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单元课 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单元课 教案

来源:锐游网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单元课 教案

一、单元三课规划 (一)单元内容分析 1.前后知识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分类的基础上,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为后面学习认识其他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认识图形》单元内容前后知识联系

2.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组织本单元的学习思路如下:《认识图形》单元学习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等操作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识别。

2.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表达和归纳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三课规划 1.原教材教学规划

《认识图形》单元教材教学规划

2.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认识图形》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目的 知识概览 课型 单元课 认识图形 内容 建议课时 学会读书的方法,单1 元内容整体概览。 知识形成 学时课 认识图形 我说你做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1 方体、圆柱和球。 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 知识应用 整合课 综合拓展 能正确识别图形 1 二、单元三课实施 (一)单元课案例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2.学习目标

(1)知道读书的一些方法:读、看、思。 (2)了解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学习重点】知道读书的一些方法:读、看、思,感知单元框架体系。 【学习难点】学会读书的一些方法:读、看、思、记。 【学习过程】

(1)实物引入—— 激发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答) 师:这个单元我们就要请这些生活中的物品来帮助我们学习,想知道是什么吗?(生答)

师;目录页就会告诉我们,请翻到这一页,这就是目录页。

【评析】实物引入环节,主要通过看一看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读书指导—— 学会方法

师:请快速在《目录》中找一找认识图形是哪一个单元,对应的页数是从几页到几页?(生翻阅目录并找到页数范围)

师:请快速翻阅数学书70页——73页,看看本单元要有几课?分别是哪几课呢?看完静息,请人汇报。

师:通过这2课,我们将有哪些收获呢?请孩子把书关上,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课。

师:第一课的课题是?

师:全班读第一个小绿点的要求? 师:这个小绿点是在干什么? 师:第二个小绿点呢?齐读要求 师:第二个小绿点要我们做什么呢? 师:第三个小绿点呢?齐读要求。

师:第三个小绿点要我们做什么呢?

师:这些内容都是围绕什么知识在学习?(补充板书:图形的特点) 师:看来第一课我们就要通过对图形进行分类,认识图形的特点。 师:刚刚我们是怎么学习的第一课?一起来回忆回忆。

师:先读小绿点的要求,再看看小绿点小面的学习内容,最后思考要学什么。

【评析】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明确我们接下来的单元学习任务是什么、在什么位置,对整体内容,有了最初的认识,并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初步了解读书方法。

(3)独立尝试——领悟学习

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第二课的学习内容吗? 小组合作:一起来找一找,请看合作要求:

①读:在组长的带领下仔细读P72的2个小绿点。 ②看:看对应的学习内容。 ③说:每个小绿点你学到了什么?

师:小组汇报:2个人轮流汇报,2人作补充。(生:轮流汇报。) 师:孩子们太棒了,总结的特别好,第二课就是通过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游戏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特点。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这个单元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一课通过分类认识这些图形的特点,第二课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特点,非常简单也非常有趣,孩子们有信心学好这个单元吗?这样阅读书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评析】这个环节,在老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首学、互学、群学,对第二课的内容从个体感知到小组交流再到全班探讨,对第二课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初步建构。

(二)学时课教学案例 案例1:认识图形 、我说你做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主要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2.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出自己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学习难点】能准确判断不同的几何图形。 3.学习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看到底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谁来揭开它?大家喜欢它吗?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

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机器人很高兴!下面老师想请你们把桌面上的这些做机器人的玩具分分类。(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2)探索新知

①首学:学生独立把立体图形进行分类。 ② 互学:小组内交流你的分类方法和结果。 ③群学:分组汇报分类方法和结果

师:哪个组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玩具分成了几类,怎样分的? 生1:我们组按颜色分,分成了五类。 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我们组分成了两类,会滚的一类,不会滚的一类。 师:有同学可能没听明白,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师:你们组很有办法,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一下? 生3:我们组把长得像的放在一类,分成了四类。

师:你们说得很棒!也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现在大家和他们组一样,把长得像的放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分成四类。

④共学

师:下面我们分别认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说一说这些好朋友长得是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师:谁愿意上台来介绍你们组的好朋友。愿意介绍哪一种都可以,说一说它们长的什么样。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我很喜欢玩球。

师: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让你的好朋友在台上表演一下好吗?(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有没有同学知道这类好朋友的名字?(有的同学知道叫圆柱)你们还想介绍哪位好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它长长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有点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个面。

师:你能有顺序地数给大家看看吗?大家都来数数。

生:六个面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它很听话,它不会乱滚,我很喜欢它,我家里有很多东西跟它长得一样。

师:你真聪明!对你的好朋友非常了解,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有的同学知道它叫长方体)你们还有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 生:我的好朋友是方方正正的,也有六个面,六个面是一样大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点扎手,它也不会滚。

师:你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有同学知道叫正方体。) 生1:为什么球爱滚? 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1:球没有平平的地方,所以爱滚。 生2:为什么圆柱站着不会滚,躺着才会滚?

生3:我知道,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所以能站稳,它的旁边是弯弯的所以会滚。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球和圆柱都会滚,请大家把圆柱和球放在桌上滚一滚,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发现球可以自由自在地滚,圆柱是直直地滚。(放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再提一个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是长长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是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听、会看、还会问,很了不起!下面有四幅图,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3)拓展新知

师:孩子们太棒了,奖励你们玩个游戏“我说你做”,想玩吗?

师:“我说你做”这个游戏包含了三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挑战一:说一说,摆一摆。

师说生摆:挑战一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王老师的课件里搭好了一个物体,你们怎样才能和老师摆出和老师一模一样的物体呢?认真听老师发出的指令吧!学生们在认真摆。

师发指令:第一步,在桌子上放一个正方体; 第二步,在正方体上面放一个圆柱; 第三步,在圆柱的上面放一个球。

师:你们摆好了吗?和前面同学摆的一样吗?再来看看和老师摆的是不是一样吧!

师生交流。

师追问1:同学们你们摆的真棒,可是机灵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帮忙,刚刚摆的时候机灵狗摆的物体是这样的,你们说它摆的对吗?为什么像地砖这样的立体图形不是正方体呢?

生:不对,机灵狗拿的不是正方体,它是扁扁的。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方方正正的。

师追问2:同们学说的真好,像地砖这样只有两个面是方方正正的,但其它面却是扁扁的,不是正方体,而是长方体。对于机灵狗出现的错误,你想和它说点什么吗?

生:要仔细观察,不能再粗心大意了…

生说生摆:下面请同桌的两个人为一组,一名同学像张老师这样摆好一个物体让后发指令,另一名同学按要求进行拼搭,看看你们摆的物体是不是一样,然后两个人角色互换一下再进行一次,现在开始吧,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生小组活动。

师:好,哪一桌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刚刚“我说你做”的游戏过程? 生汇报交流。

师追问:现在老师有个问题,刚刚看到有一桌搭的物体是这样的,老师用课件演示一下,你们说它们摆的物体一样吗?你发一个什么样的口令才能让它们一样呢?

生:小球如果能从下面通过摆的就差不多一样啦!

师:同学们,你们玩的真好,说的也棒,恭喜你们挑战一成功!想不想挑战第二关?

挑战二:摸一摸,摆一摆。

①师说生摆:挑战二的游戏是这样的,还是两人为一组,一名同学发指令,另一个学生蒙上眼睛后按指令摸物体,摆造型。谁愿意和老师先玩一把?

师发指令:首先,摸出一个圆柱,立在桌子上。 然后,摸出一个正方体,放在圆柱的上面.

②生说生摆:你们也来玩玩吧,可以互换角色多玩几次。 生分组活动,每两个学生一组玩“摸物体,摆造型”的游戏。 师:恭喜你们又闯过了一关,只剩最后一关了,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挑战三:小小设计师。

师:(出示一组不同种类桥的图片。)同学们,看,桥是人们为了跨越河流、海峡、山谷等而修建的特殊建筑物。这是石头桥,这是石板桥,还有现代随处可见的高速公路桥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当一回设计师。用自己带来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球形状的物品摆一个自己喜欢的桥吧?挑战三,小小设计师。同学们,搭的过程中重点说说你是怎样拼成的?

生分小组活动后全班展示交流。

师追问:机灵狗又有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了?为什么桥面都是用长方体搭的?桥墩一般都用圆柱呢?为什么桥的下面是空的?球可以当成什么?

生:长方体的面平平的,人车才走的稳。桥下面空的还可以过车,不影响河流,球可以当成人、车或河流,因为球可以滚动…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不仅善于表达,懂得倾听,还有着探索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祝贺你们所有挑战成功!

(4)巩固与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还用它们进行了很多有趣的拼搭游戏,其实这些立体图形不仅是用来游戏,像故宫、世贸大厦、著名的赵州桥、东方明珠电视塔等等很多建筑物都会用到它们呢,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且勤于思考,你一定会感受到数学带来的更多的魅力。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跟大家说说吧!

【评析】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再在动手拼搭的游戏中体验他们的特点。这样手、眼、脑、嘴等多感官参与的设计学生自然会感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板书设计】

(三)整合课教学案例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主要是梳理单元学习知识点,过关练习,查漏补缺。

2.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复习,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再次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学习重点】

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学习难点】

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 学习过程

(1)开门见山, 导入复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分类。(出示课题:分类) 同学们还记得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吗? 生:认识图形。

师:不知道大家学的怎么样,我们一起来通过练习自我测试一下吧! (2)巩固基础、拓展练习

【评析】学生在完成了每道题后, 组织学生交流错误原因以及正确解题的方法。

3.总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呢? 什么地方让你感到最高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