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李智 李楷鹏 武增义 谢永广 张含珠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24期
摘要: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通过研究构建了高职院校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而这种新模式的具体体现,就是将课程体系设置的立体化、宏观化,课程资源体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科学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研究借鉴了现有教学模式的有关成果,并加以整合、创新,最后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既顺应时代要求,又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学生长远发展的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为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进行积极探索并积累经验。 二、高职院校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高职院校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多种途径,集成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整体进行纵向和横向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改革和创新,注重长远的、整体的大教育观;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构建的体育立体化教学体系。本模式具有立体化、多元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这种教学模式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本着“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理念,立足终身体育,着眼广义体育,有效地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优化体育教育结构,建构体育立体化教学体系。更加有利于激发运动兴趣,提高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和课程价值,从而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课程资源(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和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于体育教学;有利于营造校园人文体育活动立体化氛围。 三、高职院校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以人为本的立足终身体育,着眼广义体育的健康新概念。它主要有多元化课程资源体系、立体化宏观课程设置和科学化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多元化课程资源体系
所谓多元化课程资源体系,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平台,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和体育信息资源等教学资源的内涵与外延有效整合后的总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立体化教学包、教学资源库、学科网站。其建构过程也是多元化体育课程资源的完善、整合、拓展的过程。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包
立体化教学包的架构及其构成组建包括四个方面: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旨在向师生提供全套的教学解决方案。四大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建设高职院校立体化教学包以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为主,重点开发教学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主教材、教师用书、学习指导书和课外锻炼指导书、试题库等。以及开发用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复习的PPt教案、CAI课件等。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来提高教学水平。
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立体教学资源库
以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打破过去纸质教材、书本教材的单一性,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用更加灵活教学手段,利用体育设施资源、自然环境、课外校外体育资源等,使体育理论知识形成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教育资源,为体育实践教学提供依托和帮助,以便于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能。另外通过立体化资源库,建立起一个以网络为纽带、以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为门户的体系,及时反馈各种信息,使“教”与“学”真正互动起来,充分体现灵活性、开放性、动态性、立体化的特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立体教学网站
高职院校体育网站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站为门户进行建设与实践。
建设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网站、课外辅导网站、体育知识网站等几个部分。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信息化环境下,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空间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师生之间利用学校、课堂、网络、通讯、生活实践等活动方式将体育运动的知识学习、经验建构和社会体验联结在一体,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过程。 5.立体化宏观课程设置
体育课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宏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应考虑教学内容的普及性、文化性、时代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大学生的体育需求是不同的,而且需求的层次也不尽相同,为了满足他们这种多需求,我们从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在校期间与毕业后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健身和娱乐性游戏、生存训练等内容改造成体育项目,并结合常规项目和一些具有健身性、地域性、时代性强、娱乐性高、竞争性大的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运动项目与技术多样化的新格局。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和体育能力的提高。 6.科学化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客观的科学评价为依据。对学生考核成绩的评定,不能仅凭考试成绩来确定,而应根据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取得这一结果的过程上,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个体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合作精神等情感和社会发展这类非体力因素综合考量。使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将有助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进行沟通,有利于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在评价的标准上,提出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创新精神和体育能力,以及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尊重学生自身的独特价值,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就是使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体育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力求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办法具有可操作性,发挥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作用。
四、在高职院校实施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保证措施
要在高职院校实施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还需要很多方面的保证措施。如: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体育器材等。
实施体育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保障是基础和前提,如果缺少这些媒介我们的体育立体化课程会事倍功半。同样教师作为实施者作用不言自明,但面对这种新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它需要教师既要拥有深厚的理底,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综合考虑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专业、来源等各方面因素,搭建合理的教学团队并建立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在高职院校实施好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 五、结束语
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以课程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教学要素,以学校体育教学为基础,以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提高体育能力为目标,关注创新教育的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实施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2011年度河北省教育厅课题《高职院校体育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SZ201138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李 智(1979-),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职业学院,讲师,教育学学士;李楷鹏(1977-),男,河北保定人,邯郸市峰峰春晖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教育学学士;武增义(1979-),男,河北邯郸人,邯郸市钢苑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教育学学士;谢永广(1978-),男,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张含珠(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教师,管理学学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