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酯类香料的醇解反应及其产物质谱裂解规律探讨

内酯类香料的醇解反应及其产物质谱裂解规律探讨

来源:锐游网
内酯类香料的醇解反应及其产物质谱裂解规律探讨

黄国程

【摘 要】配制常见的内酯类香料的乙醇溶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分析得到色谱保留时间用于计算保留指数,得到质谱图用于分析这一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以上两种数据的结合,可应用于相关香精或产品的成分剖析工作. 【期刊名称】《香料香精化妆品》 【年(卷),期】2019(000)004 【总页数】5页(P10-14)

【关键词】内酯类香料;醇解反应;保留指数;质谱解析 【作 者】黄国程

【作者单位】广州市华栋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正文语种】中 文

常见的内酯类香料主要包括γ - 内酯、δ - 内酯和香豆素类。它们广泛应用在食用、日化和烟用香精中[1-3]。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在香精行业,乙醇可作为溶剂,溶解、混合其他香精原料;在食品行业的酒类和饮品中、化妆品行业的香水中、其他化工行业的涂料、油墨、香薰、洗涤剂中均有可能含有乙醇[4]。香精是由多种香料成分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当它加入到乙醇中,与乙醇在同一体系存放过程中,不同香料之间、香料与乙醇间均会发生某些反应,产生新的物质。比如醇与醛、酮

之间发生缩醛、缩酮反应;醇与酸之间发生酯化反应;醇与酯之间发生醇解反应等 [5]。这些反应产物对香气的解析带来一定困扰,李燕春等 [6]研究了常用醛类香料在醇溶剂体系中发生的醇醛缩合反应,为香气解析提供了参考依据。但香精中的醇解反应,特别是内酯类的醇解反应,鲜有人进行实验总结。本实验观察香精中常见的几种内酯类香料在乙醇中的醇解反应,利用 GC - MS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测定这些产物在非极性柱中的保留指数,总结它们的电离规律,以帮助日常的香气解析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7890A - 5975C气质联用仪,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XS625M电子天平,瑞士普瑞赛斯;10 ~100 μL 移液枪和 100 ~ 1 000 μL 移液枪,德国普兰德;1 L容量瓶;烧杯。 1.2 材料

γ - 内酯类:γ - 己内酯、γ - 庚内酯、γ - 辛内酯、γ - 壬内酯、γ - 癸内酯、γ - 十一内酯、γ - 十二内酯;δ - 内酯类:δ - 辛内酯、δ - 壬内酯、δ - 癸内酯、δ -十一内酯、δ - 十二内酯、δ - 十四内酯;香豆素类:香豆素、二氢香豆素;乙醇;氢氧化钠;乙酸;无水硫酸钠。 1.3 样品处理

1.3.1 1 mol/L NaOH乙醇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40 g 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乙醇溶解后转移至1 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1.3.2 δ - 辛内酯等7种香料乙醇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 0.1 g δ - 辛内酯、δ - 壬内酯、δ - 癸内酯、δ - 十一内酯、δ - 十二内酯、δ - 十四内酯和二氢香豆素,分别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10 g,转移至10 mL

棕色样品瓶中,室温密封放置24 h后,用移液枪移取100 μL香料乙醇溶液和900 μL乙醇溶液于进样小瓶中,混匀后分别过无水硫酸钠和0.22 μm PTFE过滤器,得到澄清溶液待进仪器分析。 1.3.3 其他香料的乙醇溶液的配制

准确移取0.1 g γ - 己内酯等8种香料,用1 mol/L NaOH乙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 g,转移至10 mL棕色样品瓶中,室温密封放置24 h后,称取1 g 香料乙醇溶液,用乙酸调节pH至中性,然后用乙醇稀释至10 g,混匀后分别过无水硫酸钠和0.22 μm PTFE过滤器,得到澄清溶液待进仪器分析。 1.4 GC - MS 分析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DB - 5MS(30 m ×0.25 mm × 0.25 μm);进样温度:250 ℃;载气:高纯氦气(99.999%);柱流速:1 mL/min;进样量:1 μL;进样方式:分流模式;分流比:1︰10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 ℃保留3 min,以20 K/min升至280 ℃,保留 6 min。

质谱条件/接口温度280 ℃;EI离子源;电离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 ℃;数据采集SCAN模式;质量扫描范围15 ~ 500 u。 1.5 数据处理

分析样品前,用和分析样品相同的仪器条件分析C7 ~ C30的正构烷烃标样,获得正构烷烃的保留时间,用于保留指数的计算。分析样品后,根据保留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内酯和产物的保留指数(RI)。保留指数公式为:RI = 100Z+100[TR(x)-TR(z)]/[ TR(z+1)-TR(z)],其中 TR代表保留温度,x 表示待分析化合物,Z和Z+1分别表示正构烷烃的碳原子数,且 TR(Z)<TR(x)<TR(Z+1)。对于单一线性程序升温,可用相应的保留时间tR代替TR[7-9]。

根据产物的质谱图,运用质谱解析的方法[11],探讨该种类型的产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2 结果与讨论

2.1 δ - 内酯与乙醇反应

δ - 内酯在常温下,与乙醇存在于同一体系即可发生醇解反应,生成5 - 羟基脂肪酸乙酯。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5 - 羟基脂肪酸乙酯质谱离子裂解途径如图1所示。 表1 δ - 内酯的保留指数和δ - 内酯醇解产物的保留指数、质谱特征离子及丰度物质名称 CAS 实测RI 文献RI 醇解产物RI m/z 1(丰度) m/z 2(丰度) m/z 3(丰度) m/z 4(丰度)δ - 辛内酯 698 - 76 - 0 1 303.7 1 302 1 379.9 99(100) 88(71) 145(20) 71(32)δ - 壬内酯 3301 - 94 - 8 1 408.5 1 404 1 482.8 99(100) 88(75) 145(28) 71(28)δ - 癸内酯 705 - 86 - 2 1 514.3 1 510 1 583.6 99(100) 88(77) 145(37) 71(30)δ - 十一内酯 710 - 04 - 3 1 624.1 1 579 1 683.7 99(100) 88(81) 145(46) 71(28)δ - 十二内酯 713 - 95 - 1 1 730.8 1 730 1 785.3 99(100) 88(82) 145(51) 71(27)δ - 十四内酯 2721 - 22 - 4 1 951.3 1 938 1 984.8 99(100) 88(95) 145(67) 71(25)

5 - 羟基脂肪酸乙酯都以m/z 99为基峰,5 - 位羟基上的氢发生重排,并脱去乙醇。m/z 88是5 -羟基脂肪酸乙酯发生McLafferty重排得到的,并且脂肪碳链越长,该断裂方式越具有竞争性。自由基定域于5 - 位羟基上,引发Cα ~ Cβ原子间C键断裂得到m/z 145离子峰,并且随着碳链的增长,该断裂越容易进行。 图1 δ - 内酯醇解产物质谱裂解途径 2.2 γ - 内酯与乙醇反应

相比于δ - 内酯,γ - 内酯在室温下较难与乙醇发生醇解反应,但体系中一旦有少量的碱存在,醇解反应就很容易进行,生成4 - 羟基脂肪酸乙酯。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4 - 羟基脂肪酸乙酯质谱离子裂解途径如图2所示。

表2 γ - 内酯的保留指数和γ - 内酯醇解产物的保留指数、质谱特征离子及丰度醇

解产物RI m/z 1(丰度) m/z 2(丰度) m/z 3(丰度) m/z 4(丰度)γ - 己内酯 695 - 06 - 7 1 065.8 1 066 1 180.6 85(100) 131(19) 102(26) 74(26)γ - 庚内酯 105 - 21 - 5 1 168.5 1 163 1 274.0 85(100) 131(25) 102(30) 74(25)γ - 辛内酯 104 - 50 - 7 1 281.4 1 262 1 374.9 85(100) 131(36) 102(36) 74(25)椰子醛 104 - 61 - 0 1 386.7 1 370 1 475.0 85(100) 131(44) 102(39) 74(24)γ - 癸内酯 706 - 14 - 9 1 496.8 1 490 1 575.3 85(100) 131(54) 102(45) 74(25)桃醛 104 - 67 - 6 1 595.4 1 589 1 675.3 85(100) 131(63) 102(50) 74(25)γ - 十二内酯 2305 - 05 - 7 1 707.0 1 685 1 777.2 85(100) 131(68) 102(54) 74(25)物质名称 CAS 实测RI 文献RI

4 - 羟基脂肪酸乙酯质谱中有很明显的m/z 85峰,与5 - 羟基脂肪酸乙酯的m/z 99峰的裂解方式类似,羟基上的氢发生重排,脱去乙醇,得到m/z 85。自由基定域于4 - 位羟基上,引发Cα ~ Cβ原子间C键断裂得到m/z 131离子峰,同样随着碳链的增长,该断裂越容易进行。因为与不饱和碳相连的链的γ - 位上有羟基,羟基上的氢较γ - 位碳的氢容易离去,所以该类化合物不易发生McLafferty重排,羟基上的氢重排到羰基上的氧上,并发生α断裂,得到 m/z 102峰,随碳链的增长,该断裂越容易进行。m/z 102继续发生α断裂,得到m/z 74。 图2 γ - 内酯醇解产物质谱裂解途径 2.3 香豆素类与乙醇反应

香豆素在乙醇中不易发生醇解,但在乙醇中加入少量碱即可发生醇解反应,溶液由无色透明变成黄色透明,但体系一旦恢复中性,香豆素又重新闭合成环,变成无色透明溶液,所以体系中未能检测出香豆素的水解产物。二氢香豆素相对较容易发生水解,得到邻羟基苯丙酸乙酯。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质谱离子裂解途径如图3所示。

表3 二氢香豆素的保留指数和邻羟基苯丙酸乙酯的保留指数、质谱特征离子及丰度物质名称 CAS 实测RI 文献RI 水解产物(邻羟基苯丙酸乙酯)RI m/z 1(丰度) m/z 2(丰度) m/z 3(丰度) m/z 4(丰度)二氢香豆素 119 - 84 - 6 1 407.3 1 398 1 595.1 120(100) 148(73) 107(37) 194(26) 图3 邻羟基苯丙酸乙酯质谱裂解途径

邻羟基苯丙酸乙酯的质谱图中有较明显的分子离子峰m/z 194。基峰m/z 120 可通过两个途径得到:一是羟基上的氢重排到羰基的氧上,脱去甲酸乙酯;另一条路径是羟基上的氢重排到- C - O -上的氧上,脱去乙醇得到m/z 148,继续发生断裂,脱去羰基,得到m/z 120。 3 结论

(1)δ - 内酯和二氢香豆素很容易发生醇解反应,只要体系中存在乙醇,即会有相应的乙醇醇解产物产生。γ - 内酯和香豆素较难发生醇解反应,在一般的香精中比较难发现其醇解产物,但如果含有γ - 内酯和香豆素的香精应用在一些碱性的产品中,即可发生反应,而一旦体系变成中性,香豆素又闭环成内酯。

(2)δ - 系列内酯的醇解产物都有着相似的质谱图,根据其裂解规律可推测δ - 系列其他内酯的特征离子。同时由于质谱图相似,实际应用中较难确定是哪个δ - 内酯的产物,而测定它们的保留指数则可很好地解决这一定性问题。γ - 内酯也是同样的情况。

(3)原子一般优先失去电离能低的电子而形成离子,而O的n电子的电离能低于σ电子,所以O更容易形成电荷、游离基中心。醇解产物中有3个O原子,它们存在竞争关系,受周围化学环境和空间位阻等影响,形成丰度不同的离子峰。例如5 -羟基脂肪酸乙酯中的m/z 145和4 - 羟基脂肪酸乙酯中的m/z 131随脂肪链的增长,其丰度也增大,说明失去的烷基游离基越大,越有利反应;又如5 -羟基脂肪酸乙酯的羰基的γ - 碳上有H原子,可发生McLafferty重排,并且该反应

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得到的m/z 88丰度很大,而4 - 羟基脂肪酸乙酯的羰基的γ - 碳上也有H原子,但同时也有羟基,而羟基上的氢更容易离去,同时羟基对McLafferty重排有位阻作用,因而4 - 羟基脂肪酸乙酯没有McLafferty重排的m/z 88离子峰,而是羟基的氢发生重排,并发生α断裂,得到m/z 102的离子。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何坚, 季儒英. 香料概论[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3:245 - 247. [2]孙宝国. 食用调香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21 - 123. [3]林翔云. 调香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 73 - 75. [4]罗云龙. 乙醇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文信息, 2013(4):73 - 77.

[5]朱建设. 香精香料样品GC/MS检测数据处理问题探讨[J].分析仪器 , 2013(6): 145 - 153. [6]李燕春, 陈汉清, 卢红兵, 等. 醇醛缩合反应在烟用香精数字化辨香中的影响[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7(6): 29 - 34.

[7]VAN DEN DOOL H, KRATZ P D.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ten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linear temperature programmed gas - liquid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963, 11(C): 463 - 471.

[8]徐杨斌, 侯静林, 童俊, 等.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7(3): 59 - 63.

[9]王光辉, 熊少祥. 有机质谱解析[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 45 -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