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度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护理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护理体会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9月 第5卷第28期MEDICINE INNOVATION RESEARCH 毒曩 ≯参曩毒 誊曩重≤≯季≯≯誊≯ 一菇 一 毒拿≯ ≯舞曩 。。。蠢黪磐i。≯董!鬟 ≯0砻≯薯。≯÷ 瘘口相应大的圆孑L更好,操作时,同时教给家长,直到学会为止, 以便出院后的护理。 以下优点:集中收集大便,可按时处理,不易引起造瘘El周围皮肤 糜烂等并发症,材料易取,价格低廉,清洗方便,对皮肤无刺激性, 操作容易,便于掌握,利于护理,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的方法。 小儿肠造瘘的护理比成人困难,因d,JL不能自理,需要家长 来帮助,采用纱布或卫生纸覆盖,需要随时观察,一不注意,大便 很容易流到皮肤上刺激皮肤,使皮肤发生糜烂,而引起疼痛等不 适,纱布和卫生纸易浸湿,用量也太多,护理困难。用安全套法有 【收稿日期】2008—6—7 重度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护理体会 谢关娥 傅绿燕 安溪县医院(福建 安溪362400)【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21(2008)26—0121一O1 3.2.3气管切开术后严格执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保持内 套管清洁通畅,每日定时取出消毒,防止分泌物干结堵塞气管,定 时向内套管内注入少许 一糜蛋白酶、抗生素等。切口周围皮肤 每日用1:5000新洁尔灭消毒;每日更换伤口敷料,防止切口 感染。 颅脑损伤是外科创伤最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 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死亡 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起关键性作用。我科自2005年1月一 2007年6月共收治851例,其中重度颅脑损伤296例,通过精心 治疗、耐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观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96例中,男218例,女73例,年龄5~78岁,平均年龄41.5 3.3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胃肠道功能易出现 应激性改变,因迷走神经活动亢进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血管扩 岁,浅昏迷18例,深昏迷278例,行气管切开术250例。 2重度颅脑损伤的特点 张,故易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所以应尽早给予胃肠内营养,尽快 恢复胃肠功能,减少肠道黏膜萎缩和溃疡出血,增强病人的抵抗 力,一般在伤后2~3d内预置胃管,定时胃管内灌注高热量、高蛋 白和多种维生素流质饮食等。每次灌注营养液前,先抽取少量胃 液,以观察胃液颜色,如颜色正常可给予灌注,如抽出液为血性或 咖啡色,则应考虑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师,给予持 续胃肠减压,酌情胃管内注入凝血酶或注入云南白药与冰盐水 等。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面色等改变,以免发生失血性休克。 3.4术后病情观察颅脑外伤开颅术后24h内是颅内血肿再发 的危险期,一周内为脑水肿的高峰期,也是喉头水肿、呼吸道分泌 2.1意识障碍合治疗及护理。 病人因意识障碍,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法配 2.2高热以上。 严重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往往出观中枢性高热,尤其 是脑室内出血或丘脑下部的损伤可引起高热,体温可达41℃ 2.3颅内压取措施。 对严重颅脑外伤病人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 于发观颅内血肿。当颅内压高于5.3kPa时,应及时报告医师采 2.4合并伤2.5并发症3护理体会 3.1一般护理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常合并骨伤、胸部、腹部损伤。 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并发症多,如肺部感染、消化道 物阻塞各种并发症多发期。因此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 孔及颅内压变化,30~60min监测一次并记录。 3.5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外伤长期昏迷病人较易出观多器 须注意观察肢体活动、呼吸、腹部、排尿等情况。 出血、褥疮等。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神志、瞳孔和生命体 官功能衰竭。病因是:①神经性营养功能减弱;②长期消耗,营养 摄入不足;③器官创伤。一旦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较差。 因此在护理时要注意观察呼吸、循环、肾功能变化,发观异常及时 处理。 征的变化,并按时记录,在观察过程中应警惕颅内血肿的发生,做 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如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因高热 3.6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重度颅脑外伤病人,由于长期卧 可加重脑细胞缺氧,从而加重脑水肿,可采用局部冰块、头部冰袋 或冰帽、酒精擦浴、药物降温措施,如体温仍不下降,可采用冬眠 低温疗法。 床,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极易发生褥疮。因此必须做到 勤翻身,每1—2h翻身一次,翻身时勿使皮肤和床褥摩擦,注意检 查受压部皮肤情况。对卧床时间长、年老体弱、衰竭病人可卧海 3.2呼吸道的护理 绵、气垫床等辅助用具以减轻局部压力。保持床单整洁,并清洗 加强吸痰,每Et用仅一糜蛋白酶、盐酸 被污染的皮肤,骨隆突处用红花油或滑石粉进行按摩,每日三次,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2.1保持呼吸道通畅氨溴索、生理盐水常规雾化吸入,每日2次,必要时适当增加雾化 吸人次数,雾化吸人后15rain吸痰效果好。定时翻身,每1—2h 翻身一次,每次翻身时给予拍背,并及时吸痰,将痰液彻底吸出。 3.2.2吸氧重度颅脑损伤影响呼吸功能,缺氧可加重脑水肿 形成恶性循环,故应给予低流量吸氧或间断高流量吸氧,以改善 机体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 3.7其它护理对烦躁不安或癫痫发作者,防坠床及自伤,用约 束带做好肢体的约束。 【收稿13期】2008—7—24 一l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