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本土民歌的现代传承模式之思考
本土民歌的现代传承模式之思考
来源:锐游网
本土民歌的现代传承模式之思考 口魏石成 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 族村寨开始,在当地村寨中建立村 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 寨文化传承点,对本族传统文化和 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包括民 民间工艺进行挖掘、恢复、传承,歌。中国可考的音乐史有8000多 促成村寨自己组织、自己建设的良 年,56个民族的民歌更是浩如烟 好的可持续自我传承方式。云南丽 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工程在全国 江下束河村东巴舞谱传承学校是周 范围内普查采集到民歌就有4O多万 文中先生倡导的“云南模式”。该校 如村长)组织,本族 首,最后经过精选编人该集成正式 由本族头领(出版的有3万多首。但是由于多种 学者及其他专业人类学学者参与策 原因,民族民间音乐遭遇现代化和 划,基地在本乡本土本村本寨,本族 全球化的激烈挑战。原有的地域族 核心的文化传人东巴祭师负责传授, 群内“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已经 被传授者也是本族人。传授内容限于 有心无力,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本民族传统文化45套东巴舞和主要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几十年内 祭祀仪规,会识、读、唱、诵东巴经 西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与环境必然 文。不修改任何原经典、舞蹈内容。 产生日新月异的巨大改变。如果我 最好的尖子学生留下帮助老东巴任 们再不采取措施激活传承,那么民 教,其余的回到民间从事民俗活动, 歌会很快流失。因此近些年来,众 或到各旅游点从事东巴文化表演。所 多有志之士探索了多种模式,为抢 有老师和学员平时除上课外,依然务 救、传承民歌和民族民间音乐作出 农或从事自己的职业。现在,当年贫 了积极的贡献。 困的下束河村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 活化村寨自传式 的旅游点“束河古镇”。 往往是学者参与或发起,不仅 二、社会办学式 强调民歌形态的原汁原味,还强调 1994年1月,作曲家田丰先生 音乐情感、意念、行为的语境文化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 一、的传承。例如2004年1O月,音乐人 中心和云南省民委的支持下,创建 陈哲在云南发起的村寨文化传承项 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以保存云 目“土风计划”,从怒江兰坪的普米 南25个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传习 49/音乐教育与包作 2on 8 馆招聘挑选当地一部分有威望的艺 纯粹为从小培养木卡姆艺术传人木 人,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向挑选来的 卡姆小学,首次招收33位儿童开始 各族青少年传授本族或本支系宗教 学习。2006年9月底,中国第一个 祭祀、民风民俗、原生歌舞等传统 木卡姆传承中心——吐鲁番木卡姆 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完全放弃 传承基地建成。新疆艺术学院也开 音乐学院的传授方式,而是“请上 设了“十二木卡姆”本科专业,各 来,送下去”的交流方式。学员通 地在政府号召下成立了木卡姆艺术 过学习后,一部分留在传习所,一 协会,纷纷举办木卡姆艺术培训班。 部分回乡去从事当地的传统文化传 木卡姆很快又兴旺起来。 承,创办以来国内外众多的专家、 四、学校传承式 学者来此进察,也通过一些商业性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 的活动项巨引了大量的旅游者。但 学校教育,尤其是专业的艺术院校。 是传习所贯彻“求真禁变”的传习 主要有四种做法。1、民歌进课堂。 原则,对一切与传习无关的事物采 本着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全面发展, 取远离的态度。甚至不能看电视, 也承担起传承本土文化责任,在课 也不能随意与外界接触。加上不堪 堂和教材中引入小部分本土民歌。 经济的重负以及颇有争议等种种原 从中小学到综合性高校、艺术院校, 因,于2000年9月关闭,学员、老 这样做已经比较普遍,也易于操作, 师不得不放弃传承到歌厅唱流行歌 但效果全靠任课教师。2、开设课程 或是做其他的事。 式。开设专门的民歌课程,一般在 三、政府关怀式 专业的音乐院校或者在普通高校作 中国自古就有“乐在官府”的 为选修课。如耿生廉于1954年春 传统,历代政府都有大规模的音乐 季,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开 机构和众多乐人,因为政府掌握大 设民歌欣赏课。3、开设专业式。从 量资源,最有能力支持传承。例如, 全国范围来看仅24所中高等艺术院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已经只有英吉 校开设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专 沙县乌恰乡70多岁的艺人吐尔迪阿 业班,最早的是1984年广西壮族自 洪能完整地唱完全套新疆十二木卡 治区民委与文化厅联合创办的广西 姆了,为拯救木卡姆艺术,新疆政 少数民族歌手班。为三年制中专。府出面专门成立了木卡姆研究室、 根据不同的歌种招收学员,自编特 新疆木卡姆艺术团,为并拟定修建 色教材,常聘请民间艺人、专家进 1O个木卡姆传承中心,以便就地传 行讲座。其次还有贵州大学艺术学 授木卡姆。2005年申报成功联合国 院1988年创办“侗歌班”,1996年 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 扩大为“民族艺术特色部”,专业课 物质遗产代表作”,还出版了书籍和 采用歌师传习并辅之课堂教学形式, 光盘。2005年年底,新疆郑善县鲁 尽可能参加与音乐相关的民俗活动。 克沁镇托万买单乡全国惟一的一所 模拟创设民族文化环境给学生一种 5o/音乐教育s钠作/2ol1 8 相对“封闭”的管理,2006年又打 体、学校也有各种形式合作方式, “土风计划”与 破这种封闭撤销“民族艺术特色部”, 比如2009年底,归入音乐系,开办“多彩贵州班”。 “云南昆明艺术职业学院”联合成立 还有新疆艺术学院开设了“十二木 了“土风教研中心”,开设“土风特 卡姆”本科专业,内蒙古大学艺术 训班”。 民歌传承的多种探索,各有利 学院长调、呼麦专业等例子。4、独 立院系式。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在 弊,其价值和模式是不能简单评价 原有民歌班基础上成立民族艺术系, 的,需要更长的时间观察和研究。 组建“声乐”、“器乐”、“理论”、 传承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原生态和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四个教研室。 展。有的“求真禁变”,甚至采取封 招收本科生2O名,高职、专科生、 闭式管理,有的不拒绝华丽变身。专升本20名。招生考试前就跑遍村 本文认为保护、传承、发展本来就 寨普查青少年歌手并建档。该系除 应该多元并行,缺少哪个都是不够 本院师资还外聘著名专家学者及民 的,争论的根源是单线思维。而高 间歌师。除满足教育部规定外,还 校天然具有提升、现代化转型的便 开设《民歌演唱》、《民歌排练》、《民族 利,但也负有原样保护传承的责任。舞蹈》、《民歌采集与创作》、《本土艺术 学术研究和保护传承应该“求真禁 表演》、《民族语音》、《多声部音乐训 变”;走向舞台走向市场走向现代社 练》、《少数民族音乐保护法规与措 会,应该与时俱进。第二个关键就 施》、《少数民族音乐欣赏》、《民族文 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不少传承 化》等特色课程。以科研促教学,参 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能不能 与许多教育部、区教育厅及文化厅 持续发展,很难断言。比如政府关 重要课题,经常开展高层次学术活 怀模式,一旦换了对民歌不感兴趣 动,特别注重艺术实践和田野采风, 领导人,一旦不在是政绩需要,还 能继续么?比如社会办学,往往是 参加大量演出及比赛。 在学习高校开课开专业基础上 学者或者热心人发起,甚至是私人 设立独立院系的办学模式,也表明 出资无偿在办,虽然令人敬佩,但 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层次逐步 这种强为能走多远呢?比如活化村 提高,目前虽然不能说完整配套, 寨内部传承模式,一旦城市化,一 但是从中小学到中专大专本科,直 旦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增加,还能有 到少数民族音乐博士高层次人才的 人唱民歌么?可持续发展关键要找 传承方式都已经出现。其他模式还 到社会、民歌、传承人、办学者共 有演出团体式,例如各地旅游景点 同的长期稳定需求点,形成自然自 往往组建特色演出艺术团,贵州组 足的民歌传承循环模式。从目前来 建了若干省、地级的侗歌合唱队, 看学校是做的最长久和稳定的。不 使有代表性的歌种得以更好地集中 过即使有的学校已经有将近30年的 保存和传承,等等,政府、社会团 实践了,对于几千年的民歌传承来 51/ ̄:乐教育与 f1 ̄/2Ol1.8 说,还是太短太短,不足以说明已 改编与创作、结合中小学教学、探 经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成功途径。 索传承人的就业方式、设立学术论 本文认为只有找到城市传承的有效 坛、展示中心、举办民歌比赛等相 途径,才能真正解决民歌传承与现 关交流、如何充分配合西部大开发 代化的矛盾。第三个问题是没有建 步伐、挖掘民歌珍稀资源和民间传 成完整的本土民歌理论体系和教学 承技法、探索如何救活濒危歌种、 体系,师资队伍存在很大缺陷,连 培养歌手的即兴对歌能力等等,均 成熟的教材也缺少,经费来源不稳 急需探索研究。 定,这一切要继续通过科研和实践 魏石成2006年中国音乐学院 解决。此外,民歌的信息化建设, 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广西艺术学 传承人非学历性培养、民歌作品的 院音乐学院讲师。 201 1“心中的歌儿献给党" 全国歌曲征集评奖在京揭晓 获奖名单 一等奖: 《侗乡儿女心向党》……………………赵宝平/词二等奖: 殷景阳、张长松,曲 缀着党,前程美如画》…………………………许德清/词杨明国/曲 缀美的歌献给 ………………………………肖裕声,词杜兴成/曲 僦湖南,唱潇湘》………………………罗雄,词黄汉、庆云/曲 三等奖: 《童心向党》…………………………………………刘志毅,词 肖金城,曲 (镇I ………………………………………………张文忠/词马殿银,曲 (傥啊,我深深的爱着伪'》………………………许德清/词王世尊,曲 傥啊,您像大海》…………………………………李严/词翟翰/曲 解煌的七月》………………………………………徐锡怀,词左承德,曲 (伏风如 …………………………………………罗雄,词唐勇强,曲 创作奖: 《红色的坚守》………………………………………刘声东,词邓东源,曲 倾诉》………………………………………………邝厚勤/词刘楚雄,曲 (旗帜颂》…………………………………李幼容/词李幼平、李文思,曲 《中国鼓敲起来》…………………………………芮彭年,词王华,曲 《红色爸爸》…………………………………………李雅萍,词董茂贤,曲 僭 ………………………………………………金沙,词邢卫民,曲 念碑》……………………………………………李幼容/词刘馨声,曲 《羟弓篮 ……………………………………………黄书田,词毕践新,曲 (铕花Ⅱ ……………………………………………罗雄/词蔡廷瑞,曲 52/音乐教售与戗作/2ol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