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部编版教材下的小学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策略刘颖欣(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摘 要: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应运而生。语文部编版低学段教材最大的特色是以读为主线,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小学低学段学生正处于阅读兴趣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改进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应立足部编版教材,通过创设儿童绘本故事时光,激发阅读兴趣;诵读经典美文,积淀阅读涵养;构建亲子阅读,营造阅读氛围,这三方面的阅读教学策略能够激发低学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小学低学段;阅读;教学策略2016年秋季,语文部编版教材正式使用,引发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语文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就语文教学给出的二十四条建议中指出: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他强调语文部编版教材的特色就是“读书为主,读书为要”。黄国才先生在《语文课———用心做语文的事》这本书中讲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需要无非三件事,第一件是写字,第二件是读书,第三件是作文。[1]这三件事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也就是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疑是重中之重。小学低学段学生正处于阅读兴趣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那么,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改进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呢?笔者认为,应抓住这次教材改革的良机,立足部编版教材,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与习惯。笔者以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为例,浅谈低学段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一、基于语文部编版低学段教材特色的阅读教学解读(一)教材以读为主线语文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在义务教育统编教材语文学科教师国家级培训会议上强调:部编版最大的特色是以读书为主。语文部编版教材以阅读为主线贯穿每个单元,有意识地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语文部编版低学段教材依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选取的课文内容文质兼美,篇幅短小,兼具故事性与寓意性,既有趣味又易操作,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韵味,还贴近孩子的认知水平与生活实际。语文部编版低学段教材还增设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为例,全册共8个《语文园地》,分别都设有“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总共 8 篇文章。其中,儿童歌谣有4篇,分别是《谁会飞》《小兔子乖乖》《剪窗花》《春节童谣》;故事童话4篇,有《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猴子捞月亮》。“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是课外阅读的延伸,为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提供了重要素材。(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着重大作用[2]。可见,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的重要使命。相比以往,语文部编版教材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篇目是其中明显的变化。其中,部编版低学段教材2018.No370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接受能力,选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语言、节日、民俗等来集中体现这一功能[3]。例如,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端午粽》、二年级上册教材的《大禹治水》、二年级下册教材的《传统节日》《中国美食》《羿射九日》等内容,不仅向孩子们传递民俗、节日的文化知识,还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心灵的同时获得民族文化认同感。二、基于语文部编版低学段教材特色的阅读教学策略(一)创设儿童绘本故事时光,激发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绘本是最能体现儿童文学特性的文本样式,被认为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5]绘本阅读是儿童打开阅读大门的重要途径。教师以绘本为阅读素材,声情并茂地讲述绘本中的图画故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的风格、主人公形象、故事情节等细节,想象故事内容,各抒己见。在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互动交流下,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还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留下美妙的体验,爱上阅读并踏上快乐的阅读旅程。(二)诵读经典美文,积淀阅读涵养反复诵读可以促进文本的理解和强化阅读的效果。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诵读经典美文,读得滚瓜烂熟,不必深奥阐释,不仅能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播下“读书种子”。同时,教师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经典,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汲取古代圣贤的智慧,习得中华美德,积淀阅读涵养。(三)构建亲子阅读,营造阅读氛围教师,作为课外阅读的引导者,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共读一本书、无压力阅读理念等传递给家长,使阅读不局限于课堂,在家里也可以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家长担当起孩子阅读的监督者和陪伴者的角色,以身作则,配合教师完成阅读任务,制定阅读计划、阅读目标。以书为媒,通过大人的指引,孩子开阔视野,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爱意流动的亲子阅读,营造出和谐温馨的阅读氛围,不仅能使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和阅读者。参考文献:[1] 黄国才.语文课——用心做语文的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陈小平.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和口语交际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J].教育视界,2017(9):10-11.[4] 黄筱红.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本质的探求[J]. 新课程(中旬), 2011(11).[5]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