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让农村孩子爱上习作

如何让农村孩子爱上习作

来源:锐游网
N 磁隧 ,幽 2_加~: 如何让农村孩子爱上习作 杨慧 壳总一 新平县第一小学,云南 玉溪653499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68.02 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方面有着自己明显的优势。针对 这一现状,结合我多年的山区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如 何应用这些素材性课程资源的。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愿写 学生之所以没有写作兴趣是因为没有素材可写,“巧妇 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生活,多开展一些活 坛 论 期一一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成为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引 起了我的注意,并开始搜寻我校的课程资源,结果发现农村 有着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学生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对 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洋芋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 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也有深刻的印象。在语文课程 资源的平台上,乡村学校在条件性课程资源反方面处于弱 责分散、资源分割和公共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坚持 “一校一品”,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实现全市范围内中职业学 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统筹调剂、使用全市职业教育实训 设施、设备等公共教学资源。 4.提高职业院校办学实效。将职业院校发展置身于我 动,在习作前,可以让学生先去观察,或亲自去做。如:在一 究制定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将目前我省实施的技师培训 补贴办法引入校企合作范畴,落实再就业资金在校企合作 层面的激励作用,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人才 培养的实用性。 9.坚持就业导向,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教育本质是就 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 考评。紧紧围绕我市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 发展需求和区域发展现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院 校建设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服 务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业教育。坚持就业导向,围绕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10.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德育工作。针对职教学生特点, 着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品德,培养 他们爱岗敬业、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进行爱岗敬业 教育活动中,可将企业负责人请进课堂,讲授企业文化、用 5.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操技能。要树立“人才在先、 以用立业”的人才观,主动把职业教育融入当前“四个荆门” 建设当中,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衔接、与产业配 套相适应。 6.建立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发展对接制度。充分发 人标准、规章制度和企业人才发展理念等内容,在提升学生 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学生 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11.坚持知行合一,提升实践能力。改革以课堂和学校 挥行业指导作用,搭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沟通合作平 台,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 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要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支柱产 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组建以产业(专业)为纽带、职 业院校为基础、相关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新模式,促进职 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逐步形 成我市的职业教育特色品牌。 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力推行“一体 化”教学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丰富课堂载体,将课 堂搬到车间、把工厂搬到学校,让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 中学。 12.创新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落实 专业教师引入机制,突破现有机构编制、岗位设置限制,进 一步优化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形成固定岗与流动岗、专 7.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推进 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岗位设置和用人管理办法。将技工院校 教师队伍纳入教育系统名师表彰范围,建立职业院校名师 表彰制度。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定期到校授课和专业教师 到企业定期实践制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和 教学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陈利) 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让企业参 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教学课程和针对性教材,聘请企业高 技能人才担任学校专业课教师,全程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 质量评价。 8.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完善制度设计,研 68 2015年第22期(总第262期) ……Ⅲ…………… 个周末,我让每位同学回家做一件最感兴趣的事。返校后, 组织同学们召开小记者交流会,同学问相互采访,只见同学 春天——夏天——秋天”来写。这样的文章条理清晰、层次 清楚,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 法,尝试练习,从而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是妙写结尾。结尾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应像“豹尾” 一们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地说个热火朝天。我趁热打铁,让同 学们以“有意义的周末”为主题,把自己的所做、所为、所感 写下来,同学们很乐意地拿出笔唰唰地写了起来。结果,同 学们有的写“第一次洗衣服”;有的写“学做饭”;有的写“捉 泥鳅”;有的写“上山放牛”;有的写“下河摸鱼”等等,同学们 样刚劲有力。(1)总结式结尾。即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 人物的表现、品质进行总结。如:有位同学在《我敬佩的一 个人》一文中是这样结尾:“他就是这样勤奋上进、乐于助 写的都是些日常小事,真正做到了写真话、实话,写出了农 人,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2)抒情式结尾。即在文章的结 村生活的乐趣。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写 一是巧写开头。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开头的方法。如: (1)“开门见山”式的开头。《詹天佑》一文,开头是这样写 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全文就围绕“杰出” 和“爱国”来写。让读者一看就一目了然,上完这课,我组织 学生对写人的文章进行开头方法的练习。其中,一个同学 写了《我的好朋友》一文,是这样开头的:“我的好朋友叫王 XX,他勤奋好学,热爱集体,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这样 的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让读者一看就豁达开朗。(2) “歌词开头”。我组织学生写《我们的校园》,有位同学是这 样写的:“‘沿着校园熟悉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每 当听到这悦耳的歌声,我们那美丽的校园就浮现在我的眼 前”。这样的开头给人以美的感受。另外,还有名言警句开 头、诗句开头等。开头的方式各有千秋,教师应该教给学生 灵活多样的开头方式。 二是重写中间。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要像“猪肚” 一样充实。《詹天佑》用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是突 出中心的一篇好范文。上完这一课,我顺势引导学生学习 作者的写法,对写人的文章进行习作练习。其中,有位同学 在写《勤劳的妈妈》一文时是这样写的:“早晨,妈妈拎着桶 儿走在乡间小路上去几里外的山沟里挑水……;白天,妈妈 顶着炎炎烈日在田间劳作……;晚上,妈妈在充满烟雾的厨 房里为我们做饭……”他抓住了“挑水 ‘劳作”“做饭”来突 出妈妈的“勤劳”。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另外,教师应 该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如:(1)写事的文章,可以按 时间顺序来写,也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一件事情, 无论大小,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里,还有一定 的人物参加,并且有其起因、经过、结果,要写好一件事就必 须把这六要素写清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条不紊地叙述 清楚。我在指导学生写《激烈的拔河赛》一文时,大部分同 学是按“拔河前——拔河时——拔河后”这样的顺序来写 的,重点写的是拔河时。这样的设计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2)写景的文章。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或 空间顺序来写。例如《烟台的海》是按时间顺序:“冬天—— 尾对所写的人或事或物的赞扬、歌颂。如:有位同学写《春 天的校园》是这样结尾的:“我们的校园真美,我爱春天,更 爱春天的校园。”此外,还有首尾呼应式、悬念式结尾等等, 结尾的方式灵活多样,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引导学 生采用不同的结尾方式,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体验成功,让学生乐写 (1)采用激励性评语。每次评价学生的习作,我都会送 上一句句温馨而又简短的激励话语,如:“欣赏你的习作是 一种享受。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看,修改后的文章比以 前更精彩了。”“你真是未来的小作家。”学生听到这些真诚 的评价,就会很自信的投入到写作中去。 (2)开展竞赛活动。每次习作可进行一次竞赛活动,具 体做法是:学生的文章不需要整篇好才给予奖章,只要某部 分好就能获得奖章,让大部分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有的文章开头好,就颁发“最佳开头章”;有的文章好词佳旬 用得好,就颁发“最佳佳句章”;有的同学书写得好,就颁发 “最佳书写章”;有的文章整篇较好,就颁发“最佳‘小作家’ 章”。经过评比后,看谁的奖章最多,哪组得的奖章最多就 在争章台上奖一枚“写作章”。这样同学与同学之间,组与 组之间穷追不舍,互不相让,为了能得到奖章,大部分学生 在习作前能做到认真观察、积累素材,在习作时把自己的所 见、所闻、所感认真写下来,亮出自己的风采。 (3)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具体做法是:定期召 开“佳作欣赏会”,让小作者将自己的习作朗诵给大家听,小 作者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创建班级“优秀习作展”,即把好的 习作编写在一本笔记本上,然后挂在图书角供其他同学阅 读,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开辟“小作家园地”即把好的习作贴 在小作家园地上,也有的是好的开头或好的结尾、好的句子 都展示出来。另外,我还把全班同学的优秀作文编辑成《× ×班优秀作文选》,在班上传阅;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习作 建立档案、装订成册,经常翻看,总结提高。这样的活动大 大促进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自信心,变 “苦写”为“乐写”。 (责任编辑刘馨)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