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探索 DisciplinesExploration 转型发展背景下植物保护产学结合 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薛春丽 袁盛勇[11木 马 蕊乜 张春梅n ([1]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云南·蒙自 661100) [2]红河州植检植保站摘要本文以红河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为例,对更有利于产学结合的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 实践与探讨。在转型发展背景下,红河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紧扣云南省及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 需求,以培养面向高原特色农业行业、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以“冠名班” 为样板,完善‘牧企合作、人才共育”的育人机制,拓展和优化校内外实践基地,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和外聘教师工作 的开展。通过植物保护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为产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转型发展产学结合植物保护 实践教学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 ̄.cnki.kjdkz.2018.09.031 中图分类号:G642 RefoIrm and Research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Production Combin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XUE Chunli【1】,YUAN Shengyong【l】,MA Rui【2J,ZHANG Chunmei ([1]Honghe University,Mengzi,Yunnan 66 1 1 00; [2]Honghe Station of Plant Inspection and Protection,Mengzi,Yunnan 66 1 1 00) Abstract Tak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plant protection specialty in Hongh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has car- ried out the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plnt aprotection specialy twhich is more beneficial to the com— 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earning.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nd develaopment,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plant protection specialty ofHonghe Universiy tis set up to meet the needs ofthe development ofYunnan province and Hon— ghe state plateau,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oriented to the platea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y nd asocial development.In the teaching.the”name class”is a”famous class”.The model i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of”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alent CO education”,to expand and optimize the practice base in school and outside school,to promote the work of”double teachers and double energy”teachers and external teachers.Through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research ofplant protection,an effective way is explored for cultivating叩一 plied talents. Keyword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integration ofproduction and leaming;plant protection;practice teaching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 和质量需求。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特殊性,病害、 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 虫害、药效试验等实验均需要专门的、多样化的实验室和实训 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 基地,但这些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一般都占地面积大,高投入、低 人才培养规模。 本文从红河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中存 收入,所以很难在校内建立足够的实验实践基地。 在的问题剖协开始,对红河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 学中所开展的工作进行探讨,以期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为相关 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单一,技术性不强,指导性不够 在校内基实践基地不足情况下,只能对外合作,寻找合适的 企事业单位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校外课程见习和实践学习,但 是由于校外实习、见习成本高,安全隐患大,教师不便带学生根 据教学的需要外出实验或见习,导致如病虫害识别、药效试验等 1红河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由于学校扩招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学校实验实 实验实践项目多在室内进行。在实习生产过程,由于生产企业 习基地资源不足,红河学院校内露地栽培基地不到l9亩,温室 生产专一,实习时间较短,有一定技术性的工作不放手给学生 大棚面积2131.2平方米,实验室面积2822平方米,实验室的 做,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水平、技能和管理有待提高。 面积小,器材台套数足,不能满足和保证应用型人材培养教学 1-3学生普遍缺乏对农业生产的感性认知不够,教师教学 2018年/第26期/9月r中J 69 学科探索 Disciplines Exploration 与地方产业没有紧密结合 “双师双能型”教师工作职责与相关激励制度。积极鼓励教师 虽然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但由于升学压力忙于读书,参 参加本专业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培训和考试,获取相应的 加过农业生产劳动的比例很低,学生对农业生产的感性谁知不 执业资格证书;积极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专 足。大部分教师从学校大门毕业就进学校大门教学,虽然专业 业技能培训,获取合格证书。生命学院部分教师经过云南省国 知识掌握较好和科研能力强,但是对地方产业的了解不够,导 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己具备植保工、农艺工、花卉工、农 致学生实习实践较难与植保生产实际相接轨,不利于应用型人 资营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鉴定。85%左有的学生在 才的培养。 毕业前拥有国家承认的1~2个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有利地增强 2构建转型发展背景下,产学结合的植物保护实践教学新 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植物保护专业以就业面向行 业发展为出发点,研究“十三五”期间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和产业技术升级着重点,开展专业调研工作。在调研基础上进 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主要紧扣云南省及红 河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面向高原特色农业植保 行业、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 标,参照植物保护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修订和完善红河学 院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2修订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 (1)在实验教学环节严格执行课前预习、课中考核、课后报 告三个质量环节,实验内容的设置上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并 保证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保障实验课程教学 质量。对 学生实验教学的考核通常采用提交实验报告和撰 写实验论文等方式进行,往往出现撰写不认真、互相抄写等问 题,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为 此,针对 同实验教学课程、不同实验项目细化实验操作与考 核评分标准,以考察评分促进学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 高实验教学的考核及评价效果,使学生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 认知能力以及控制有害生物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2)在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等实践课程中,学院成立专门的 工作小组,责任落实,以专业为具体工作单位,认真做好实习见 习前计划动员、过程中跟踪走访、结束后总结反馈三个环节工 作。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做到实习见习有计划,过程有监督, 针对不同的企业性质制定不同的实习大纲,提高实习内容对应 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学生实习前,学院积极为学生购买 ~ 商业保险,保证学生在外的安全,学生实习过程中校内带队教 师积极与基地进行协调解决实习中的问题,院系领导和教师定 期对基地进行走访巡视,看望实习中的学生,加强学校与企业 之间的协调,不断改进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增进校企合作 的广度和深度。 (3)在毕业论文实验环节,采用“双导师”制,积极弓I导学生 真题真做。为了让学生与生产无缝对接,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 能力,与地方事业单位联合,采取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的双导 师制指导学生结合毕业论文到生产一线解决和研究生产中的 实际问题,毕业论文“产教融合,真题真做”,研究结果为企业生 产提供决策参考,甚至直接应用于生产,指导生产。 2_3加快“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2.3.1校内实“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通过“三区服务”、“企业蹲点”、“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双 师双能型”教师。制定学院“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 案,制定学院脱产蹲点教师管理办法、教师专业实践考核制度、 70 2O18年/第26期/9月r中j 2.3.2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校应用 型大学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植物保护专业从校外企事 业一线和政府部门柔性聘请的专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兼 职“双师双能型”教师参与承担校内外实践教学。外聘教师教 学从三个层次上进行,第一层次定点定时到校教学,第二层次 做为校外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年以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进 行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验,第三层次每年2~4次到校为学 生进行讲座报告。我校聘请的 事业的技术骨干、中高层管理 人员不仅充实了实践性教师队伍,而且把地方、企业生产上的 最接地气的信息和问题引入教学,为产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 养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2.4以“冠名班”为契机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 应用 通过“冠名班”的方式,引入企业生产标准改进课程教学内 容,我院分别与云南天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恒冠泰达农 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英茂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昆明兰禾春农 业科技公司等四家企业签订丫冠名班人才培养协议,引入企业 技术专家到校为学生上课,引入企业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引入企业资金改善学生实训『条件,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氛 围,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形成,真正培养学生的全面 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保持一 致,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学生的三赢局面,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 深化,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义有很强 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企业的竞争与壮大培养“留得住、 得上”的专业技能人才。 3结语 针对产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是极其重要途 径之一,在学校的大力倡导和学院的不断努力下,植物保护专 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校内外基地建 设与管理、实践内容优化和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价等方面还存在 不少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更 进一步的优化与整合,在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价上形成有效方 案,进一步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高校转型后的办学特色,真正培养 出符合转型发展背景下实践应用型植保人才。 通讯作者:袁盛勇 参考文献 [1]刘天甜,张汝根,谭丽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 创、 月刊,2015.28(9):84.86. [2]路炳声,梁晨,罗小勇.我国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 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lJ1.高等农业教育,2010(11):66.68. 蕊壁 8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