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音乐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

2019年音乐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

来源:锐游网
2019年音乐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

1.歌曲《杏花天影》出自宋代哪位词曲作家之手?( )

A.杨万里

B.姜夔 √

C.张源

D.柳永

解析:解析:《杏花天影》词调名,姜夔自创,旁注工尺谱。

2.古希腊时期的吹管乐器是( )。

A.双簧管

B.大管

C.阿夫洛斯管 √

D.黑管

解析:解析:古希腊时期的常用乐器主要有里拉琴和阿夫洛斯管。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舞蹈音乐体裁是( )。

A.阿勒曼德 √

B.探戈

C.哈巴涅拉

D.波尔卡

解析:解析:阿勒曼德,列队行进的男女对舞。舞步端庄流畅,流行于16世纪贵族社会,

特别是法国;探戈(tango)是一种双人舞蹈,源于非洲,但流行于阿根廷。伴奏音乐为2/4

拍;哈巴涅拉,一种源于非洲黑人的、流行于古巴的舞曲体裁;波尔卡(Polka),一种民间

舞蹈,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波尔卡舞曲产生于1830年左右的捷克。

4.下列乐器中,属于越南民族乐器的是( )。

A.姆比拉

B.独弦琴 √

C.排箫

D.竖琴

解析:解析:越南现今使用的民族乐器主要有:独弦琴、十六弦筝、二胡、月琴、三弦、横

笛、唢呐、海螺、锣(包括30个为一套的锣)、木鱼、铃、德啷琴(又名竹琴)以及大鼓、小鼓

等;姆比拉,又称拇指钢琴,是一种分布很广、典型的非洲民间乐器。

5.下列作品中,属于印度史诗题材的是( )。

A.《星星索》

B.《恰克》

C.《萨满姆塞卡特》

D.《摩诃婆罗多》 √

解析:解析:《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印度史诗,它的汉语全译本,约有五百万字,和

《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

9.音乐术语中“Andante”的含义是( )。

A.中板

B.柔版

C.快板

D.行板 √

解析:解析:A、B、C选项的意大利术语依次是Moderato、Adagio、Allegro。

10.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改编自下列哪首古曲?( )

A.《夕阳箫鼓》 √

B.《渔樵问答》

C.《月儿高》

D.《潇湘水云》

解析:解析:《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阳箫鼓》,又名《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或《浔阳

曲》。

11.T——V7——和弦序列进行属于( )。

A.正格进行 √

B.变格进行

C.补充进行

D.阻碍进行

解析:

12.下列谱例的调式是( )。 A.C商雅乐

B.D角调式

C.c小调

D.C商燕乐 √

解析:

13.京韵大鼓因用北京方言演唱而得名,其唱腔来自哪个省(市)乡间的木板大鼓?( )

A.北京

B.河北 √

C.山东

D.山西

解析:解析: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

河北木板大鼓传人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

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14.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 A.倒影

B.螺蛳结顶

C.鱼咬尾 √

D.模进

解析:解析:“鱼咬尾”手法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

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沂

蒙山小调》《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中都有体现。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混声合唱形式的组合是( )。

A.男高音Ⅰ、男低音Ⅰ、男低音Ⅱ

B.男童声、男高音、男低音 √

C.女高音Ⅰ、女高音Ⅱ、女低音

D.男童声、女高音、女低音

解析:解析:男童的声音在合唱中接近于女声。

16.下列乐器中哪件是民族管弦乐队中的高音乐器?( )

A.琵琶 √

B.中阮

C.扬琴

D.柳琴

解析:

17.下列属于木管组乐器的是?( )

A.圆号

B.小号

C.大号

D.巴松 √

解析:

18.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出自下列哪位俄罗斯作曲家之手?( )

A.柴可夫斯基

B.穆索尔斯基

C.鲍罗廷

D.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

解析:解析:《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又称《天方夜谭》,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一柯萨

科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取材于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19.《故乡的亲人》指挥图式是( )。 A.

B.

C. √

D.

解析:解析: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时,感到远离亲人

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曲子为4/4拍。

20.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表达歌唱状态的词语是( )。

A.头腔共鸣

B.明亮清晰

C.声音统一

D.声情并茂 √

解析:解析:D选项属于“声乐表演基本知识”的范畴。

21.音乐学科的特点是( )。

A.概念性、抽象性、实践性

B.非具象性、非语意性、时间性 √

C.概念性、具象性、实践性

D.非语意性、抽象性、概念性

解析:

22.螺旋式课程理念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加德纳

C.布鲁纳 √

D.维果斯基

解析:解析: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

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

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23.用“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进行训练的属于( )。

A.铃木镇一的小提琴教学

B.柯达伊的“歌唱”教学

C.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教学

D.奥尔夫的“声势”教学 √

解析:解析:这属于奥尔夫的“声势节奏法”。

24.《祖国颂》是一首单乐章混声合唱,其词曲作者分别是( )。

A.乔羽 孟卫东

B.乔羽 刘炽 √

C.张黎 秦咏诚

D.翟琮 郑秋枫

解析:解析:《祖国颂》是195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庆祝建国八周年所拍摄的我

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文献纪录片,其中有同名主题歌《祖国颂》,为气势恢宏的大型合唱,

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

25.下列选项中,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怀来”辙的是( )。

A.“家”“巴”“蛙”“花”“瓜 ”

B.“刀”“飘”“高”“条”“袍”

C.“爹”“爷”“歇”“铁”“月”

D.“该”“哀”“灾”“歪”“柴” √

解析:解析: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

言前、人辰、江阳、中东。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

26.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下列做法能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是( )。

A.演奏旋律片段

B.分析曲式结构

C.学唱主题旋律

D.感受音乐之美 √

解析:

27.《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主要体现的课程性质是( )。

A.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

B.知识性、形象性、实践性

C.人文性、愉悦性、实践性

D.情感性、形象性、体验性

解析:解析:考察《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

28.音乐课程内容的四个领域是( )。

A.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

B.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C.感受与鉴赏表现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

D.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姊妹文化

解析:

29.收集并分析每位学生音乐表演和作品集锦的评价方式是( )。

A.测验评价

B.档案评价

C.表演评价 √

D.观察评价

解析: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音乐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是( )。

A.学校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 √

B.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C.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D.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

解析:

二、 音乐编创题(总题数:1,分数:2.00)

31.为歌曲《德涅泊尔河》旋律前5小节标注和声,为前3小节配写钢琴伴奏。要求:(1)调式调性明确,和声序进合理。(2)伴奏织体符合音乐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先,先确定旋律的调式调性(自然小调)。 其次,在此基础之上,

上半句结束在二级上,下半句结束在调式主音上,和弦配置应该是在小节强拍上配上相应的

级数。常用的伴奏音型有:(1)柱式和弦;(2)半分解式和弦;(3)分解式和弦。 对于不同类

型的歌曲片段要根据两个方面去判断: (1)曲子的调式大小; (2)曲子的曲式结构。结构变

化时,伴奏音型一般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解析:

三、 音乐作品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

32.分析《踏雪寻梅》的谱例。要求:(1)写出调式调性。(2)写出曲式结构。(3)写出旋

律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踏雪寻梅》是我国作曲家黄自创作的一首以雪景为题材的抒情歌

曲。音乐语言精炼,富有诗情画意。 首先,全曲为D大调,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其次,全

曲共19小节,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第三,全曲的旋律有以下特点: 第一乐段由两个

各为4小节的乐句组成,旋律运用跳进与级进交替,显得活泼轻松,描绘了雪后天晴,主

人公悠然自得地骑驴观景的画面。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以主三和弦分解进行的手法,加之

顿音和休止符的运用,使旋律灵活跳跃。表现了铃儿清脆的响声,并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

第二乐句则是第一乐段后句的扩充再现。在歌曲短小的篇幅中,既有变化,又有统一,首尾

呼应,简练而完整。二声部合唱中,低声部与旋律节奏同步,以主音为主,属音为辅,穿插

不多的几个经过音构成平稳的低声部旋律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