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
——听《揠苗助长》、《扁鹊治病》两课的反思
长清区石麟小学 陈镇
5月14日、15日,“长清区小学语文教学磨课大比武”活动在我校召开。老师们精心设计,以生为本、水平高超,个性飞扬,展示了我区小学语文教师的风采。其中,伊兆秀老师执教的《揠苗助长》和张毅老师执教的《扁鹊治病》两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寓言体裁的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具有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大都是凭借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认识美丑。因此,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寓意是寓言类课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长清区小学语文教学磨课大比武”的两节课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寓意。
在一篇课文中,有一些对理解课文主旨有重要作用的关键词语、句子。教学时,老师可围绕关键词句精心设计问题,深入挖掘关键词句的丰富涵义,使学生对关键词句有深刻的理解,从而直抵中心,理解寓意。
比如伊兆秀老师执教的二下《27 揠苗助长》一课:
教师出示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同学们,请你读读这两句话。然后思考:画线的词语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生1:“禾苗好像没长高意思是禾苗实际上长高了,但是看上去没长高。”
生2:“禾苗长得一点儿也不快,所以好像没长高。”
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你能体会出什么?”
老师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发言,把农夫急于求成的心理理解得非常深刻。
二、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对话中理解寓意。
寓言中的故事情节大都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因此教学时老师应巧妙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入情入境地理解。同时,老师应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想象的问题,大胆想象,在多方对话中理解寓意。
张毅老师执教的《扁鹊治病》一课中,老师在最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可以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蔡桓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扁鹊说?”学生可能会回答:
1.蔡桓公后悔莫及地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让扁鹊治疗。真是不听医生言,吃亏在眼前。”
2.蔡桓公垂头丧气地说:“真是后悔莫及啊。”
3.蔡桓公迷途知返地说:“早知道就应该听扁鹊的话,听他的话我的小病早就治好了,我不该执迷不悟啊。”
这样,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会更深刻。
四、联系学生生活理解寓意。
在学生感知寓言内容、感受寓言中人物形象之后,可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比如《揠苗助长》一课,可设计这样的环节:“同学们,农夫忽视自然规律,不按规律做事,急于求成让我们感到很可笑。那么,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这样,把课文寓意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有更深的感触,同时用学到的道理指导自己的生活。
总之,教师在寓言教学中,要深入研究,精心设计,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