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工具是必需的,而消费品则是可供选择的。数字产品的变化就是从“必需”走向“可供选择”,这个“可供选择”不仅是指同一产品有不同生产厂家可以选择,或者同一功能实现可以选择不同的产品,同一生活追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功能,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的选择。
我们说过现在是从工具消费时代进入内容消费时代,正是“可供选择”的增多,必需当然会永远穿在,只不过这个“必需”已经泛化,所以工具的属性更离散了。比如手机的变化,人们使用 iPhone 并不是为了打电话,但是不能打电话的 iPhone 却是不行的,人们也许不用 Photoshop 但是一台不能装Photoshop 的电脑是不行的,人们也许只用电脑来上网和打游戏,但是一台不能工作的电脑是不行的……这里面也有“消费罪恶感”的作用。
iPad 的工具属性
既然工具属性发生变化了,那么如果在 iPad 这个消费品中寻找到它的工具属性呢,不过最开始的问题似乎可以给出答案了,即 iPad 比 iPhone 更淫靡,因为 iPhone 由于它的电话功能的清晰使人们对它的工具属性更有认识。
iPad 也可以是必需的,即使拿它作为电脑的替代者出现,比如对于老人等,它的必需性就比选择性明显,比如对于某一方面特性比如数字阅读渴望的也是如此。
如我们之前所说,iPad 是从一个 niche 的产品类别中走出来的,它会蚕食周围大类别产品的功能,如 Steve Jobs 所说,只有它将这些功能做到远远超过其它,那么它才可以作为一个新类别的产品存在。因此,它带来的问题就是,至少在第一印象上,它的工具属性是不足够的,也就是更容易陷入消费品这个成见之中。而 iPad 以重消费的功能为主打,封闭的架构(指区别于电脑,虽然大家还是叫它平板电脑),所以它就更淫靡。
界面
关于 iPad 的界面,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甚至可以从 Mac OS X 前后说起,即 Aqua 风格。关于此,有两个有意思的对比。
Mac OS X Aqua 风格一直延续至今,它诞生于 iMac 和 iBook 之后,硬件的设计风格很大的影响着Mac OS 的界面,而现在 Apple 的硬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现在回过头去看 iMac 和iBook 就像玩具一样,而 Mac OS X 的很多风格却还是一直在 Mac OS 上进化着,比如水晶、透明、反射之类。
另外就是 Mac OS X 10.0 和 Windows XP 是同一年发行的,现在使用 WIndows XP 的人非常多,
不知道使用 Mac 的人群会是怎样,如果我们不从软件功能上作比较,而是从界面视觉上,今天人们是如何来评价 Mac OS X 10.0 和 Windows XP 的。对于 Mac OS 的界面风格各有各的评价,包括不同体验历史的经验影响,年轻人可能更喜欢,他们会把自己的 Windows 整成 Mac OS,就像很多人现在还会称赞台灯 iMac 的设计,而现实是台灯iMac 的设计成为一个插曲。Mac OS 包括后来的 iPhone OS 到 iPad OS 都会在 Human Interface Design Principles 中讲Metaphors (比喻)列成很主要,参见3个指引手册,作为基本思想它是人机交互的基础,比如如果将虚拟的数字内容来视觉化呈现,但无论从 Apple 自己还是开发者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过度使用,过度的拟真,过度的追求视觉丰富。这些界面设计是 iPad 或其他 Apple 产品给人有玩具感或者淫靡感的重要原因,iPhone 由于尺寸和其他因素的作用感觉稍好,在 iPad 中可以看到很多对现实的过分拟真,比如皮革木纹等的使用,来引发我们的“装饰罪恶感”和“消费罪恶感”。那么我们既在鼓吹消费主义,又在鼓吹 Be a Maker,又在说什么工具消费到内容消费的转变,而现在又揭露消费的淫靡一面,甚至还流露出对工具性的赞赏,到底想说什么?我想说:“你说呢?”注:题图来自 Engadget,David Letterman 的视频《Apple iPad Top Ten List》来源:ID公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com)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