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各民族归纳记忆表格

各民族归纳记忆表格

来源:锐游网
民人口人口族 (万)所占(07) 比例 分布地带及特点 东部、南部、东南部 分布特点:分布广连成片; 桂东到桂西密度加大 民族来源 西瓯骆越— 俚、僚、俍 文化特点 社会组织 民间文学 创世神话 布罗陀 造物神话 姆洛甲 英雄史诗 民间传说 莫一大王 刘三姐 侬智高 古籍文献 壮族麼经 布罗陀 《嘹歌》 传扬歌 传统艺术 手工艺 宁明花山壁画 壮锦 音乐乐器 铜鼓 蜂腰鼓 木叶 舞蹈 歌谣戏及其剧 他区 歌海 “欢西 比论” 民俗文化 居住建筑 饮食 婚姻 节日 礼俗 禁忌 壮1643 族 32.85% 那 文化 稻作文化 布伯 铜鼓舞 绣球舞 师公舞 师干栏公式 戏 北路壮戏(土戏) 南路壮戏 稻米 五色糯米饭 “郎棒” 游览歌—见面歌—邀请歌—询问歌—爱慕歌、交情歌—送别歌 “不落夫家” “很栏”(“上门入赘”) “三月尊老牛肉三”歌爱幼 狗肉 节 蚂拐节 牛魂节”(四月初八) 开秧节 中元节 药王节(五月五) 汉3100 族 62% 东部 东南部 东北部 石刻 木刻 鼓 锣 钗 唢呐 狮舞 采茶舞 山歌:桂柳、白桂剧 彩调剧: 硬山搁檩地居式 客家:稻米 玉米 灯酒 节(正月十一) 岭头 跳岭头 话、客家、平话、闽南 赋比兴 (三件宝、万能道具)扇子、手帕、彩带 <刘三姐> 粤剧 邕剧 龙舞狮舞 桂南采茶 牛“大房”姑娘房 节 龙母节 盘古节 娘哥戏 文场 广西渔鼓 桂南八音 瑶152.8 族 3.06% 金秀 巴马 都安 大化 富川 恭城 “长 沙、武陵蛮” “五溪蛮” “尤人” 山越说 多元说 石牌制度 油锅组织 盘古 伏羲兄妹密洛陀 洪水故事 寓言故事: 乌龟和狐狸 蚂蚁和穿山甲 乌鸦 长鼓舞 铜鼓舞 歌谣: 盘王歌 密洛陀 交趾曲 桃源调歌 伏羲兄妹造人论 说词 谚语: “依山建茅” 横宽式 干栏式楼居 曲线长廊式 直线长廊式 “风雨桥”: 富川登瀛山地粮食玉米旱谷 嗜酸辣 酢 羊酱 羊一夫一妻制 “爬楼” “招郎” 盘王节(十月十六) 祝著节 尊老 “度戒” 成人礼 狗肉 乌龟 蛇 鳝鱼 画师 “早红雨,夜红火烧天” 苗女秘绣 苗锦 花带 刺绣 蜡染 银饰 百鸟衣(芦笙服) 亮布衣芦笙 苗笛 木叶 桥 回澜风雨桥 骨圆 苗48 族 0.96% 融水 隆林、 三江 龙胜 资源 蚩尤九黎 三苗之后 糯 米文化 创世大神和神子神孙 苗族的民间信仰: 龙崇拜(酬龙、招龙、接龙、安龙) 树崇拜 土地崇拜 拉鼓节的传说 芦笙的传说 苗家由上海迁到广西的传说 苗族的经济文化: 吊脚开耕 楼 手耘 背工(挑粪) 伐木 架厢拉山 拉山号子 扁米饭 竹筒饭 手抓饭 嗜酸 “游方” “抢亲” 苗年 客为芦笙贵 会 坡会 新禾节尝新(对花歌) 拉鼓节(13年过一次) 禁杀狗打狗吃狗肉 (多列) 侗33.73 族 0.67% 三江 龙胜 融水 古代越人—僚—峒民峒人—仡伶— 合款组织 石头法 款碑 嘎茫莽道时嘉 侗族祖先落寨哥 洪水滔天 张良张妹 姜映芳 侗家三梅卜宽 天神歌 芦笙舞 多耶舞 踩堂歌 耶堂舞 耶补舞 嘎(独唱) 耶(合唱) 款(只颂不唱) 侗族大歌 琵琶歌 鼓楼 风雨桥(三江林溪的程阳桥) 杉木结构杆栏式 吊脚楼 行歌抢花坐月炮 (夜) “月堂” 私奔 抢亲、偷亲:“拦关系”“躲关系”“画关系” “打关系”“拉新娘”“哭嫁”“穿露水衣”“背新娘”“拦房客”天地君亲师 月夜 农闲斗牛 塞寨门 “避新娘” 仫17.7 佬族 0.35% 罗城 西宜州 瓯柳城 骆越—木佬.僚伶—木娄.木娄苗 自称—伶.僚 汉称—姆佬 壮称 天使怎样升高起来的 歌唱盘古龙 婆王神话 伏羲兄妹的传说 水印天门 《稼》 石览王 吴平大王 龙恭王 露水王 垦山王 蚂拐狮 桃枝的传说 凤凰山与鬼龙潭 婆圣坳 风俗 歌(起屋歌) 苦歌(难了难、一个螺蛳九个湾) 状物歌(鸟兽虫歌) 儿歌(捞米) 叙事歌(牛郎织女) 大米 玉米 红薯 爱吃酸辣但不做酸鱼和酸肉 族内婚 同姓不同“冬” “走坡” “不落夫家” “生遣婆”“生离” “女婚男嫁” 生育习俗:“姜酒” “对岁酒” 走坡 节 依饭节 春节:做汤圆、“买新水” 二月春社:“春祭” 二月初一:蒸黄糯米饭祭新坟 小儿节(三月三) 牛生日(四月初八) 不吃猫肉蛇肉生鸭血 “罗不食狗,姚不食心” “十劝歌” ——布谨 毛7.73 南族 0.15% 环江(“三南”,“毛南三乡”) 南丹 都安 河池金城江 伶人 苦萋伶 “爱南” 《《创婆世王》 歌》《盘古的传说》 《古歌谣》(最早) 《钓鱼》《求雨歌》 《格射太阳和月亮》 《寻找幸 石刻 木雕 竹编(顶卡花) 傩舞 《三娘和土地》《花竹帽》《架桥》 体育: 同顶 同填 同拼 引歌 神话歌 礼俗歌 劳动歌 史歌 儿歌 叙事长歌 抒情唱歌 情歌 “欢”(颂式) “比”(山歌体) “排风”(叙事) “耍干栏石楼 “檐十三” 大米 毛南饭 甜红薯 喜酸(毛南三酸:腩醒 瓮煨 索发 五色糯米饭 “抢帽” “送典”—“穿耳”(踩门)—“婚礼”—“走媳妇路” 放鸟天地飞(正君亲月十师 五) 分龙节 福《三娘和土地》 回3.1 族 0.064% 桂林 柳州 南宁 伯笃鲁丁(鲁至道):山水题材诗, 纪事诗 马秉良:“工篆隶,善丹青,尤工墨竹”,《云谷图》 白先勇:《金大奶奶》《夜曲》《寂寞的十七岁》 《跳蚤马四的传说》《好拳难过西门》《蒲阿訇的故事》 ”(轻快活泼) 豆腐圆 鸭血酱 婚礼:提亲(“端槟榔”)—举行婚礼—“念配”(“鸾书”) 开斋节: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 古尔邦节(“宰牲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圣纪节:穆罕默德的生日,伊斯兰教出生 礼:“吹梆克”“经名(回回名)” 成丁礼:割礼,“交还” 婚礼 丧礼:“无常” 历的三月十二 京2.1 族 0.038% 东兴越市江南平镇人 的万尾、巫头、山心三岛 “翁村” 网 “三岛”的来历:《京岛传说》、 《三岛传说》 “唱哈节”和“哈亭”的缘起:《哈节的由来》、《哈亭的传说》、《仙女传歌》《将军护佑》 抗法英雄斗争传说:《刘二打番鬼》、《杜光辉的传说》 动植物故事:《白牛鱼的故事》《海龙王开大会》 机智人物故事:《赶蟹钓虾》《聋蛋》《鸭仙》《长生不老药》 爱情故事:《彩贝哥和小莺哥》《阮柳和碧桃》 世太言情故事:《两个秀才》、《三老庚》《虾公三》 独弦琴 二胡 奏琴(三弦琴) 笛子 木鱼 竹板 《高山流水》 “跳天灯”“跳乐”“花棍舞”“摇船舞” “桃姑” 圆、柔、收 三字步、躬身碎“嘲戏” 阮文龙英勇杀敌 等新娘 三度梅 竹木 结构,屋顶“人”字形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父母包办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族内婚为主 尝新节:十月初十 撑渡 唱哈:歌节 “入众”:成丁礼 “寄赖” 不能说“焦” “油” 步 轮指、转腕、手花 摇臂 彝7500族 人 0.015% 隆林各族自治县和那坡县 贵州,孟获 竹编 打铁 木工 石雕石刻 纺棉 织布 染布 刺绣 月琴 乌巴 葫芦笙 彝胡 单双管竹箫 口弦 五笙舞(葫芦笙舞) 铜鼓舞 彝胡舞 木鼓舞 扇舞 铜铣 “打磨秋”“飞跃葫芦笙” 玉米为主 玉米粉蒸饭 迎祖菜 辣椒骨 火把节 跳弓节:“孔稿” 新寨 仪式:“嘎众些” 舞 大刀舞 沉、稳、颤、顿 水1.4 族 0.03% 南丹 骆融水 越宜州 —俚僚—休 人龙雷虎争天下 人类的起源 风物故事:桔尼仙 民俗故事:端节的由来、卯节的来历、倒栽的杉 反抗斗争故事:简大王的故事、石马宝、海黑的造反 机智人物故事:金贵的故事、宝筒、巧媳妇斗县太爷 铜鼓 大皮鼓 芦笙 胡琴 唢呐 斗角舞 铜鼓舞 芦笙舞 双歌 (说唱) 竹筒歌 木结构杆栏式 砖或石木结构的硬山搁檩式 大米 喜食糯米 喜食酸辣品 鱼 同宗不婚 姑舅表婚 回头亲 外甥钱 端节(水历十二月至新年二月) 苏宁喜节\\妇幼节(农|历十二月丑日) 霞节 “小妹”称呼 不吃生鸭血 “三丁六甲”不得食狗肉、羊油、斑鸠 “泥巴脑壳” 忌盖双数房 忌以狗、白鸡待客 “神台“忌仡3000 佬0.006% 隆林各族夜郎 寨老兄妹坐大葫芦、兄弟俩、太阳为 什么这样刺眼、辣椒的来源、谷笛子 体劳动育:歌 塌塌房 玉米 族内婚为祭祖“月节(农米酒族 自治县 国 贵州 制 种的来历 竹箫 二胡 琵琶 月琴 打情歌 磨苦情秋、歌 斗牛、赛马、跳雷 千脚棚 玉米干饭辣椒 主 上门 历七(满月十月三至酒) 十五) 春节 拜树节(旧历正月十四) 放辣椒 其2.3 他 少数民族

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