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周生超 (潍坊科技学院) 【摘要】寿光风景秀丽,自然景观优美,适合发展生态旅游,并取得 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1.4旅游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体现了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的高低。 生态旅游产品缺乏深层次开发,旅游生态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对 寿光旅游接待能力正在不断完善,但仍有不足。目前很多景点已 住、游等要素,但相关的其他服务能力较弱,再加上各景 于此类问题,可以通过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区,加强 具备了吃、生态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技术规范和生态保障制度建设等方 区距离市中心较远,一定程度上给顾客带来了不便。今后应在不 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满 面加以改善,使得旅游和生态环境之间能够得以持续开展。 足游客的多方面需求,解决顾客的后顾之忧。 【关键词l生态旅游旅游产品环保 2寿光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寿光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寿光 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均衡寿光”这一总体目标,不 2.1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区 2104年寿光创建了弥河生态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潍坊市唯一一 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旅游功能,积极培育旅游精品项 家全省首批双王城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该区全面整合1.1万 目,先后建设开发国家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林海生态博览园、生态 亩,的双王城水库、1.5万亩的巨淀湖芦苇湿地、1万亩的林海生态 农业观光园、巨淀湖湿地公园等景区,进一步打响了“魅力菜乡、生 博览园、7000亩的城市污水处理芦苇湿地等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了 态寿光”旅游品牌,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193平方公里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科学形成了海洋湿地区、养 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在满足游客需要和带 生旅游区、综合服务区、观光农业区、旅游度假区、林业旅游区、生 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植 态农业区等7个功能分区。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集现代观光农 被稀疏、土壤裸露、水源变质、空气污染等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态问 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等多种类型、资源组合状况良好,既有参 题不解决将不仅会对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 观性旅游产品,又有参与性的旅游活动,大大丰富了游客的旅游 深刻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寿光市借助当地优美的自然景 内容。 观,主打生态旅游,在旅游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均取得了 丰硕成果,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当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 免的存在许多问题,这将会制约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l寿光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2.2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在旅游业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很多地方旅游的发展 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从长远来说,不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避免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首先要树立绿色旅游观,认识到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旅游的持续发展甚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近年来,寿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项经济建设和生活水平不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对生态环境较好的旅游景区,维持现有 断提高。寿光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寿光生态 的生态状况,避免生态恶化是前提;生态较差的景区加大环保的投 环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河流的污染、道路的破坏、企业“三 入,改善生态状况。第三,良好的生态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所以应 废”的排放以及城镇化进程中的破坏性建设等,环保问题凸显。例 加大旅游反哺生态的力度,从旅游收入中划拨专项资金进行环境 如寿光小清河是寿北地区很多居民的母亲河,曾经以水清草美、渔 治理,对自然灾害或人为事件破坏较为严重的景区,要专项资金集 业资源丰富而著名,受上游、中游、下游两岸工业发展影响,小清河 中整治,使景区环境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使当地的旅游业与生态环 的水质在前些年明显下降,并被两岸居民诟病。不重视生态环境 境协调发展。 的保护,经济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生态保护势在必行。 2.3加强技术规范和生态保障制度建设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注意和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以环 寿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拥有国家蔬菜高科技示 境不被破坏为基本底线,不能牺牲周边的环境搞破坏性开发;强化 范园、林海生态博览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4A级旅游景区3处,三 景区的管理,对景区及周边环境质量状况实时进行检测,发现问 元朱村、滨河城市湿地公园、宏源酒文化博物馆等3A级旅游景区 题,及时处理,标本兼职,维护好景区的环境质量;对景区管理人员 1.2生态旅游产品缺乏深层次开发 3处,众多旅游景点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游客,旅游整体效益得到显 进行相关培训,提高环保意识,自觉维护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 著提高。但大多数旅游产品是单一、粗糙,并且主要是以参观为 游客中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以说服教育为主,并辅以象征性的处罚。 主,缺少参与性,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想,积极性不高。另外产品定 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应盲目的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的标准,应 位雷同,不同景区景点缺少个性,旅游吸引力较弱。 把环境保护纳入长远的发展战略和决策中,注意和自然环境的协 1.3旅游生态环保意识不强 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 以“蓝天”“绿水”“青山”“健康”“环保”等作为主题的绿色生 有序性,保障经济增长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基础,而不是仅从利 态旅游正逐渐受到广大旅游爱好者的喜爱,生态旅游是以认识自 己角度出发对资源无限索取。 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 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所有旅游参与者,包括监管者、规划者、 开发者、经营者、旅游者,都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敬畏自然、保护 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但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无论是游客 还是相关参与者,旅游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存在 着乱写、乱画、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 受到破坏。 60 参考文献: [1]胡永红.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河南南阳为例[J].生态 经济,2009(8):136—138. [2]韩文国.构建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寿光市发展循 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J].城乡建设. [3]李振鹏.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园林, 2010(04):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