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我就知道网民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每天上网看到大量网民的意见,甚至很尖锐的批评。因为房子对于每个人来讲都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
今年房地产有了比较快的恢复,但同时房价在一些地区和城市上涨过快,也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 其实如何使房地产建设能走入一个健康的轨道,首先还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么,市场要做什么。既发挥市场的机制,又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 在这里我只讲一讲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加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
第二,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的用房。但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必须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和省地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房屋的建设。
第三,要运用好税收、差别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加以调控,稳定房地产的价格。 第四,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犯罪的行为。我觉得只要政府有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制定长远的规划和政策,使我国的房地产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这是可以做到的。谢谢。
经济发展岂能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其含义是把湖水排干来捕鱼。虽然鱼到是全捕着了,但是,湖水排干后也就不会再有鱼。可见,竭泽而渔隐喻了一个重要而深刻的哲理:如果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急功近利,过度索取,那么看似取之不尽的资源就会用尽。同样,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那就等于竭泽而渔。
据统计,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我国占7个。另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突出表现为荒漠化、沙化面积扩大和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同时,我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流失土壤50多亿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方针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这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我们要树立信心、明确措施,大力抓好节能降耗,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要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要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二是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环保法制化和法治化建设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我们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及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使环境保护工作能在法律的配合或强制约束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是加大执法与监管力度。要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
四是改变企业生产观念,促进企业环境成本内化。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将环境要素纳入整个经济系
统要素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制衡统一生态观的指导下,将原工业经济系统运行中形成的外部成本在新的生产运行系统、居住系统和生活方式中予以“内化”,使生产力在一个更加经济的模式中持续发展。
五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六是要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调整和改造不利于环保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培育环境友好的理念,提高公众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参与水平。
“天地人和,物我为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一种环境伦理观念的普及,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南,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避免“竭泽而渔”的做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WEQE
樊政建议熟记的申论知识精华浓缩:
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2.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服务型政府。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3. 完善网上政务、新闻发布制度、听证会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发挥媒体导向和监督作用,加强政务公开、科学民主决策。健全规范政府采购,发挥政府采购对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的导向作用。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坚决纠正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
4.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
5.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做好粮食储备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解决流动人口各方面的实际困难,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6.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挥慈善组织的“三次分配”作用。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切实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建立法律援助、心理援助体系。尊重人的尊严。
7. 打造集约经济,不断完善养老保证体系,迎接老龄化社会。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新体制。完善B超管理,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
8.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荣辱观,弘扬正气,弘扬民族文化。加强素质教育,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国民素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互联网管理监督和行业自律,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9. 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管理、卫生防疫、知识产权保护、城市市容管理等执法工作中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服务水平。防止“ 粗暴执法”、“消极执法”、“人情执法”、 “以罚养管”、“一阵风式执法”等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