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措施。为探索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节水增效灌溉的发展方向,推广和引导全社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决定在全国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为加强项目的管理,特制定《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二条 示范项目的建设应根据当地气候、水土条件,以及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以提高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效益为目的,因地制宜地选择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为今后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探索经验,引导和推动全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第三条 示范项目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各省(区、市)计委和水利厅(局)要密切配合,落实配套资金,切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建设重点
第四条 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确定的原则是:(1)项目所在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不足;(2)地方各级领导对节水工作重视,节水灌溉
推广有一定的基础,群众积极性较高;(3)地方配套资金落实,自筹能力较强;(4)项目区灌溉水源有保证,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农业生产条件和作物种植结构在当地具有代表性;(5)示范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第五条 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是提高粮棉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项目应以增产粮棉,提高效益为主要目的来确定项目区和建设重点。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
第六条 示范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的具体程序为:由省(区、市)计委和省(区、市)水利(水电)厅(局)联合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报送本省(区、市)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的实施方案应包含设备购置计划等方面的内容(见\"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点\"附后),项目的实施方案由水利部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项目单位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实施。 第四章 资金筹措、使用和管理
第七条 示范项目所需建设资金应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地方各级政府应多方筹集资金支持示范项目的建设。地方资金与中央补助资金的比例不小于2:1。
第八条 国家投入示范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在中央水利基建投资中安排;地方配套资金由省(区、市)在地方年度基建投资计划中落实,要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保证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凡具备条件的都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
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
第九条 国家投资部分主要用于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复同意的节水灌溉设备购置,不得用于非生产性建设。其它类投资(包括生产性管理设施等)由地方负责,并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投劳。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条 为确保示范项目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示范项目的建设要区别于一般的节水灌溉工程,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科技含量、高效益和示范作用大的原则进行安排。 第十一条 示范项目建设要求 (一)技术要求
(1)示范项目所选用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应属国内先进水平,能够起到示范样板作用,以指导和带动周围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
(2)示范项目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执行管理要按国家或水利部制订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3)示范项目要结合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提高效益。 (二)管理要求
(1)示范项目建成后,要制订有关的管理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2)要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加强对上岗人员的培训,责任落实到人。
(3)要结合生产开展必要的气象、土壤、栽培、灌水、产量、投入、效益、节水技术和设备的适应性等基础数据资料的观测、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提高,使示范项目的建设切实起到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各示范区要注意收集、积累示范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各种图片、录像片等资料,搞好宣传和展示等项工作。
第六章 项目考核和验收
第十二条 省(区、市)计委和水利厅(局)对本省示范项目的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落实各项配套资金,加强对示范项目建设的管理和协调,负责编写示范项目实施情况年度工作总结上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
第十三条 要认真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并将地方配套资金下达文件,技术方案,工程进度,领导机构,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灌区机制改进情况、工程效益分析等材料按附件要求于12月底之前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项目考核评分作为安排下一年度安排投资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示范项目建成后,由省(区、市)计委会同省(区、市)水利厅(局)按有关规定负责初步验收。初验合格后,上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对示范项目进行最终验收。 第七章 建后管护
第十五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以保证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第十六条 项目完工后新增加的灌溉面积,要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进行保护。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负责解释。 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点 一、示范区建设背景
1.1示范区概况(包括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现状) 1.2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从资源、效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向分析)
1.3示范区建设的可行性(从投入、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
二、示范区建设内容
2.1示范区节水灌溉技术选型及建设面积 2.2各类技术措施的初步设计方案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1设备采购计划(采用各类设备数量、型号、参数、生产厂家、价格等)
3.2工程投资概算(各类工程及设备投资分析)
3.3资金筹措(资金来源分析包括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农民自筹投资等)
四、经济效益分析
4.1工程建设后自身的节水、增产、增收等方面的经济效益 4.2工程示范效益和宏观经济分析 五、示范区建设组织与实施 六、建后管护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