
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5、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合成坡度的限制值为10%,设计中某一路段,按平曲线半径设置超高横坡度达到10%则此路段纵坡度只能用到( ).
A 0% B 0.3% C 2% D3%
6、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 )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A 上坡 B 下坡 C 平坡
7、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8、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车速行驶( )的行程来规定的。 A 3-6s B 6-9s C 9-15s D 15-20s
9、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D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0、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5.0m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 )。 A 二次抛物线 B 三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D 双曲线 12、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三、名称解释 1.公路的纵坡度 2.平均纵坡 3.合成坡度 4.爬坡车道 5.转坡角 四、问答题
1.在纵断面设计中,确定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2.缓和坡段的作用是什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有何规定? 3.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4.简述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 5.纵断面设计时怎样考虑标高控制? 6.确定转坡点位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7.路线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哪些主要标高控制点? 8.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 一、填空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 )、( )、( )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
2、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 )、( )以及错车道组成。 3、路基填土高度小于( )米大于( )米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 4、路基挖方深度小于( )米、一般地质条件下的路堑称为一般路堑。 5、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 )与( )的比值来表示。
6、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设置( )。
7、若平均运距( )免费运距时,可不计运费。
8、土石方纵向调配时,从( )体积重心到( )体积重心的距离称为平均运距。 9、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 )+( )。
10、填方=本桩利用+( );挖方=本桩利用+( )。 11、填缺=远运利用+( );挖余=远运利用+( )。
12、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跨公里调入方)+挖方+( )=(跨公里调出方)+( )+废方。
13、一般情况下,( )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 )米的矮路堤均应设置边沟。 14、中间带由( )及两条左侧( )组成。 15、取土坑分为( )和( )两种方式。
16、路基工程中的挖方按( )体积计算,填方按( )体积计算。 17、横断面设计成果主要是( )和( )。 二、选择题
1、( )的横断面称为典型横断面。 A 特殊设计 B 经常采用 C 不常采用 2、一般路堤是指( )。
A 填土高度在12m以下的路堤 B 填土高度在20m以内的路堤 C 边坡采用1:1.5的路堤。
3、一般路堑是指( )。
A 一般地质条件下挖方深度不大于20m的路基
B 一般情况下,挖方深度在10m左右的路基。 C 挖方深度小于20的路基
4、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5、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 A 20m B 10m C 50m
6、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 A 免费运距 B 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 D 经济运距 7、下面关于横断面上“经济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地面横坡度不大时,挖方和填方基本平衡的标高控制点 B当地面横坡度较陡时,路基多挖少填的标高控制点 C当地面横坡度很陡时,路基全挖或深挖的标高控制点。 D纵坡面上沿线各种标高控制点的统称。 8、护坡道的作用是( )。
A 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 B 路基排水的重要设施 C 属于路基防护工程范畴 D 设置弃土堆的理想位置 9、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 A 1:100 B 1:200 C 1:500 D1:1000 三、名称解释 1.路基标准横断面 2.一般路堤 3.公路用地 4.建筑限界 5.计价土石方 6.积距法 7.免费运距 8.平均运距 9.运量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公路横断面图?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简述新建公路的用地范围是怎样确定的
3.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简述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5.简述路基土石方计算的方法与调配原则。
6.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任务是什么?土石方调配时如何进行校核? 第六章 选线 一、填空题
1、选线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 )和( )都很强的工作。 2、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 )、( )、 ( )。
3、根据方案比较深度上的不同,路线方案比较可分为( )和( )两种。 4、平原区地形持征是: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 )以下。 5、沿溪线布局时,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 )、( )及( )。
6、越岭线布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择( ),确定( ),拟定垭口两侧( )。 7、越岭线展线方式主要有( )、( )、( )等三种。
8、根据地形情况的不同丘陵区路线布设的方式一般按三类地带分段布线:平坦地带( ),斜坡地带( ),起伏地带( )。
9、沿河线选线,路线应优先考虑布置在具有( ),且无地质不良现象,而且( ),以及( )的河岸上。
10、当确定采用山脊线方案后,路线布置主要解决选择( )、侧坡选择和( )三个问题。
二、选择题
1、越岭线在选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平面与纵面 B 纵断面 C 地质与土质
2、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 A 穿过城镇 B 离开城镇 C 靠近城镇
3、沿河线应保证不受洪水威胁,其选线的要点首先在于( )。 A 横断面 B 平面与纵面 C 地质与土质 4、沿溪线低线位的优点,其中有( )。
A 平纵面比较顺直平缓,路线线形可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 B 路基防护工程少 C 在狭窄河谷地段,路基废方处理容易 三、名称解释
1.公路选线 2.沿溪(河)线 3.越岭线 4.山脊线 四、问答题
1.公路选线一般应考虑哪些原则?
2.在平原区选线的路线布设中,应注意处理好哪些方面的问题? 3.叙述沿溪线选线的路线布局 一、参考答案
1、政策性、技术性 2、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具体定线 3、原则性方案比较、详细方案比较 4、3度
5、河岸选择、线位高度、桥位选择 6、垭口的位置、过岭标高、展线方式 7、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8、走直线、走匀坡线、走中间 9、较宽台地、支谷小而少、阳坡迎风 10、控制垭口、细部布设 第七章 定线 一、填空题
1、公路定线一般有( )定线、( )定线和( )定线三种方法。 2、实地放线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 )、( )等。
3、在地形、地物条件受限制时,圆曲线半径的确定一般可由( )、( )和( )控制,也可由曲线上任意点控制和纵坡控制等。
4、在确定园曲线半径时,宜先用大于《标准》所规定的( )半径,只有当受地形、地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小于( )半径值,不要轻易采用( )半径。
二、选择题
1、为在地形上某两控制点间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为2m,比例尺为1:2000,拟定此段路线平均纵坡为4%,分规所张的开度应为( )。
A 5 cm B 2 cm C 2.5 cm D 4 cm
2、纸上定线中横断面的控制,主要为了控制( )。 A 路基设计标高 B 经济点最佳位置 C 路线的纵坡度
3、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 )来确定。 A 曲线长 B 切线长 C 外距
4、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来确定。
A 曲线长 B 切线长 C 外距
5、按照平均纵坡在等高线上所截取的长度的各个连线为( )。 A 自由型路线 B 均坡线 C 导向线
6、根据地形地物,以及工程艰巨性和地质不良情况,选择相应的控制点,调整控制点前、后纵坡,在等高线上截取的各点连线为( )。
A 自由型路线 B 均坡 C 导向线 7、复曲线半径的选择应先选( )。
A 第一曲线半径 B 受地形控制较严重的那个半径 C 第二个曲线半径 三、名称解释 1.纸上定线 2.公路定线 四、问答题
1.简述纸上定线的步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