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铣刀检测项目和检验方法及验收标准,降低CNC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异常,提高产品加工效率。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普通直柄、螺纹柄、削平直柄、2斜削平直柄铣刀的入库检验。
0
3、具体规定:
3.1外观
3.1.1检测方法:一般情况下目测.发生争议时使用放大镜检测。
3.1.2允收标准:表面不应有裂纹,切削刃应锋利,不就有崩刃、钝口、磨退火以及显著白刃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 3.2表面粗糙度
3.2.1检测方法: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与刀具被侧表面目测对比检查,发生争议时用双管显徽镜或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检测。
3.2.2检测工具: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双管显微镜、表面粗糙度检查仪。
3.2.3允收标准:普通直柄或螺纹柄柄部外圆光洁度为Ra1.25; 削平直柄、2斜削平直柄柄部外圆光洁度为Ra0.63。 3.3径向圆跳动
3.3.1检测方法:将立铣刀放在V形铁上,柄部通过一钢珠顶靠一定位块,将百分表侧头垂直触靠在距立铣刀端部5mm内的周刃上,依次读取各切削刃上的百分表读数,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及最大相邻齿差值。 3.3.2检测工具:杠杆千分表或百分表、平板、磁力表架、V形铁、钢球(钢球选用见附表一)
0
表一 单位(mm) 立铣刀中心孔径 选用钢球直径 3.3.3允收标准见表二 1.00 1.5 1.6 2.00 2.50 3.15 4.00 6.30 10.00 10.00 15.00 2.00 3.00 4.00 5.00 6.00 表二 单位:mm 圆周刃对柄部轴线径向跳动 工作部分直径锥度 直径d 一转 相邻 标准系列 长系列 标准系列 长系列 标准系列 长系列 1.9~6 0.025 0.032 0.013 0.016 >6~18 0.032 0.04 0.016 0.02 0.02 0.03 >18~28 0.04 0.05 0.02 0.025 >28~95 0.05 0.0636 0.025 0.032 3.4工作部分直径 3.4.1检测方法: 对于切削刃为偶数的刀具,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其对称刃,应在靠近刃尖处测量。对于切削刃为奇数的刀具,用三沟或五沟千分尺侧量.应在靠近刃尖处侧量。 3.4.2检测工具:外径千分尺、三沟或五沟千分尺。 3.4.3允收标准:d≤3mm直径公差
+0.000
-0.025 d>3mm直径公差 -0.038
+0.000
拟制: 审核: 版次:A0 批准: 编号:TRSWI- 质 量 体 系 工 作 文 件 铣刀检测方法及允收标准 页次:2 OF 2 生效日期: 修订日期:2008.11.29 3.5工作部分直径锥度
3.5.1检测方法: 用工作部分直径差表示。在靠近刀尖处测量A点,中部及后部均匀分布测量B点和C点,分别取A,B两处的绝对值和A,C两处的绝对值。直径小于16mm允许只测A,C两点。 3.5.2检测工具:外径千分尺。 3.5.3允收标准:见上页表二。 3.6柄部直径
3.6.1检测方法: 用外径千分尺在其柄部取三至五个位置测量,取最大偏差值。 3.6.2检测工具:外径千分尺。
3.6.3允收标准:d≤3mm直径公差 -0.006 d>3mm直径公差3.7总长和工作部份长度
3.7.1检测方法: 用游标卡尺沿刀具轴向测量刀具全长。工作部分长度用游标卡尺沿刀具轴向在相应的部位上测量。根据被测刀具的精度, 上述项目允许用钢板尺侧量。 3.7.2检测工具:游标卡尺、钢板尺。
3.7.3允收标准:工作部分(刀刃)长度L1±0.5mm 总长L±1.0mm。 3.8硬度
3.8.1检测方法: 在标准规定部位内均匀分布三点检测,取其算术平均值。如三点的算术平均值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可补测两点,取五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检测结果。对于标准规定了硬度上限值,且测试值又超过了上限值的产品,允许补充金相检验及性能试验,结果正常者可判为合格。 3.8.2检测工具:洛氏硬度计
3.8.3允收标准:①铣刀工作部分d≤6mm,硬度值62~65HRC;d>6mm,63~66HRC;②普通直柄、螺纹柄和锥柄柄部硬度值不低于30HRC;削平直柄和2削平直柄柄部硬度值不低于50HRC。 3.9标志
3.9.1产品上应标志检查内容:①制造厂或销售商的商标d≤5mm铣刀允许不标志;②立铣刀直径;③高速钢代号。 3.9.2包装盒标志检查内容:①制造厂商或销售商的名称、地址和商标;②立铣刀标记;③高速钢牌号或代号; ④件数;⑤制造年月
0
+0.000 +0.000
-0.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