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交响音乐的欣赏
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陆敏娅 【摘要】交响音乐是一门的音乐艺术形式,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但因其音乐层次丰富,具有强烈而感人的艺术魅力,善于表现神秘而复杂的感情,因而同样以巨大的力量震撼人心。此文所指的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交响曲,还有交响诗、协奏曲和音乐会序曲等。下面就介绍一下不同形式的交响乐的曲式特征以及交响乐的欣赏过程: 【关键词】交响音乐 音乐艺术形式 欣赏
一、 交响乐的曲式特征 (一)协奏曲
协奏曲原名为“竞奏曲”,指管弦乐器相协奏的乐曲。也有以人声与乐队协同演出的声乐协奏曲。由一个乐章构成的协奏曲叫“小协奏曲”、由一组独奏乐器(通常是两件、三件或四件乐器)与管弦乐队的竞奏叫“大协奏曲”。近代协奏曲是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协奏曲。
协奏曲的特点是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在音乐行进中,独奏乐器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互相对答、呼应和竞奏。
协奏曲通常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富于戏剧性,常有独奏乐器的华彩乐段。 第二乐章:慢板,三段式,富于歌唱抒情性,常采用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或回旋曲式。
第三乐章:急板,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音乐蓬勃有力,活跃奔放,有欢快、舞蹈的性质。 (二)组曲
组曲是由若干短曲连为一体的管弦乐或钢琴套曲。其中各曲具有相对的性。组曲有古典、近代之分。古典组曲又称“舞乐组曲”,是采用
同一调性的各种舞曲连接而成,但在速度,节拍等方面相互形成对比,近代组曲又称“情节组曲”,兴于19世纪,是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电影音乐中选若干乐曲辑成,有的根据特定标题内容或民族音乐素材写成。
(三)序曲
序曲原指歌剧、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17、18世纪的歌剧序曲份“法国序曲”和“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和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意大利序曲为主调风格,由快、慢、快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就是由此演变而成的。19世纪以来,特别是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作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四)交响诗
交响诗,亦称音诗。一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或戏剧性的单乐章标题管弦乐曲。形式不拘一格,通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有时也采用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等。内容富有诗意,常取材于诗歌、戏剧、绘画、历史事迹、民族生活及自然景色。该体裁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于19世纪中叶,后得以发展。亦有以若干相互关联的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从体裁上看,交响诗打破了古典交响乐四乐章的程式,只保留了一个乐章。或者说将古典交响乐的四乐章浓缩为一个乐章。从曲式上看,它没有严格遵守奏鸣曲式的格式,而是有很大程度的自由发挥。被广泛采用的是主题变形手法。即乐曲由若干之不同的段落组成,这些段落自由第依次展开,而用同一的主题把它们结合起来。主题在不同的段落出现时,面貌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塑造出标题内容特定的艺术形象。
从音乐语言上看,它不再象古典交响乐那样客观地、理智地进行着陈述,而是充满感受、饱含激情地描绘、叙述和描绘、叙述和歌颂。一般
地说,交响诗的音乐语言具有以下特点:旋律上下起伏的幅度较大,和声色彩丰富,音乐织体厚薄反差比较明显。这样的音乐语言往往极富感染力,很容易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从内容上看,它不再只限于表现贵族生活和宫廷场面,而是广泛取材于民间传说、史诗,理想的英雄人物和大自然的景色。交响诗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所谓标题音乐,即作曲家根据某文学作品、戏剧、民间诗歌、历史传说或作曲家自己事先拟定的文学情节而创作的音乐作品。为了便于欣赏这对乐曲内容有比较明确和具体的理解,作曲家常常用文字比较详细地学出乐曲的情节,或用几个字概括地标明乐曲的基本主题。
如何去理解和欣赏一首交响诗呢?首先是努力捕捉音乐形象。捕捉到了音乐形象,就找到了理解的钥匙,就进了欣赏的大门。音乐形象又如何捕捉呢?抓住主题。任何音乐作品都是通过主题来塑造音乐形象的,而这一点交响诗则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交响诗总的音乐形象相对来讲比较具体。
当然,音乐不象文学那样,能描写非常具体的形象、叙述十分详细的故事情节。它的表现往往是比较概括的。音乐表现的这种概括性,给欣赏者发挥想象力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所以说,音乐的欣赏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捕捉和感受音乐形象会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但只要大方向没有错就可以了。
二、交响乐的欣赏过程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上音乐课时学习了音乐理论、作曲、音乐欣赏等基础学科,但是也不能真正懂得交响乐的欣赏。因为理论知识并代替不了审美,因为音乐欣赏本身就比较感性,所以就因该以感性的形式去了解交响乐的美。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去欣赏:
1、了解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这就好像在阅读古诗、
词或是文章一样,只有对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现实条件充分了解之后,才能体会到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景,才能引起共鸣,才能真正体会交响乐中所要抒发的情感。
2、分辨演奏乐器。要明确地分辨出交响乐队中使用的几十种乐器,否者乐队演奏起来众多乐器交织在一起,听起来十分混乱。由于乐器本身的音色特点,作曲家再创作过程中,会根据音乐的需要选择乐器,所以分清乐器就可以大致了解音乐的基本内容。如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乐曲详细介绍了每件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所描写的内容。这种分辨乐器的练习要进行很多次,需要朋友们进行大量视听练习。
3、了解乐曲的音色表现内容。作曲家在创作时,都是具有一定的创作思路,作品一般具有明确的情节发展过程。比如大家熟悉的贝多芬的《月光曲》。当然在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路时,可以沿着情节发展充分发挥想象,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
4、分辨演奏者的个人演奏水平。演奏着在表现作曲家的情感时,也会很自然地带入自己的个性特点,比如男性的坚定,女性的柔和等,同时也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经历融入交响乐演奏中。朋友们可以在欣赏交响乐时,可以根据高音音色的松、紧、整体音色的统一,音乐表现的方式和技术能力等等,对演奏者的水平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可以有选择的欣赏演奏水平较高的乐曲。
5、分辨指挥的风格特点。方法同分辨演奏者个人演奏水平方法相似,指挥就像篮球运动教练一样,优秀的指挥可以较好的控制和统一乐队的整体风格,是全体演奏员可以演奏处和谐的效果。指挥的风格特点可以通过分辨同一乐曲的不同指挥、乐队、版本来比较和分辨。
6、分辨乐队的风格特点。同一乐曲经过不同乐队演奏风格是不同的,就像同一道菜由不同厨师烹饪,味道不同一样。当然指挥对于乐队的风格
特点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大的乐队都会长期聘任首席指挥,乐队和指挥长期的合作可以使指挥和乐队的风格更加统一。
三、总结
要想真正懂得欣赏交响乐,就要懂得什么是交响乐,要去了解它的历史,学习欣赏的步骤。在学习过程中,多少会觉得它晦涩难懂,或是感觉不到交响乐的美。这时候就要坚持,并扩展对交响乐的学习,去翻阅一些音乐理论书籍,了解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只有了解得越多才会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交响乐,爱上它之后才会懂得欣赏,才会感觉到它的美,越觉得它美就越喜欢。只有当真正喜欢上它之后,才懂得了欣赏。 【参文献考】:
[1]汤璇.浅议审阅审美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J].巢湖学院学报,2006,(6) [2](苏)M·塔拉克诺夫.戴明瑜译.关于现代交响乐的几个问题 [3]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