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来源:锐游网
第11卷第2期 滁州学院学报 V_01.11 No.2 2009年4月 J0URNAL OF cHUz}10U UNmRSITY Apr.2009 运用 信息 技术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卢福林 (滁州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后勤信息技术运用的现状及建设信息化后勤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索构建信息化 后勤系统框架、作用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60(2009)02—0088 02 高校后勤担负着管理全校师生食、住、水、电等各方面 展,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建立后勤管理数据信息平台 的工作,内容涉及十几个行业,工作量庞大且繁琐,随着学 的条件已成熟。 校规模的迅猛扩大、师生需求的提高,原有管理方式和工 其一,从硬件环境来看,近些年来,校园网已相当普及 作模式已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必须将信息技术融入到 和成熟,后勤信息化平台可依靠现有的校园网络环境和计 后勤管理中,才能迅速提升后勤管理水平,满足师生不断 算机设备,除了需要一台专用服务器,用以建立数据中心 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提 外,基本不需要大的硬件投入,操作层面的计算机可使用 供高效、快捷的后勤服务。 现有办公电脑。由于系统对其性能要求不高,现在的计算 一、高校后勤信息化的现状 机不够用,可以从学校实验室和其他部门替换下来的设备 高校后勤信息化程度参差不一,总体水平仍偏低。相 中调剂,以节约设备经费。 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如火如荼,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进 其二,从软件环境来看,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队 程明显滞后许多,目前全国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利用程度 伍结构大有变化,知识化、年轻化程度日益提高,计算机得 仅为2O 左右。安徽省更低。 到广泛应用,多数后勤管理者和职工已习惯使用计算机办 如果把上世纪8O年代初通过利用Word、Excel及Ac— 公和通过网络了解信息。此外,每个高校都有一批计算机 cess基础数据库,满足本岗位核算需求的应用称作高校后 专业方面的师资队伍,发挥好他们的专长,对推进后勤信 勤信息化发展第一阶段的话,到目前,该行业发展进程已 息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进入到第四阶段。 其三,从资金投入来看,一个能覆盖后勤各主要部门 第二阶段是从9O年代以后,部分高校后勤部门逐步 和职能且较完整的信息平台的建设投入,根据后勤业务规 引入资产管理、公寓管理软件,满足其部门级管理的需 模的大小,从几万元到二、三十万元不等,多数学校后勤集 求,但不能解决信息相对孤立的“信息孤岛”,资源不能 团是可以承受的。如果资金暂时有困难,则可分部门、分 共享。 阶段实施,在后勤系统中选择条件最成熟、最急需、见效最 第三阶段是2000年前后出现的一卡通,也叫信息卡阶 快的部门先行实施,如饮食、学生公寓、集团办公室、财务、 段。这种最初用于食堂售饭的 卡,逐步延伸到水、电计 人事等部门先行,待条件成熟,再一个个上系统,最后将各 费、门禁刷卡等领域,后被统称为一卡通,但它的局限是只 部分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系统平台。 能停留在消费层面,并没有涉及到后勤其它的相关业务和 其四,从技术上看,近些年来与后勤管理相关的信息 综合管理。 化技术发展均已较成熟,一卡通技术、公寓管理系统软件、 第四个阶段即现阶段为信息化平台管理阶段,也被称 水电计费管理系统软件、财务管理、人事工资管理等软件 作“数字后勤”。它不仅把前两个阶段所包含的所有消费 技术均已在高校广泛应用,许多高校后勤已具备信息化管 层面、成本成面、核算层面进行数据整合,同时还能把后勤 理的一定基础,只是这些技术的应用较为分散、零乱,亟待 集团下属的十多个单位的业务流程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 统一规范和整合,使其完整和系统化,从而发挥更大效应。 形成统一的后勤管理数据信息平台。 三、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二、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搭建,首先就是建立后勤集团与其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资金、观念、技术的影响。目前, 下属各个中心的沟通管道,也就是针对后勤办公室管理系 后勤信息化建设大都停留在第三阶段,但随着学校的发 统,让下属单位在第一时间上传、审批、汇报日常办公文件 作者简介:卢福林(1962一),男,安徽黟县人,滁州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JYXM2003058) 收稿日期:2009 O1 15 卢福林: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89 和相关信息,以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其次是搭建各个中心 的业务管理系统,规范每个岗位责、权、利管理,并附以岗 3.论证要充分 高校后勤中普遍缺乏技术人才,可能由于急需改善某 位考核和绩效评估制度,使每个职能部门和岗位职责清 晰,目标明确;此外,要整合已有的后勤正在使用的成熟的 些业务点而外包或外购相关的管理软件,在系统建立前往 往没有充分进行需求调研和项目分析就仓促决定,系统建 立过程中没有应用单位人员全程参与,很容易出现买得 起,用不起甚至无法用的结果。 4.不能急功近利,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系统,如一卡通系统、水电计费系统、门禁和监 控系统等,将其全部纳入后勤整体信息平台,这样就可以 使后勤的管理达到校园消费数字化,物业管理信息化,物 流及供应链电子化,决策、监管远程化。 四、建立信息化后勤注意事项 1.高层领导重视 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技术只是实现管理思想和 控制业务流程的方法和形式,系统建立时不能过多地考虑 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了使用人员最注重的方便性和易用 性,系统具体实施后,要安排相应的人员按时、按需进行数 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多岗位的综合性 工程,需要具有全面推动力的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相 据信息的后期维护和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否则将使信息 化半途而废、无果而终。 关业务、技术部门人员的努力协作。 2.统一规划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首先要求后 勤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 纵观现今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大多比较重视利用计算 机技术建立满足本单位基本工作需求的相对独立的信息 系统,从而忽视了各单位管理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横向信 息共享的能力,最终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各系统问 识,真正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在提高整个后勤管理水平和 保障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它是现代管理的基础 和“抓手”,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谁能很好的掌握和运 用它,谁就能有效地增强自身的优势,而且早采用,早 受益。 整合困难,已建立的数据信息不能充分利用,重新建立或 修改软件浪费资源的结果。 (I-转第83页) 政治素质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 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使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同时 观念的冲击,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道德价值的选择性、 道德行为的多变性和差异性均日益增强。因而要加强思 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关注文化视野下的 兼备,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互 动的过程中,实现其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在遵循政治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应该自觉遵循 文化教育的规律,注重不断拓展文化资源、充实文化内涵。 具有文化品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文化活 力,同时在实践上也要具有现实活力。只有这样的思想政 治教育才能反映人们存在状态的真实反映,才会是“鲜活” 的,极具生机与活力的。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营造文化育德的积极 氛围。这不仅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弘扬优秀文化、抵制消极 思想政治工作,并以文化为载体,即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 社会文化系统中去考量,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 属性,并努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确立、内容的选 择、方法的使用、途径的设置以及情景的设计等方面增加 文化含量、体现人文关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 位,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充 分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中的文化活力,使我们的思 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更大、载体更多、渠道更通畅,更能为 教育对象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所接受,从而真正提升思想 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地。 与腐朽落后文化的氛围、机制,使文化艺术与思想理论在 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形成巨大合力,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 开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的文化载体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的融合, 奠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品位的微观基础。把思想政 治教育与各种文化活动充分结合起来,让各式文化产品都 有机地负载思想政治教育,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服 务,以实现文化育德。 [参2008,(3):4—5. 考文献] [1]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EJ].思想理论教育, E23[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独霸世界吗?[M].北京:军事译 文出版社,1992:45. [3] 刘树人.关注社会思想文化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EJ3.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73.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 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 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E53在文化多元 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多元文化意味着多种文化的碰撞 和冲突,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面临着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 E43袁责仁.在2002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暑期研讨班上的 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 [5]周 济.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EJ3.中国高等教育,2004,(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