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是指在课程设计中,将多个相关的小单元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主题和目标的教学单元。下面是一个常用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引入、展开、巩固和评价。
引入阶段:
在引入阶段,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内容的展开做好准备。
1. 激发兴趣: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或者引用名人名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出问题: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前置知识。
展开阶段:
在展开阶段,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系统化地安排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和理解新的知识和技能。
1. 课堂教学:根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进度,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例如示范、讲解、讨论、实验等。
2. 课外拓展:在展开阶段,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拓展活动。可以设计一些项目、实践或者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巩固阶段:
在巩固阶段,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应用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1. 同步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和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2. 应用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实践活动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实验、调查等活动。
评价阶段:
在评价阶段,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1. 基础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口头回答问题等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评价。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准确性。
2. 综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制作、实验报告、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可以从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总结:
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和有效。通过合理安排引入、展开、巩固和评价这四个阶段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