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拔河比赛教学反思

拔河比赛教学反思

来源:锐游网
活动习作(拔河比赛)教学反思:

活动作文是学生最喜欢的习作方式,因为自己在活动中参与,亲自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自所感,所以感受也特别的深刻,学生更有话可写。

这次拔河比赛是十一册的一次活动习作,为了让学生们重视这个场比赛,我们没有在全班组织拔河比赛,而是很正式地在学校操场举行了一次全年级的拔河比赛。学生们严阵以待,我则提前协助他们选出了队长、运动员、拉拉队员,明确了分工。比赛确实激烈,运动员们憋红了脸,拉疼了手掌,累得筋疲力尽;拉拉队员喊哑了喉咙,拍红了手掌,忙得不亦乐乎,能够说“兴奋”一词在拔河比赛中就一直伴随着孩子们左右的。

学生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如何将热情转化成文字有序有法地表述出来?我主要使用采访的形式实行的:

1. 从采访的不同对象,为学生提供习作可写的对象。

比赛中有运动员、啦啦队员、观众,所以采访时这三类人我都实行了采访。运动员采访了三类,一是在前边领头的,一是在中间的,一是在最后掌舵的;啦啦队员也采访了二类,一男一女,分列在队伍两侧的;观众中有学生也有我转述的当时在场老师的反应。

有了这样的采访,学生们就明确了习作的对象可写的人很多,不单只有运动员和自己而已。但如何把这些对象写得生动具体?采访中我的问题设计就是引导学生们如何去写的。

2. 从采访内容的问答中,指导学生如何写具体。

采访处在最前边的运动员“在拔河比赛中,你站在最前列,是全班的领头羊,你知道

你的位置多重要吗?你最能看得清对方的实力,说一说让你觉得对手最强的是哪个班的?当时你心里怎么想的?”既有心理活动的引导,更有对手的描述和场面的引导。

采访处队伍正中间的运动员 “你在拔河的时候是什么姿势?周围同学呢?”是在指导学生抓住动作来写具体“与同学并肩作战的感觉如何?”既有对整体描写的引导,又有抓住心理活动的引导。

采访采访运动员3(最后掌舵的):“你站在队伍的最后面起什么作用?为防止队伍往对方方向移动,你采取了什么办法应对?”是引导学生对比赛中的变化实行的一个引导。

采访啦啦队员1:“作为啦啦队员,比赛时你看到运动员比赛时和比赛后有什么不同?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是引导学生学会前后照应将运动员前后实行对比描写,并抓住印象最深刻的作为重点详写。

采访拉拉队员2:“(出示所摄现场相片)这是你欢呼时的情景,看得出来你特别兴奋,请说一说当时你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引导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观看比赛真实的感受

采访观众“你在比赛中还看到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或者情景?”实则补充前边采访中没有说具体的比赛场景或细节,并引导对整个比赛场面实行回顾,写出总的感受。

采访问题的设计既有个体的又有群体的,既有外显的,又有内心的,这实际就是对学生场面中的点面结合描写的指导,虽然没有具体点明,但已入学生心中。

3. 采访再现比赛情景,让指导变得生动。

学生们在活动后,能记住的往往就是成功的那一刻,而采访则

将学生引入到了一些平时没有在意的、易忽略的场景,勾起学生对活动情景的回忆,仿佛是比赛情景的再现,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去记录活动情景,使习作指导不再生硬,而是生动。当然,记录活动的相片和视频也是再现比赛活动的重要辅助物件,它是一个支点,能够由它引发学生们更多的联想。

习作后的反馈是,学生们的习作确实生动,也做到了点面结合,习作质量比较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