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宗教改革
一、单项选择题
1.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时间是( )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
2.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天主教成了当时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惟一途径 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3.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天主教会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政治主张 C.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 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 4.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A.免除封建地租 B.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C.取消什一税 D.反对出售赎罪券
5.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实际上是反对 A.封建制度 B.教皇出售“免罪符” C.教皇和教会的权威 D.加尔文教
6.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等级思想
C.封建制度解体 D.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思想 7.18.加尔文进行宗教改革是在
A.德意志 B.瑞士 C.英国 D.法国 8.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德国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
B.其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C.其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D.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9.下列各项关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②提出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③加尔文派是新教中的激进派.④加尔文派的影响遍及欧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需要 B.加强国王专制统治的需要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 D.受德意志路德派宗教改革的影响 11.亨利八世在英国推行的宗教改革
A.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B.实行严格的政教分离
C.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D.废除了主教制度
12.英国出现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的清教徒运动,主要是因为 A.天主教会腐败引起教徒的不满 B.封建世俗势力要争夺教权 C.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 D.英国国王要进一步加强王权 13.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 B.加尔文教派 C.英国国教 D.英国清教徒 14.下列国家或地区在16世纪都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中仍坚持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是 A.德意志 B.英国 C.瑞士 D.法国
15.德国、法国、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①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②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③国家是改革的领导者 ④改革中发生大规模农民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面材料
罗马教皇操纵下的天主教会,在宗教、政治、经济方面都享有超国家的权利,专横腐朽达到极点,许多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长,同时就是大封建主,即封建诸侯。教会不仅以大封建主的身份,而且以罗马教皇的代理人的身份敛取金钱,每年有30万金币输往罗马教廷,严重损害了德意志的利益。因此,教会不仅深为农民和贫民所痛恨,也遭到骑士阶层和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的反对,许多大封建主想占有教会的土地,也同教会发生利益冲突,因此天主教会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在教会内部,低级教士由于收入不多、生活清苦,也对上层人士心怀不满。 请回答:
(1)天主教会为什么成为众矢之的?
(2)教会采用了哪些手段去敛取金钱?
(3)受教会危害最深的是欧洲的哪个国家?
(4)为此,这个国家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滕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 ──摘自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2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袋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摘自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
料
请回答: ① 路德认为的“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它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 ② 加尔文和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
③加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
1-5CCABC 6-10DBADB 11-15CDCDA
16.答案(1)天主教会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但此时它的专横与腐朽达到了极点。 (2)用征收什一税,兜售免罪符、出卖教会职务及榨取封建地租等手段来敛取金钱。 (3)德国
(4)1517年马丁·路德起来反对免罪符,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后来德意志人民在闵采尔领导下于1524~1526年又爆发了农民战争。
17.①实质:反对天主教会,反封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 ②都否定罗马天主教会权威,都主张信仰得救。 ③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