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洪泽县高良涧镇中心小学李翠萍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 二、教给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 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九年课 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三四年级能养 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 料。背诵优秀诗文5O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40万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 引导学生去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 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 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发掘。 这里就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题谈 谈自己的浅见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往 往愿意接受,否则会出现排斥心理。故事人人都 爱听.尤其是从小就在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 中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 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 地想一听为快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宣讲,被 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人了 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 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 交跌.期待大自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无不动 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 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学生被扣人的故 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 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 受到课外读物的有趣.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 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 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 “我要读” 70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 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 们.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读书方法。根据学生 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 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 我们学习了《跟踪台风的卫星》指导学生去图书 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 用于写科学小品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 的能力 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 趣和『蒯读能力 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 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 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1:3到、眼 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 真读书的好习惯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 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 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 作注释.写评语。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 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 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 富的语言积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 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 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 总之读书要做 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创设阅读条件。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 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的交流 鞭 在链接中丰富知识 在拓展中启迪智慧 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山东省兖州市兴隆庄镇中心小学教科室 齐斌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题更加鲜明突出.从而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 和创新能力提到重要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中 果。如教材中《别了,我爱的中国》、《将相和》、《詹 专门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项重 天佑》等课文都是围绕“爱国”这个主题展开的 要内容提了出来 几年来.我对小学语言综合性 我们将这些课文进行重组.以“名人和祖国”为主 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这种 题进行单元教学 几篇课文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互 新型的学习方式打破了课内与课外、学科与学 不相同:《别了,我爱的中国》以感情诵读为主, 科、校内与校外、课本与生活的壁垒,改变了目前 《将相和》以对话表演为主,而《詹天佑》则以讨论 语文教学视野封闭、内容单一、效能低下的现状, 交流为主 学生从不同的文本中感受了一个共同 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主题.在经受了一次深刻的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 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拓展延伸,知识迁移。小学语文综合性 、挖掘教材。狠抓拓展。感受博大精深语文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特点进行语文综合性 学习,对教材深挖细掘,纵横延伸,使语文学习变 学习要求教师既要依据语文教材.又要跳I叶5语文 得立体化、层次化而且趣味十足、有声有色,使语 教材教语文.以课文为“经”.以相近主题的优秀 文在学生的眼里变得美丽而生动.变得充满活力 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构建“经纬”交错的『剡 (一)文本重组.相互依托。将内容、主题、体 渎网络.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将课内的知识迁移 裁上相近的课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与重组.进行 到课外 学生在学语文中用语文,在用语文中学 主题单元和配套单元学习.在“个性”中捕捉“共 语文.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例 性”,在“共性”中产生“共鸣”.集中学习使训练主 如。执教《火烧赤壁》之前,先让学生阅读《三国演 1.建立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还缺乏辨别是非的能 师可发动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 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年龄特点,兴趣 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 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 问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为了'介绍图书,也可 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 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 读 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 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 好,适合青少年阅读为标准。坚决杜绝一些非法 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 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学生中传阅。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的延伸.能扩大 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2.开展活动进行阅读 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 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教师要能引领学生正 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 确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 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