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来源:锐游网


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篇一:9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一、 设计主题:改善学习方法 二、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懂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2. 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 活动对象:高二学生 四、课前的准备: 五、设计步骤: 1.课程导入

黄同学的自述:我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一时,非常贪玩,整天沉溺于电子游戏,耽误了学习。我现在非常后悔,高二后迫切想挽回损失,希望能上本科。现在自我感觉学习比较刻苦,但两个下来,学习效果并不好。而我的同桌与我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因“过去不懂事,耽误了学习”。所以读高二后,我们约定要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他没有我花的时间多,但在学习上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进步很快。他说学习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习惯好方法好可以事半功倍。学习习惯和方法真的这么重要吗?我比较苦恼。

思考:黄同学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上出现了问题?

2.学习方法自测

下面是25个问题,你实际上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5分,比较符合的记4分,很难回答的记3分,较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很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1分。 ⑴ 在阅读时常记下不懂之处

⑵ 经常阅读与自己学习看似无直接关系的书籍

⑶ 在观察和思考时,重视自己的想法⑷ 重视做好预习和复习 ⑸ 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讨论⑹ 做笔记时,常把材料归纳成条文和图表 ⑺ 听人讲解问题时,眼睛注视着讲解者⑻ 注重利用参考书和习题集 ⑼ 注意归纳并写出学习中的要点⑽ 经常查阅字典、手册等工具书

⑾ 面临考试时,能克服紧张情绪 ⑿ 阅读中如有不懂的地方,非弄懂不可

⒀ 联系各科内容进行学习⒁ 动笔解题前,先有个设想,然后抓住要点进行解题

⒂ 阅读中认为重要或需要记住的部分,就划上线或者做好记号 ⒃ 认为重要的内容,就格外注意听讲和理解⒄ 经常向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请教不懂的地方⒅ 喜欢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⒆ 善于吸取别人好的学习方法

⒇ 对需要记住的公式、原理等反复进行记忆21 常观察实物或参考有关的资料进行学习22 听课时注意做好笔记23 重视学习的效果,不浪费时间

24 如果实在不能独立解出问题,就看了答案再做,或问别人25 有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评分和解释方法:

① 依实际情况记分后统计出自己所得的总分

② 总分在100分以上表明学习方法好,86~100分算较好,65~85分为一般,51~65分为较差,50分及50分以下属很差。 教师:你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吗?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能够做到重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不要把学习方法看得太神秘,要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好习惯好方法是可以养成的。那么,我们同学中间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呢? 3.理念更新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4.指点迷津

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⑴ 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

① 学习目标:即陈述近期目标或远期目标,学习目标要恰当、明确、具体。恰当,是指合乎学生自身能力;明确,是指不要含糊其持,笼而统之;具体,是指将目标细化。 ② 学习内容:包括学习科目和学习手段。

③ 时间安排: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一种管理,又称为时间管理,尤其是课余时间安排更为重要。时间安排要做到全面、合理、高效。

⑵ 预习与复习

① 预习: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回忆、巩固有关的原理知识、概念;找到新教材的重点和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用各种符号标在书上;尝试做预习笔记。

② 复习:复习须及时、须思考、须多样,尝试回忆复习法;倒回复习法;协同记忆复习法。 ⑶ 听课与记笔记

① 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② 多思多问 ③ 有张有驰

⑷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5.名人名言

① 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笛卡尔

②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赫伯特·格乔伊

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篇二:心理C级证书面试题9_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心理C级证书面试题

主题9.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及时复习、及时总结(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方法 题目1:改善学习方法

一、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懂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2. 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 活动对象:中职生 三、课前的准备: 四、设计步骤: 1.课程导入

小明的自述:我是职校二年级的学生。读初中时,非常贪玩,整天沉溺于电子游戏厅,耽误了学习。我现在非常后悔,读职校后迫切想挽回损失,很想学点真本事,以后能立足于社会。自我感觉学习非常刻苦,但一年下来,学习效果并不好。而我的同桌与我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因“过去不懂事,耽误了学习”。所以读职校后,我们相约要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他没有我花的时间多,但在学习上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进步很快。他说学习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习惯好方法好可以事半功倍。学习习惯和方法真的这么重要吗?

我的理论知识学得很快,但在技能学习上却是一败涂地,老师讲了半天,让我自己动手时,却无从下手,即使自己操作了也常会出现很多错误,老师批评我不认真听讲,不认真观察。 思考:小明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上出现了问题? 2.学习方法自测

下面是25个问题,你实际上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

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5分,比较符合的记4分,很难回答的记3分,较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很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1分。 ⑴ 在阅读时常记下不懂之处

⑵ 经常阅读与自己学习看似无直接关系的书籍 ⑶ 在观察和思考时,重视自己的想法 ⑷ 重视做好预习和复习 ⑸ 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讨论

⑹ 做笔记时,常把材料归纳成条文和图表 ⑺ 听人讲解问题时,眼睛注视着讲解者 ⑻ 注重利用参考书和习题集 ⑼ 注意归纳并写出学习中的要点 ⑽ 经常查阅字典、手册等工具书 ⑾ 面临考试时,能克服紧张情绪 ⑿ 阅读中如有不懂的地方,非弄懂不可 ⒀ 联系各科内容进行学习

⒁ 动笔解题前,先有个设想,然后抓住要点进行解题

⒂ 阅读中认为重要或需要记住的部分,就划上线或者做好记号 ⒃ 认为重要的内容,就格外注意听讲和理解 ⒄ 经常向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请教不懂的地方 ⒅ 喜欢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⒆ 善于吸取别人好的学习方法

⒇ 对需要记住的公式、原理等反复进行记忆

(21) 常观察实物或参考有关的资料进行学习 (22) 听课时注意做好笔记

(23) 重视学习的效果,不浪费时间

(24) 如果实在不能独立解出问题,就看了答案再做,或问别人

(25) 有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评分和解释方法:

① 依实际情况记分后统计出自己所得的总分

② 总分在100分以上表明学习方法好,86~100分算较好,65~85分为一般,51~65分为较差,50分及50分以下属很差。 教师:你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吗?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能够做到重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不要把学习方法看得太神秘,要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好习惯好方法是可以养成的。那么,我们同学中间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呢? 3.头脑风暴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4.指点迷津

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⑴ 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

① 学习目标:即陈述近期目标或远期目标,学习目标要恰当、明确、具体。恰当,是指合乎学生自身能力;明确,是指不要含糊其持,笼而统之;具体,是指将目标细化。

② 学习内容:包括学习科目和学习手段。

③ 时间安排: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一种管理,又称为时间管理,尤其是课余时间安排更为重要。时间安排要做到全面、合理、高效。 ⑵ 预习与复习

① 预习: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回忆、巩固有关的原理知识、概念;找到新教材的重点和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用各种符号标在书上;尝试做预习笔记。

② 复习:复习须及时、须思考、须多样,尝试回忆复习法;倒回复习法;协同记忆复习法。 ⑶ 听课与记笔记

① 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② 多思多问 ③ 有张有驰

⑷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5.名人名言

① 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笛卡尔

②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赫伯特·格乔伊

六、这节课可能出现的问题 题目2:记忆及其策略

活动目标:

了解记忆的基本规律,掌握一些简单的记忆小诀窍,将记忆的规律和方法能运用到各学科的学习中去。 重点难点:

⒈重点:掌握记忆的规律与几种记忆方法

⒉难点:结合先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方法 活动形式:

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活动准备:

将记忆训练材料写在小黑板上、纸上或制成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记忆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了记忆力,我们就不可能积累知识,不可能运用知识,也就什么都不会,永远都像个新生儿。记忆力除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自我训练而增强的。今天我们将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怎样增强记忆力。

二、记忆力测试:

在研究怎样增强记忆力之前,我们每一个同学一定很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如何。现在,我们就先进行一个小测试,看看你的记忆力究竟如何。请注意我即将出示的纸条,这张纸上有3行数字,

每行12个。你可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平均每5秒钟读一个数),然后默写,看你究竟能写对几个,默写时顺序可以打乱。注意:1、不能边读边写2、每个人只须记住任意一行。 好,请集中注意力了(出示纸)

73 49 64 83 41 27 62 29 38 93 74 97 57 29 32 47 94 86 14 67 75 28 79 24 36 45 73 29 87 28 43 62 75 59 93 64 学生默写

公布结果:你如果把一组中的12个数字全部写对了,记忆力可以说是惊人的;如果能写下8个以上数字,记忆力可以得优;如果能写下4——7个数字,记忆力只算一般;4个以下,则记忆力很不理想,需要提高。

现在大家对自己的记忆力情况心理有底了吧?记忆力是大脑获取信息,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运用的能力。记是记住(识记,保持),忆是提取(再现) 三、记忆的规律:

1、记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1)有限性:短时间内的记忆量为7+2组块(CHUNK) 实验:给学生呈现数字串(从5~10位逐次增加),每呈现完一个数字串,让学生马上复述,看学生最多能复述几位(九位左右) 98357759413 2139475 75382649 3785629415702934861 (组块为短时间内记忆的单位,可以是一个单词、数字(串)、

句子等,与个体对记忆材料熟悉程度有关)

(2)无限性:人脑主要是由140亿个左右的人脑细胞构成,在人的一生中最多只用了10%左右的人脑细胞,其余的均在“沉睡”中,有待开发。 2、艾兵浩斯遗忘曲线:

从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新内容记忆后1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半天之后开始减慢。不同材料的遗忘规律都是“先快后慢”。 3、新近和首尾效应

记忆材料中最初记忆的材料(排首)和最后记忆的材料(就近)的回忆比较容易,而处于中间位置的材料最容易忘掉。 讨论:如何利用记忆规律来提高记忆力?

(1、记忆的新材料及时复习可以较少遗忘(如古文、单词等);2、每次记忆的时间不宜过长;3、“打乱”记忆顺序可以减少遗忘) 四、记忆的方法: 1、化整为零

我们通过游戏来了解化整为零的方法

请四位同学上场做联词比赛,每一位同学必须在联词之前重复前面已联过的所有的词,忘了的被罚下场,坚持到最后的是冠军。(以“花”子开头)

小结:象这样把一长串的资料分成一个个零散的小段A,B,C,D,。。。。。。。然后,先背熟A,在记住B,再把AB联起来背一遍,再记住C,然后把ABC联起来记忆。以此类推,直到把所有

内容都记熟,这就是化整为零的记忆方法,比直接一遍一遍的记ABCD有效得多。 2、协同记忆法

我给大家念一段文字,要求只用耳听,不能写,待会请同学来描述。 “到姑妈家去,要先向北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向东拐弯,走到头就是丁字路口,再向北拐,到第一个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横穿过马路就到了。姑妈就住在路口西南角的楼上。” 学生描述

第二次念,这次可以用笔。

比较两次记忆的准确程度和难易,第二次效果要好的多,因为采用了协同记忆法。

协同记忆法就是采用手、脑、眼、耳等多感官并用的记忆方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从视觉得到知识能保持25%,从听觉得到的知识能保持15%,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就能记住65%。朱熹主张读书时要心到、眼到、手到,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上课不能听望天书,要动起来。 3.记忆术 (1)谐音法: 圆周率

你曾使用过这种方法吗?在记那些内容时? (战国七雄:齐楚韩燕赵魏秦(七叔含烟找围巾) 李渊618年建立唐朝:李渊见糖搂一把(618)

清军入关1644年: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流串 2641329:二流子一天三两酒 电功:W=UIT:打不了,又挨踢。

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篇三:如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如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正宁三中石涛荣 一、问题提出

新课改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的调整,而且反映出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知识改变命运,那么学习方式就成就未来。然而,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机械、依赖,缺乏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改变学业习方式根本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一种终身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业生为主体,改变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一认识,我提出了《如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二、理论依据

1、学习的建构理论。学习是学生建构的知识的过程,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重视学生能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自己不断丰富和调整,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强调活动和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高级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自主学习,也通过合作、探究等来实现。

2、主体性教育理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3、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 三、研究对象与步骤

1、对象:高二级(1~6班),高二(1~5班)理科,高二(6)班文科。 2、步骤:

(1)准备阶段:制定方案,

(2)实施阶段: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尝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学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主地、开放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分(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 学习 网: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总结阶段。对相关的经验,个案进行整理、总结。 四、方法与过程

课题研究与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最高原则和最终目标,采用教育观察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实证研究方法综合进行。教育观察研究法:“观”是看,“察”是分析,观察记录采用了:1、描述记录 ,具体有:①日记描述法,采用记日记的方式将在不同时间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对学生的言语、行为表现,并可作相应的评价。②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持为,可以有主题,也可无主题,随时记录感兴趣的问题。2、取样记录,①时间取样,②事件取样。3、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出现此行为时,就在该项上画“*”。 (一)创设和谐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1、激发兴趣、创设情景,让学生想学习。

2、指导方法,让学生参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习学自己的主动参与,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大胆求知、体验、思考,要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引导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知识和学会分析总结学习方法,从而带到全班同学主动参与。

3、巧妙引导质疑,让学生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很重要,但开始阶段不要太介意,学生提问题的含金量,要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以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二)合理安排,学会合作。

1、抓准合作的时机,首先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其次,不是随时插入的,个人力量单薄,无法解决时。最后有新发现,有感悟,想交流时。

2、提升合作的效能,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异质组,根据特长明确职责。组内交流时,让待进生先表达,其他同学补充,保证人人参与,个个收获。

合作的关键在于交流智慧,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以丰富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视角,引发更为全面深刻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在互动中,学到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获得自我反思和自调整的机会与体验。

3、开发潜能、积极探究。探究是学生在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中,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使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4、智慧激励学会反思,反思要彰现知识盲点,针对性地修补漏 缺。

五、研究成果

1、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互动性,分性享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问题意识不断增强,感到学习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

2、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素养的提升,做眼中有学生,心中有问题的研究型学者。

3、论文《践行新课改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尝试》。 六、问题讨论与建议 1、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传统的学习方式如:记忆式学习,接受式学习,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老师应研究如何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课程目标、学生基础、灵活运用,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习方式。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过程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培养、训练过程,教师应持之以恒,耐心培养、引导、完善。 3、忽视了对学生合习惯的培养。如,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内容无关的事情;学生在合作中敷衍了事,几个人要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好似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在小组汇报时,一部分大讲特讲,另一部分无所事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