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色彩的对比》说课稿和教案(共三篇)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和教案(共三篇)

来源:锐游网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 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小学美术《色彩的对比》。我主要从教材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结合生活中的色彩对比,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而设置的课程。

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色彩基础知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也为他们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为此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讲解和欣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

(2)过程与方法: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让学生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并能初步运用对比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对比规律,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应用对比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与搭配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色彩。

二、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

1、引导发现法: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需要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学会审美,用会审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2、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 ,经过整理分析解决问题。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抽象的色彩知识,同时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气氛。

学法:

1、音乐联想法:音乐和美术一样都是情感艺术,不同之处在于音乐之美来自于听觉,美术之美来自于视觉。在本课教学中我用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

2、情感体验法:每一种色彩都是具有情感的,几种色彩组合起来更是蕴涵丰富的情感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无法用语言来传递的,只有理解了、体会了才能产生共鸣。所以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去体验色彩的情感特性。

3、合作交流法:教育心理学指出:“合作、交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能力。”美术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创作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制作作品的乐趣。

三、说教学流程

(一)交流引入 音乐联想

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幅黑白的图片,让学生猜画面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慢慢过渡成彩色的,让学生观察从黑白与彩色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绚丽的世界。

接下来让学生从油画棒中选择2-3种自己喜欢的色彩迅速的涂在一张小卡片上,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在无意识、非主观的运用色彩。我从中有目的的选择两组色彩,分别衬到两个镂空的卡片后面,这样就出现了两件不同色彩对比的服装。然后播放两段音乐,让学生说出这两段音乐的感觉分别和哪件衣服的感觉有点像。

学生会很容易的就会发现第一段音乐和这件衣服的感觉有点象,什么感觉呢?强烈、活泼、跳跃、欢快……另外一件衣服则和另一首曲子的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柔和、协调、融合……

在这个时候我适时的出示一些的彩色卡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按照感觉给

卡片分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巩固。

(二)引导探究 情感体验

这一环节是引领学生进行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环节。本环节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而是由老师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材料——色相环,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老师只是参与到学习交流活动中。

此时我抛出本环节的问题:什哪些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感觉很强烈对比,哪些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感觉很柔和?让学生色相环上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我把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色相环。色彩的视觉规律是相当抽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让学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了色彩强烈对比、柔和对比的规律并且在共同的探讨、交流中清晰起来。个人的思维与智慧得以展现并且最终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接下来,用课件演示强烈对比柔和对比在色彩环上的准确范围,以及色对比的定义。让学生把自己通过讨论得到的结论加以规范。同时出示板书。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丽的色彩对比,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色彩之美、对比之美。而后进入本课的下一个环节

(三)实践创作 合作交流

创作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和材料——彩色纸球等用具,根据小组成员分工的不同,共同协作完成1—2幅美术作品。这样既可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创新精神和个性,同时也可以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有目的有预设的使用主观色彩使画面呈现预想的气氛和效果。

(四)赏评作品 拓展思维

本环节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就学生学习情感、态度、效果进行评价。

二是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学校的图书馆要装修,选择色彩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儿童游乐场的大型玩具为什么颜色都比较鲜艳?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美来自于生活,美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四、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课题、强烈对比区域、柔和对比区域、色相环区域。

纵观全课,我努力体现引导和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以上就是

我对本课的理解把握和设计。

《色彩的对比》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色彩对比练习,复习巩固素色彩搭配知识和色彩搭配的技巧,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学习色彩的象征性,表情性等。

【教学重点】:色彩中色相的对比。

【教学难点】:色彩之间微妙的变化,以及色彩对比的运用搭配。

【教学准备】:

图画纸、水笔(钢笔)、铅笔、色卡纸、胶水、圆规,水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出课题

1.检查教具,稳定情绪。

2.引出课题:色彩对比

3.放影幻灯片,板书课题

二、艺术研究:

1.教师: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请学生用形容词还形容一下。

学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

教师: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色彩无处不在,色彩是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活力。

2、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

(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伊顿(著名的色彩大师):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

3、色彩的来源?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1666年英国牛顿在剑桥大学实验室做了实验:将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七色光谱

(色彩是光刺激眼睛产生的视知觉)

4、光源有那些:太阳光,灯光,火光

5.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6.色彩对比:

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

如: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

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等

B:邻近色对比:在色环0---40度的颜色

如:红---橙橙---黄黄---绿绿---蓝

蓝---紫紫---红

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C:对比色对比: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

如:黄--紫红--绿蓝--橙

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红绿灯,警示牌,舞台服等等。

7.对比色对比如何取得协调、搭配?

1)利用面积的不等

2)加中性的灰色(黑加白)

3)加装饰边(金、银、白边)

三、艺术实践:

让学生自主制作一幅几何图形的的画面

要求:1.规格:20*20厘米-----运用色彩对比的方式------老师辅导。

四、总结:

回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强调)

教学反思: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艺术中都离不开色彩,色彩又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机,因此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色彩的对比》教案(二)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出示课题:色彩的对

二、讲授新课: 结合图片分析: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出示色相环)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总结:色相环中互为150。一180。的色彩为强烈对比。

4.山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5.生活中的对比色。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6.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觉?

7.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8.继续分析课件——艺术作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三、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四、出示部分运用对比色的剪贴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练习。

五、 作业展评: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六、课后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