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村一名大学生”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探索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探索

来源:锐游网
2017年第9期践行纪“一村一名大学生”计算机教学模式

改革方案探索

王海超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温岭学院 317500)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教育部依托电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新时代新农民。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农民大学生,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计算机课程需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资源建设、辅助教材进行全面改革,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全方位农民大学生。关键词:一村一名大学生 计算机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一村一名大学生”是一项特殊的大学生项目,报名需由村委会推荐,免试入学。依据农村发展需要,以农民实际岗位为主,开设了种植类、养殖类和管理类三大科类。教学模式既有电大传统的电视网络教学、集中面授等教学方式,也有专门针对农村发展需求的学习小组、生产现场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上不仅有专业课,也有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类的公共课。然而这批学生群体入学门槛低,教师在组织计算机教学及管理上有非常大的难度,用普通电大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因此计算机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制定一系列能适用于农民大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培养新农村建设专业人才,提高农民素质的需求。

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集中面授的“统一教学”模式采用“零起点”,各类学生之间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无法平衡,使得基础差或者零基础的学生无法跟上上课节奏,之前受过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同学却因内容太简单而不想学习,这样集中教学给教师带来了一个难以管理的课堂难题。

2.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弱

“一村一名大学生”属于非全日制大学生,都是在职学生,他们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来校学习,上课时间非常紧凑。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际操作类课程,需要学生大量的练习操作,而对一些基础差甚至零基础的农民大学生,他们中大多年纪比较大,记忆能力比不上年轻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计算机的基础练习。但他们在校上课时间短,每次上课都要从地处偏远的农

一、“一村一名大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村赶到学校,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拥有更多(一)学生个体差异的时间来进行计算机的操作练习,这将直接影响教师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招收对象是符合条件的农村计算机教学效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无法全面、青年,且免入学考试,无年龄限制,这个招生条件使深入掌握计算机技术。招收进来的农民大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年轻的农3.教材内容守旧民大学生受过学校正规的计算机教育,计算机科学的课程《信息技术应用》教材虽然几经改版,但十操作能力较强,而一部分农民大学生年纪比较大,他几年来课本教材内容几乎无变化,在日新月异的信息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零基础。这样的生源构成,使时代,这种内容陈旧的课本教材与时代严重脱节,新得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异,无农村新建设新农民更需要接受最新知识,教学内容的法达到同步学习。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管理现状4. 练习环境不合理1.教学模式单一《信息技术应用》教材中附有一张练习光盘,2016电大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有的现代远程年练习光盘进行了改版,扩展了许多实用性的操作训练。技术,采用电视网络教学或集中面授进行教学,而针但这张光盘的安装环境是Win7操作系统,要求计算机安对农民大学生开设的《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主要以集装Office2010,而练习光盘的操作对象是农民大学生,家中面授为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庭环境相对城市偏远落后,有些同学家里的计算机软件这种教学模式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群,配置无法及时更新,这种高要求软件配置环境的练习光

45

践行纪盘是他们个人计算机无法安装的,因此除了在学校他们能使用光盘进行练习,鲜少有学生能在家里利用好这张练习光盘,无法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练习光盘中的题库数量相对不足,涵盖的知识点范围不广,学生缺少计算机的实际练习操作,导致学生在计算机考核过程中成绩很多不合格,更无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活、工作中。2017年第9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直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模式,比如学生示范,这样的教学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在学习Excel的自动筛选这一章节的时候,学生在开始学时可能觉得有些难,从而思想上不会太集中,不太会关注教师的讲解。教师演示一遍之后,可以让学生上台将演示进行重复,针对学生演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算机课程模式改革探讨

(一)特殊教学,多层化管理

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应该与其他开放教育专业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同,因为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它应该采用一种特殊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师要对这群特殊学生进行全方位调查,全面掌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熟悉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类,采取“以人为本”“多层化”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试题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根据学生不同的计算机基础定制不同的学习目标,改进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采取多层教学。

(二)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机是生活学习中既实用又有趣的工具,人们对学习计算机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计算机教师来说,已经迈出了成功教学的第一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

1. 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中理科式的知识点非常多,内容显得枯燥,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知识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原有的计算机学习热情也会降低,因此不能进行单一的计算机知识点讲解。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计算机发展历史中很多有趣的事迹引入课程,这样计算机的课程将会生动丰富。比如在学习操作系统WINXP这一章节的时候,学生们对于什么是操作系统概念很难理解,教师可以从手机的操作系统入手,从苹果的 iOS系统到其他手机的Android系统,再到计算机的WINDOWS系统,将知识点通过生活中发生的实际例子进行浅显的讲解,让计算机知识在生活中融会贯通。

2.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农民大学生各自的岗位需求,将他们的这些需求应用到教学中,培养新农村经济发展全面的应用型人才。例如在学习word图文混排这一章节时有很多的设计操作,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符合他们生活主题的不同项目操作,如果有学生正在找工作,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以这位同学的需求为例,要求制作一份求职简历。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可以将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3. 增加课堂互动

46

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师再利用比较慢的速度将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这样学生都会聚精会神进行观看,能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网上资源建设

电大教育属于现代远程教育,有完善的网络体系,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积极利用这个网络体系,将计算机教学资源变成数字化资源提供给学生,并且网络平台应该设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功能,学生可以将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时遇到的困难在网上向教师提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提问拓展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多层更加丰富,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进行学习。

(四)建立计算机在线练习系统

我们应当废除教材中的光盘练习,将计算机的练习系统放在网上,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光盘安装时软件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在家练习,他们可以随时在网上进行操作练习,而且练习的题库也可以随时更改或扩大。这样就弥补了农民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无法在家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的缺陷,增加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训练时间,大大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对“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就是对新农村经济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传统的应试型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因地制宜,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层次,教学辅助材料完善,有自己强烈的、个体鲜明的教学特色。培养不同的人才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只有根据学生特点提出的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是正确有效的,才可以为当前信息化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新农村专业人才,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玉莲,刘莉.第七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 真正的魔术师——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2):5-10.

[2]姜玉莲. 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以基层电大课程实践为例[ J ]. 中国远程教育,2014(03):52-60.[3] 高敬阳,山岚,朱群雄. 北京市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建设与实践[ J ].计算机教育,2006(10):81-85.[4] 杨秀娟,王国权,高宇.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 207-2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