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及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等量关系。 2.会使用元素、原子分别来描述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
3.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会正确使用化学用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5.能正确的说出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及有关数字表示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难点: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一.原子与分子
1
1. 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⑵分子总是在不断地 着,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 ;⑶分子间有一定的 ; ⑷同种分子性质 ,不同种分子性质 。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 ,而原子 。 3.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物质的宏观组成———由元素组成 (2)物质的微观构成:原子、分子和离子 4. 关于原子结构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2)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公式表达式:Ar(原子)=符号:Ar;单位为1。
(3)原子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练习:
1.(2011·日照)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事实或现象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25m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的钢瓶中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33m(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m(某碳原子)1/12解释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2.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2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4.“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二.元素:
1.概念: 2.与原子的区别:
3.元素的分布(推断题):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多少:氧、硅、铝、铁、(钙、钠) 空气中含量:氮、氧 生物细胞中:氧、碳、氢、氮 海水中:氧、氢、氯、钠
4.元素符号的书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5.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练习:
1.(09江苏苏州)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2.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表示( )
3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 三.离子
1.概念: 2.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离子 粒子种类 粒子 结构 区粒子 别 电性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不显电性 原子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得电子 得电子 联系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失电子 3. 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少于4个 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 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 性质稳定 4. 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
表示 方法 实例 化合价 用+1,+2,-1,-2等表示,标在离子 用+, 2+,-,2-等表示,标在元素符号右得失电子的倾向 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稳定 化学性质 不稳定 不稳定 元素符号正上方,(“1”不省略) 上角,(“1”省略不写) +1 +2 +3 -1 -1 -2 Na、Mg、Al、Cl、OH、SO4 +2+3+--2-Na、Mg、Al、Cl、OH、SO4联系 同 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通常数值相等,正负号书写位置不4
四、三类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⑴元素符号
宏观: 微观: ⑵化学式
宏观:① ② 微观:① ② ⑶数字的意义
①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②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 ③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⑤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⑥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 练习:
1、现有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用序号回答: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2)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粒子是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4)构成分子的粒子 ,构成原子的粒子是 。 (5)带电的粒子是
(6)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2、用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氩元素: (2)4个二氧化硫分子: (3)氮气: (4)7个银原子: (5)3个硫酸根离子: 6)四个氢气分子: 3、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2H
2H2前面的“2” 右下角的“2” 2Mg前面的“2” 右上角的“2” 4、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通过化学式,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2+
5
(1) (2) (3) 五、牛刀小试【练习实践】
1.(2011湖南长沙)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 A.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D.分子可分
2.(2011岳阳) “生态君山,荷香天下”。荷花盛开,芳香四溢,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3.(2011南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原因是
A.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B.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4、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铀盐废料中提炼出0.3克镭。镭具有放射性,镭原子会分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2个中子和2个电子的氦原子,并放出能量。试推测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 A.88,138 B.86,14 C.88,226 D.84,168
5.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铜”是指 ( ) A.铜元素 B.铜单质 C.氧化铜 D.铜原子
6.甲醛(化学式为CH4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是由水分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C.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7.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C.Na+比Na多一个电子 D.Na+最外层电子数为稳定结构
8.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的分子中含有60个原子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6
C.它是一种新型的混合物 D.它是一种单质
9.(2008·揭阳)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10.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3)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 (4)带正电荷的微粒是 ; (5)带负电荷的微粒是 ; (6)不带电荷的微粒是 。 11.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
(1)2H ;(2)S ;2Ca
12.用化学符号表示:磷元素 ;2个硫原子 ;钠离子 ; n个镁离子
13.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离子中含有( )质子和( )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H3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14.下列物质:(1)氢气(2)硫磺(3)二氧化碳(4)液氧(5)氯化钾(6)矿泉水(7)空气(8)四氧化三铁(9)石灰水(10)铜丝(11)生铁(12)水 (1)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2–
2+
7
(5)属于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准备好双孔塞(插有带小气球的短玻璃管和盛有澄清石灰 水的分液漏斗)取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用双孔塞将集气瓶塞紧。 把澄清石灰水放入集气瓶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
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B ;C ;D 。
A C B D A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