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

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

来源:锐游网
林锦容: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 农艺・园艺 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 林锦容 (高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高州 525200) [摘要】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极高药用价值,也是兰科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四大名兰之一,是 重要的切花和盆栽花卉。重要讲述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及痛虫害防治,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增加铁皮石 斛的种植收入。 [关键词]铁皮石斛;栽培 [中圈分类号]A567.239 [文献标识码]B 石斛(Dendrobium)是兰科石斛属植物的总称。它们是多年生 草本植物.多附生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林中树干上或阴湿的岩石 上。全国石斛属植物有74种2变种。石斛属的某些种类是我国 名贵的中药材,药材名为枫斗,除具有药用价值外,石斛还是兰 科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四大名_-x-(卡特兰、石斛兰、蝴蝶兰、万 代兰)之一,是重要的切花和盆栽花卉。目前,我国观赏石斛兰的 生产栽培逐年增多,药用石斛的人工规模化栽培也逐渐增加, 但需求量不断扩大。目前铁皮石斛鲜条市场收购价为6OO一1000 元/kg,据统计,目前全国铁皮石斛鲜条年产量还未达到200t,远 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目前,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利润可观,市场前景广阔。 1生物学特性 石斛常附生于海拔480一l70om的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喜 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18~3O℃,生长期以 16~21℃更为合适,休眠期16—18℃,晚间温度为l0—13℃,温差 保持在10—15℃最佳。白天温度超过3O℃对石斛生长影响不大, 冬季温度不低于lO℃。幼苗在1O℃以下容易受冻。石斛忌干燥、 怕积水,特别在新芽开始萌发至新根形成时需充足水分。但过 于潮湿,如遇低温,很容易引起腐烂。天晴干热时,除浇水外。要 往地面多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常绿石斛类在冬季可保 持充足水分,但落叶类石斛可适当干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石斛野生林中,栽培上还是比较喜光,夏秋以遮光50%、冬春以 遮光30%为宜,光照过强茎部会膨大、呈黄色,叶片黄绿色,但 日照充足,秋季开花好,开花数量多。 石斛为多年生附生性草本植物,常附生于密材树干或岩石 上,并常与苔藓植物伴生。石斛的根一部分固着于附主,起固定 和支持作用,并吸取附主的水分和养料;另一部分根裸露在空 气中,吸取空气中的水分。石斛属植物与附主虽然不是寄生关 系,但附主不仅与石斛属植物的生长发育相关。而且对石斛中 所含的化学物质有一定影响。如在杏树、梨树等多种植物上栽 植石斛,发现其有效成分石斛生物碱的含量,均比在石缝间野 [收稿日期】2013—05—27 [作者简介】林锦容(1969一)。女,助理工程师。 生的石斛含量低。野生石斛行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在石斛果 实中,含有上万粒细小种子,随风飞扬,散落在适宜的附主树权 上或石缝间,则可萌发成苗。一般生长3年后开花。植株不断产 生萌蘖。茎的基部或茎节在接触地面时或在适宜的条件下,均 能产生不定根而形成新的个体。石斛植株于花后落叶,且一般 不萌发新叶而于茎基萌发新枝。花于茎顶或侧枝单生或排成总 状花序。植株下部的花发育较早而首先开放,花期约20~3O天, 但花序顶端的花约有5%一10%发育不正常,还有许多种石斛只 开花不结果。而仅以营养繁殖。野生石斛繁殖很慢,自然更新能 力很差。石斛的生长发育规律大致为:每年春末或夏初期间,在 2年生的茎上部的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并发 育成新茎,老茎则逐渐皱缩,不再开花。秋季新茎渐趋成熟,生 长减慢,并在凉爽较干燥的气候中进入休眠期,以利于越冬花 芽的形成。花期4~6月,果期6~8月。 2铁皮石斛栽培技术 石斛的种植技术的关键点有以下几点:①选种技术:选择 良种是成功的基础。即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需要多调研,切勿盲目选种。②设施配套:与种植模式有关。有 低成本模式(如单体棚)、中端模式(普通温室离地栽培)、高端 模式(现代温室穴盘栽培)等。③栽培技术:关键是基质配方、环 境控制、水肥管理和病虫害控制。以下是中端模式(普通温室离 地栽培)的栽培技术: 2.1 选附主 树栽选树皮厚、水分多、树冠茂密、树皮有纵沟的阔叶树 种;石栽选地粗糙、易吸潮、表面附着腐殖土或苔藓的石块;荫 棚栽培,选择在较阴湿树林下,用砖或石砌成高15cm的高厢。 将腐殖土、细砂和碎石拌匀填人厢内。厢面上搭100~120cm高 的荫棚。 2.2繁殖 石斛常用分株、扦插和组培繁殖。 2.2.1分株繁殖。将生长密集的母株,从底部连根托(下转P125) ..163.. 刘佳,等: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5.2结果分析 社科研究 注重对文化水平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近几 5.2.1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征变量具有不同的影响。别和教育 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有反向的显著影响,而年龄对其 没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为正。由于农民工大多从事普工或体力 劳动,因而男性更易找到工作,所以男性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 数高于女性。同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越高 的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越低。因为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 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因而他们的价 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生代农民工为了获得更好的职 业,更加注重自我的技能培训。但技术含量较高的培训往往收 费很高,农民工难以承受。因此可以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社 会组织参与的,根据用工需求而进行的针对性较强的技能培 训.充分保证培训的效用。 作、生活没有显著的帮助,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教育带来的好处。 5.2.2工作方面的变量正负影响兼有。工作时间对新生代农民 工的幸福指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职业、劳动强度、五险一金 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且为负,薪酬满意和技 能培 ̄llx,:t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且为正。这表明 普及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相关知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维 权意识。使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方式合理化。现在农民工的薪 资问题大多以自发解决为主。原因之一是农民工缺乏相关知 识,因而要新生代农民工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具体内容,知晓自 己的权利与义务。从而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 个原因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工会。因而需确保工会的存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时间越短,新生代农民工的幸 福指数就越高。这主要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偏 加大对其作用的宣传。使农民工了解工会,并且加强工会的维 权职能。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曙光,刘日峰.青年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常,休息时间很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职业的新生 代农民的幸福指数相差不大。而且劳动强度、五险一金购买状 况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影响不大。 5.2.3生活方面的变量均为正向影响。物价水平、公共设施、家 [J].城市问题,2012(198):66-71. [2]房俊东,傅梅芳.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2(05):184-187. 人关系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呈正相关。 而食宿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且呈正相 关。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越高、公共设施 越完善、与家人关系越亲密。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指数越高。 [3]张海波.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幸福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14(01):21—28. [4]游建熊,陈宏寿.提升惠州市新生代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措施研 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01):1—4. 6结论与建议 [5]杨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与幸福指数 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4):107—1o9. (上接P163)/ ̄,少伤根叶,把兰苗轻轻掰开,分别定植。 2.2.2扦插繁殖。选择未开花而生长充实的假鳞茎从根际剪 下,再切成每2—3节一段。直接插入泥炭苔藓中或用水苔包扎 插条基部,保持湿润。室温在l8—22℃,插后30—40天可生根,待 根长3 ̄5cm可移栽。 (2)调节荫蔽度。贴树栽培的,应在冬春适时剪去附主植株过 密的枝条;荫棚栽培的,冬季应揭开荫棚,以透光。夏季高温期 温室内温度常高达4O℃.应予通气降温避免造成植株生长不 良,冬季低温期浇水宜选择晴朗有日照午时。并掀开部分塑料 布增加通气性以降低室内相对湿度。 (3)修枝。每年春季发芽时或采收时,应剪去部分老枝或枯 枝,以及生长过密的茎枝,促进新芽生长。在植株生长期要及时 2.2.3组培繁殖。以茎尖、叶尖为外植体,在附加2,4一D,0.15— 0.5mglL、6一苄氨基腺嘌呤0.5me,/L的MS培养基上,其分化率可 达1:10左右。分化的幼芽转至含有活性炭。椰乳的MS培养基 中(附加2,4一D和6一苄氨基腺嘌呤各0.Img/L),即能正常生 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 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结合生产季节和天气变化, 及时用药,并加施新高脂膜增提药效,防病虫侵袭和有效灭杀 病虫。在越冬前,要对土壤作灭杀病虫处理,并喷施新高脂膜, 防寒保温防病虫迁徙。 (4)翻兜。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翻兜,除去枯根、老根,进行分 长,形成无根幼苗,将幼苗转入含有吲哚丁酸0.2—0.4mg/L的 MS培养基中,能够诱导生根,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小植 株 3田间管理 (1)除草施肥要培养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及时疏松 株,另行栽培,促进种植生长。 4病虫害防治 常见害虫是蜗牛,它危害幼茎、嫩叶、花蕾和幼果,可用人 工捕杀、毒饵诱杀或撤石灰防治。 125— 土壤,注意各个生长时期的水肥匹配供应,并喷施新高脂膜,保 墒保肥效防水分耗散,确保植体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条 件。每年应除草两次,通常于每年春分至清明和立冬前后进行, 除去杂草和枯枝落叶。结合除草进行追肥。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