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行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特点:工业化、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为统筹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以人为本,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到强县富民统一;发挥后发优势,注重可持续发展,走县域经济生态化道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县域经济开放型,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主动接受大城市带动和辐射,并将县域经济发展放在一个大区域上来谋划;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都可以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关键是技术进步;探索县域经济主体功能区建设,集约市场经济要素,利用资本市场、地理标志新知识产权等;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并进;最后,工作创新是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灵魂,创新将伴随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全过程。
县域经济发展十要素:
1、区位 衡量交通通达率和便捷程度 衡量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可能性
2、资源 衡量指标 资源存量 衡量区域资源禀赋
3、经济发展阶段 衡量指标 人均GDP 衡量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4、产业结构 衡量指标 三产结构比 衡量区域的工业化进程
5、区域经济布局 衡量指标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衡量产业的集中度、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和产业链
6、主导产业 衡量指标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7、市场活力 衡量指标 县域内中小企业数量
8、城镇化 衡量指标 城镇化率 衡量区域的城镇化程度
9、政府行政能力 衡量指标 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 衡量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10、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衡量指标 未来5-10年经济布局和发展目标 衡量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
根据这十个要素,县域经济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相互吻合,在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活力相对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走市场推动型模式,根据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政府引导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县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2)如果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相互吻合,在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活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加大政府的引导,根据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政府推动型模式。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目标清晰地发展主导产业,尤其要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活力,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如果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不吻合,说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历史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阻碍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型发展。
县域经济在县域内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题和方向一般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融入大经济区和中心城区,县域经济布局要统筹考虑周边区域,参与区域分工协作;要突破资源和市场的区域限制,积极利用境外资源;工业化布局上,要打造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对中小企业进行改制和培育,形成现代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广大农户引导和扶持,使其走向市场;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有效运用政府运作手段,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论县域经济是何种发展情况,县域经济发展都有其共性:
1、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
2、 产业布局上,要完善区域功能板块
3、 公共服务补位与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完善城市配套
4、 优化投资环境,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发展案例:
四川双流县——打破城乡二元格局,解决“三农”问题
双流模式的大背景:受区域中心城市成都的辐射影响。
确立“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发展思路,加快了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规模化、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市场化的进程,带动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
江苏吴江市——民营经济支撑县域经济
区位: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濒太湖,北依苏州,接受上海、杭州、苏州三地辐射
通过1996-1999的大批乡镇企业和国有市属企业改制,实现民营经济的规模扩张;全面接受上海、浙江的辐射,依靠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实现错位竞争;市场活力巨大。
江苏大丰市——具有后发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区位:江苏东部、黄海之滨,位于上海两小时经济圈内,有深水港大丰港。
大丰主动承接上海的经济辐射,建设上海纺织产业园和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区,大丰的发展突破了县域范围的束缚,统筹了中心城区的资源。
山西高平市——具有煤炭资源优势,发展非煤产业
区位:位于太行山南麓和陕西省东南部
高平市在做好煤炭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煤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一条“靠资源起步、靠科技起飞、靠机制发展、靠市场发财”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高平市在建设“煤炭强县”的同事,做好“黄梨之乡”、“生猪之乡”、文化旅游等文章。
贵州兴义市——大力推进“三化一工”,打造区域中心
区位:西部三省区交界地带,少数民族集聚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和南昆经济走廊的中心地带,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
兴义市实施以“三化一业”(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旅游业)为重点的强市建设和以“粮、钱、水、电、路、气”为重点的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主导产业。
云南宣威市——重点抓产业,大胆创新活机制
区位: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距曲靖市区95公里,北与贵州省盘县、威宁、睡成毗邻,南与沾益、富源接壤,西与会泽相连,是云南省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县级市。
宣威的成功在于:一是做好特色产业,利用特色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支柱产业;二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三是统筹发展,打造“区域次中心城市”,成为滇东北第三大经济辐射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