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69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69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4月 第5卷第1 1期MEDICINE INNOVATION RESEARCH 垆理 勉 旁 蛰 营 0学≯。拿 善 曩 誊重重 蕾 茸 季譬 重 ∥ 曩亭≯墨誊≯参季轰季 孽萎 多嚣彰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 69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黄敏治【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廖根琴林玉娇 安溪362400) 安溪县医院神经外科(福建【文章编号】1671—7821(2008)11—0080—0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6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 据GCS评分,169例中恢复良好的122例,中残13例,重残6例,死亡28例。109例随访1—3a,癫痫发作21例,脑软化灶37例,脑积水 10例。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重、变化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采取有效的综合临床护理措施是有效降低死亡 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69例,男性,105例,女性64例,年龄2个 月一14岁,平均年龄7.3岁,其中3岁以下25例,3—6岁53例,7 —14岁91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73例,车祸伤47例,摔伤 25例,砸伤19例,其它伤5例。手术治疗128例,非手术治疗41 例,气管切开24例,亚低温治疗30例。 1.2临床表现①意识障碍,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 碍,根据GCS评分,3—5分26例,6~8分143例;②生命体征变 化,发热25例,低血压31例,呼吸困难19例;③瞳孔变化,一侧 瞳孔散大32例。双侧瞳孔散大12例;④呕吐87例,抽搐32例, 去大脑强直11例,偏瘫25例,锥体束征阳性73例。 2护理 2.1意识状态的观察动态观察病人精神意识改变,可揭示病 情进展情况,在观察中应注意发现患儿是否有从不安、拒乳到无 反应的表现,以判断意识障碍进展状态,对后颅窝损伤的患儿要 特别提高警惕。 2.2瞳孔的观察瞳孔是颅内之窗,是反应颅内损伤后病情变 化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及灵敏程度,有助于进一步 判断病情,以便做出恰当的处理,及时抢救患儿的生命。应连续 严密观察瞳孔,每30min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2.3生命体征的监测 小儿脑组织代偿能力强,但脑功能稳定 性差,尤其是生命体征紊乱较成人明显,多表现为意识障碍、频繁 呕吐,特别是脑损伤后,大多脉快(120—130次/rain)、呼吸浅快 (3O 40/, ̄/rain),血压轻度升高甚至偏低,应每15—30rain测量 一次并记录,有条件可行心电监护。定时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应 给予降温,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给予低温疗法,本组病人 给予亚低温疗法30例。准确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为医生进 一步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2.4呼吸道的管理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发生呕吐者较多, 加之t],JL气管短小,极易发生呼吸道梗塞,长期昏迷、咳嗽、吞咽 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m,病人常出现呼吸困难, 尤其是气管插管加上述症状,为防止呼吸道阻塞加重、脑缺氧、脑 水肿及呼吸道并发症,要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吸痰过程中,病人应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 侧,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缺氧者行气管切开,本组气管 切开24例。扩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呼吸道湿 化,保持室温在25℃左右及适宜湿度,常规给予生理盐水2oml, 一80一 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每天3次,起稀释痰液的作用,并定时 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5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患儿颅脑损伤术后,常规在术野或脑 室放置引流管,引流渗血或血肿液,并根据引流液的性质、量、颜 色、液面波动的情况,间接观察颅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如果护理 不当,易发生颅内感染或达不到置管的目的。tbJL术后躁动,四 肢不易固定,极易拔除引流管,因此,应加强陪护人员的健康教 育,以防引流管脱出、扭曲或打折;引流管的放置应低于外耳道, 脑室引流管应高出脑室平面(平卧位的耳廓上缘10~15era),硬 膜外、硬膜下、皮下引流管高度与外耳道平齐,不可随意调整引流 管的高度,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头应保持清洁、干燥、密闭,定时消 毒,搬动婴儿时夹闭引流管,以免引流液逆流引起颅内感染。 2.6并发症的观察常见并发症有:颅内出血、脑水肿、中枢性 高热、切口感染、颅内感染、尿崩症、外伤性癫痫、肾功能损害等。 d,JL重型颅脑损伤易诱发癫痫,如患儿出现口唇、眼睑、四肢抽 动,应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如患儿出癫痫大发 作,可给予冬眠疗法。如果病情允许,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以改 善脑缺氧,促进脑部细胞恢复,从根本上杜绝癫痫的发生。观察 胃内物、大便、尿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切口 及时换药,预防颅内感染。 2.7 加强基础护理①为了预防或治疗脑水肿及保持水、电解质 平衡,遵医嘱合理安排液体的输入量。②鼻饲喂养的监护,患儿伤 后的高代谢导致负氮平衡并常伴有应激性高血糖,伤后3~5d,患 儿肠鸣音正常,无消化道出血及腹泻,可行鼻饲,给予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索易消化饮食,鼻饲时注意饮食卫生,用具煮沸消毒两 次。③如有留置导尿管,应加强导尿管的护理,每El清洁外阴两 次,并更换引流袋,防止泌尿系感染。④加强翻身,预防褥疮。 2.8重视康复期的护理多数患儿意识逐渐清醒,能进食并做 适当活动,生命体征稳定,要加强功能锻练。外伤性偏瘫病人,要 加强患侧肢体功能锻炼,保持功能位置,配合高压氧的治疗。出 院后,定期门诊随访,复查头颅CT,以便了解病情变化。 由于tbJL与成人颅脑解剖、生理及病理特点不同,tbJL处于 发育阶段,脑组织恢复、再生、代偿能力较强。因而其重型颅脑损 伤也有其独特性,无论d,JL病情有多危重,即使发生脑疝也不能 放弃,只要度过危险期,预后明显比成人好。 【收稿日期】2008—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