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9期Vol.4, No.29, 2019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周 丹,卜云园*
(解放军105医院心内一科,安徽 合肥 230031)【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并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疾病;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9.162.02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常见病,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衰、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1]。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长期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和医疗条件等有很大的关系,老年人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2]。因此,对患者治疗后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状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随时调整护理方案,将患者出现的问题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和护理质量,同时准确记录患者每次检查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②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保证患者的活动量,依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等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散步、慢跑等活动,每天训练2-3次,每次20-40分钟,实现改善疾病预后的目的;③生活习惯控制,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护理干预,严禁食用高盐、高脂和高糖食物,以绿色蔬菜水果为主,饮食营养均衡搭配,禁止患者吸烟饮酒,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④心理健康教育,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易出现情绪波动,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采用按摩、音乐等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心血管诊断标准。选入标准:①患者精神正常,可与人正常交流;②患者对护理研究知情,并征得其同意。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②危机重症患者;③具有其他心脏相关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参照组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69.8±2.4)岁,男29例,女23例;实验组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9.5±2.1)岁,男30例,女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症状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观察指标①依据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制定本次研究生活质量评估问卷,满分50分,0-9分为非常差,10-19为较差,20-29为一般,30-39为良好,40-50为非常好。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生活满意度。
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1.2 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入院宣传指导,帮助患者熟悉和适应住院环境,详细说明治疗目的和方案,告知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治疗的紧张或恐惧心理,监督患者严格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定期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检测,做好心电图监护工作。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①加强病房巡视力度,护理人员轮班进行查房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和处理,各项计量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各项计数参数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对比 见表1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实验组(n=52)参照组(n=52)
tP
生理健康44.3±3.540.5±3.23.5830.001
心理健康43.1±3.439.5±3.03.5510.001
社会功能41.6±3.337.1±2.84.65<0.01
生活满意度46.4±3.639.8±3.16.213<0.01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满意度为92.31%(48例),参照组满意度为78.85%(41例),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需维持长期的治疗,甚至是终身的过程,患者的自我保健护理和对不良生活习惯的控制是预防发病的主要方式[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这对患者的预后护理和个人自我保健护理有了更高通讯作者:卜云园
的要求,社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和护理的宣传力度,在治疗的同时注重预防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4]。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护理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2.31%)也明显高于参照组(78.85%)。王琪娜等人的研究表明[5],早期康复护理患者的恢复水平达到80%,而常规护理仅为56%,前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更明显,说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体现了预后护
(下转166页)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166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9期Vol.4, No.29, 2019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n=44)
分组护理组常规组x2P
完全依从32(72.7)25(56.8)
较为依从9(20.5)8(18.2)
不依从3(6.8)11(14.8)
总体依从性41(93.2)33(75)12.385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护理干预组患者临床
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44)
分组护理组常规组x2P
显效33(75)23(52.2)
有效9(20.5)11(14.8)
无效2(4.5)10(22.7)
总体治疗有效率42(95.4)34(77.2)13.7860.000
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对患者出现不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患者主要是由于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掌握,饮食习惯不良好,并对长期治疗产生了不信任的心理情绪,同时还有部分患者担心吸入性药物价格昂贵等多种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对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无创通气及氧疗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患者吸入性药物治疗的总体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吸入性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
061-062
[2] 颜丽琴.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的效
果研究[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6):143-144.
[3] 黄朝群,杨增晓,冯肖玲.观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吸入
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7):3475-3476.
[4] 赵志红.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2):76-77.
[5] 王文霞,付玉霞,史佳,等.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依从
性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231-232.[6] 高志丹,罗章英,郭慧玲.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
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173-175.
3 讨 论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的升高,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这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其次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了职业性变应原、室外变应原以及药物和食物的原因;还有促发因素,例如常见的有吸烟、呼吸道感染以及空气污染等原因;除此之外,精神因素也会导致哮喘的发作[5]。目前临床的治疗常采用的吸入性药物治疗,则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方法,但是此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并规范的进行吸入性药物治疗,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6]。不过目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吸入性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因此需要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162页)
理的人性化,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7):178-179.
[4] 陆晓红.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探究[J].世
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9):188-189.
[5] 王琪娜,崔玲,阮海玲,郑学军,董利平,刘杨.早期康复护理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1):140-144.
参考文献
[1] 高云.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
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6):399-400.
[2] 贾宏岩.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
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6):7186-7187.
[3] 王雅凤.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163页)
脑细胞,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由此可见,急性脑卒中临床救治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争分夺秒,为患者生存及良好预后赢得时机。
本次临床研究基于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予以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救治,与传统救治流程相比,其应用以救治患者为先,挂号、缴费等流程均后补,能有效缩短从接诊到专科治疗的时间,符合急性脑卒中急诊救治原则。另外,快速通道强调救治的有效性与流畅性,从急诊接诊至转入专科,急救准备充分,各科室工作衔接得当,医务人员间职责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救治全程快速、准确、全面,能够保证紧急状态下护理服务的高效,减少盲目、重复或遗漏必要操作,影响救治效果,从而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得先机,创造良好条件[4]。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急诊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结论一致[5],肯定了急性脑卒中临床救治采用快速通道的可行性及优势作用。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救
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谭玉玲,梁素云.传统护理流程与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
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对比[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3):36+41.
[2] 梁海云,区月团.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
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23(01):78-79.[3] 古丽米热·艾合坦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
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6):19.
[4] 刘艳姝.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
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6):12942-12943.[5] 黄玲,苏小妹,梁琬屏,等.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
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04):455-457.
本文编辑 :雷巧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