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

来源:锐游网
高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huaxuefudao.com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布骤。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在下列物质中:①CH3COOH ②HCl ③NaOH ④Cu(OH)2 ⑤AgCl ⑥Na2CO3 ⑦C2H5OH ⑧H2O ⑨SO2 ⑩Fe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4.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

[小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据化合物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否电离来划分的,能否导电只是能否电离的表现形式。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来划分的,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必然联系。

[引入]因电解质溶于水可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

[板书]三、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演示实验1—2并投影]填写实验报告:

第 1 页 共 4 页

高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huaxuefudao.com

[设问]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 Cu,能否用实验证明?请简单设计。 [分析]上述实验“2”与“3”的反应本质: ②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Ba+SO

2+

2-4

2+

=====BaSO4↓

③CuCl2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Ag+Cl=====AgCl↓

[小结]上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讲解]①“写”,例:BaCl2+CuSO4=====BaSO4↓+CuCl2 ②“拆”,Ba+2Cl+Cu+SO

2+

2+

2-

4

=====BaSO4↓+Cu+2Cl

2+-

注意: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即为:Ba+SO

2+

2-

4

=====BaSO4↓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思考]你认为在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步中,哪一步最困难,需多留意?

[小结]四步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电离物质仍写化学式。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三组)。 ①HCl+NaOH ②H2SO4+KOH ③HNO3+Ba(OH)2

[小结]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H+OH====H2O,这说明该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反应。

[板书]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第 2 页 共 4 页

高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huaxuefudao.com

[讲解]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如上述三个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了反应的本质。

[设问]是否所有的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为:H+OH=====H2O 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三组):

①Cu(OH)2+HCl ②CH3COOH+KOH ③Ba(OH)2+H2SO4 [讲述]上述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Cu(OH)2+2H=====Cu+2H2O [Cu(OH)2——难溶碱] CH3COOH+OH=====CH3COO+H2O (CH3COOH——难电离物)

Ba+2OH+2H+SO24=====BaSO4↓+2H2O

2+

+-

2+

[引导]通过上述比较可知,H+OH=====H2O这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什么样的中和反应?

[小结]强酸+强碱 可溶性盐+水的反应的本质为H+OH=====H2O [提问]上述离子反应发生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数目有何变化?(总有离子的减少) [归纳]离子反应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的数目明显减少的过程。 [讨论]哪些因素可以使离子数目明显减少?

[板书]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或挥发性物质。

[思考 ]Fe+CuSO4反应的本质是什么?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Cu=====Fe+Cu) [小结]反应后Cu明显减少或者反应完。因此,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离子反应。

[总结]本节学习了离子反应及其表示形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意义,还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其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一难点,又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能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将为化学学习带来众多方便。希望同学们多练。

[布置作业]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检验碳酸盐的化学反应原理。 2.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三、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或易挥发性物。

[教学设计说明]本节概念多且抽象难懂,重点是离子反应,而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又是研究离子反应的基础,为了顺利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1.遵循由感性 实践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注重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形成理论,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概念。

2.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演示,多启发,多对比,多讨论,讲练结合。

2+

2+

2+

+-

第 3 页 共 4 页

高中化学辅导网http://www.huaxuefudao.com

①多演示:通过实验强化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多启发: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 ③多对比:如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不同的中和反应等都进行了对比,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④多讨论:通过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⑤多训练:教学中及时安排针对性练习,以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中有意设计一些发散性和探讨性的问题。如:如何用实验证明溶液的Cl和Cu

2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怎样写?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敢于探索的

学习精神。

导电现象是带电微粒向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金属导电是电子导电。而电解质导电是本身具有离子或有可能在溶解过程里产生的离子导电,电解质的这种微观结构是电解质导电的内因。外因是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因此电解质导电是电解质电离的结果,而不是通电的结果。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