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
析
摘要:随着国家推广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设计院(尤其是工业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设计院牵头的EPC工程总承包在设计院的产值比重稳步提升。基于工程总承包单位角度,设计院对项目从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实施过程的成本控制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内容从前期咨询、设计阶段延伸至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按照工程造价人员参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阶段划分,可将EPC工程总承包工程划分为招投标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总承包合同实施阶段、工程总承包合同结算阶段,本文按上述阶段划分对各阶段工作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EPC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 一、EPC总承包的特点及类型 对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
1.EPC总承包模式对设计在整个项目中所处的主导地位给予高度地重视,相较而言,该模式的设计水平与传统模式相比要高得多。
2.EPC总承包模式下通常由承包商全权负责项目的具体建设,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承包商团队协作能力,还实现了对业主工作量的大幅度降低。
3.针对各种不同的方案,承包商团队内部能够作出灵活的响应,并对每一个环节的分工及合作进行协调。总体而言,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双赢目标在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均有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EPC总承包模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涉及范围为依据,EPC总承包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含全部设计在内的EPC承包模式,该模式下,业主只是将对今后工程的功能性要求提出来,前期不会有太大的工作深度,仅要求达到预可研或是可研深度,对于EPC总承包商而言,需要承担起所有设计、采购、施工与试运行的责任。
2.含部分设计在内的EPC承包模式,该模式下,业主既需要将对今后工程的功能性要求提出来,还要执行相应的深度设计任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对于EPC总承包而言,需要将剩余的工作做好,如进行施工图的详细设计等。
3.设计接力式EPC承包模式,部分时候,业主会被其他设计单位雇佣,要求其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为了确保项目设计的连贯性,同时,将具体责任有效落实,业主会对EPC总承包商提出完成这些任务的要求,这便是设计的接力。
二、EPC总承包模式下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1.完善造价控制的设计方案
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关键是对方案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这会直接影响整个造价控制的过程,还会影响整个造价控制过程能否充分发挥出其最终效果。在对造价控制的设计方案进行完善时,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注重实际性原则,也就是在对造价控制方案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双方通过合理协商进行设计,确保尽量符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二,注重合理性原则,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且具有可行性,这样才能为整个过程的造价控制提供合理的依据,实现预期的造价控制目标。
2.编订全过程造价控制科目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要想更好地发挥出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效果,就要编订好造价的科目。编订科目这项工作细致且烦琐,在具体编订科目中,要充分考虑项目施工设计、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等方面,以此完善造价控制科目的编订,从而防止出现造价控制失效的情况。
3.整合造价控制
在全面开展项目造价控制活动中,不仅要重视项目的造价问题管控,还要重视其他方面的管控工作。各个项目在建设施工中不仅要做好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还要不断强化施工的质量及施工的安全管理,通过实施全面造价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建设质量及建设的安全性,让项目管理的成效更理想,从而落实建设各项成本控制工作,降低项目成本风险。
三、EPC总承包模式下全过程造价控制优化对策 1.招投标、决策阶段
加强报价审核工作,切实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建筑工程招投标是招标方依照相关计量规则,编制拟建工程招标清单,投标方则需要依照市场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投标标价,在中标后与招标方签订合同。投标报价是企业自主报价,与市场价格以及定额计算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不过通常差异较小,需要招标方在评标环节做好严格评判,避免出现投标单位初期低价中标,后期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结算的情况。在决策期间,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项目功能与要求,明确项目地址、投资规模、施工标准。在编制项目造价预算使,应当将投资费用估算作为基础依据,同时对项目投资费用进行梳理,确保项目投资估算合理性。此外,在估算项目投资时,总承包上必须合理控制投资估算误差,使估算、实际造价偏差降低。同时,在编制投资估算书时,总承包商必须提出设计投资限额,以此控制和限制设计环节概算,维护总承包商经济效益。
2.设计阶段
在此阶段,总承包利用设计施工一起化的优势,设计和施工互相协调,在满足建设方案是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在经济和技术上都切实可行的最优方案进行施工,只有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做到充分沟通交流,才能在造价控制上发挥最好的效果。在设计中应当充分考量设计质量及造价控制,应以业主要求为基础,承包方造价数额为前提,进行项目设计,避免出现超额现象。
3.采购阶段
承包单位在采购阶段的作用,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控制和管理,落实市场价格调研,确保价格选用的合理性,注重与分包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协商材料品牌及数量,在整个阶段中,总承包单位以投标报价,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确保在采购控制的有效落实。此外,在开展采购工作时,造价咨询单位还需要做好参谋工作,保证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控制价编制的科学性,以此提高采购的工作质量。
4.施工阶段
该模式是全过程控制的重要阶段,主要从材料质量、工程进度及工艺手段方面进行造价控制。具体实施中,通过明确责任、交流进度、绩效管理等手段进行控制,避免资源浪费以及超额预算的情况发生。为了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水平,造价咨询单位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必须坚持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对尺寸、数量等数据要准确记录,防止在结算过程中出现错算、遗漏等问题。二,必须准确审核施工月报、签证数量、索赔价款等,保证审核结果的准确性,以减少在结算过程中存在的活口问题。
5.竣工决算阶段
竣工结算的造价控制是该控制内容的最后阶段。在具体实施中,应做好付款结余及尾款支付等工作,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各自合法权益,避免因尾款问题造成不良影响。在此阶段,造价咨询单位以严格仔细、公平公正为原则,相继开展一系列工作,包括合同的履行情况,以及对变更签证、索赔条款、不可抗力因素等的分析,以提高竣工结算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
结语
EPC总承包模式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体现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在EPC总承包模式中,总承包单位会承担较大的成本控制风险。总承包单位的成本管控人员需全面参与到项目管理活动中,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姚国兰,浅谈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投资控制的方法[A],(2018)22-0156-02.
[2]王湘珍.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方案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8):136-137.
[3]王欣.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装饰工程造价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