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班幼儿自主体验式美术学习初探

小班幼儿自主体验式美术学习初探

来源:锐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班幼儿自主体验式美术学习初探

作者:褚伟伟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32期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这一主张对于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同样适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对形成和发展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具有特殊的作用,融合了知行情意等多元素质,是幼儿表达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手段,对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目前,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的现状如何,小班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呢?笔者觉得主要有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重技能训练,轻情感体验。“你画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你画得一点也不像!”在幼儿园,你总能听到对孩子作品这样的评价,不仅仅来自于家长,也有的来自于教师。许多成人都以孩子“画得像不像”为评价标准,不断强调美术学习中的技能培养,线条直不直、圆圈圆不圆之类的,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忘却了儿童绘画本身一般无好坏之分,绘画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对世界理解的一种手段。于是,一些小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往往缺乏自信,战战兢兢,有的迟迟不敢下笔,渐渐丧失了大胆创作的动力。

二是重教师主导,轻幼儿主体。走进小班美术教育课堂,常常会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范画,孩子们抬着头仔细听讲,发下纸笔后,教师再次强调作画要求。更有甚者,教师画一笔,幼儿集体模仿一笔。这样的美术“创作”始终由教师一人全面掌控,幼儿缺乏自主体验和创作的空间,在美术创作中处于“跟从状态”,最后展示出来的作品“千人一面”,缺乏个性。

三是作画方式单一,创意空间不足。“画画了!”孩子们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白纸、油画棒、记号笔,家长欣赏到的作品只能在白纸上呈现,画的永远是老师规定的内容。类似的情况在一些幼儿园比比皆是,因为这是最简便的方式。教师要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自身就要富有积极的创造精神,应该将各种操作材料、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真正让学生的画作充满创意。

幼儿的美术作品反映了他们的实际生活,是儿童认知的一种表现,当他们有表现欲望时就会产生美术创作的冲动,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种条件,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支持、引导幼儿参与到自主创作中去,获得自身积极的学习经验。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笔者进行了“自主体验式美术学习”的尝试,关注幼儿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体验”,努力让他们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体验互助合作,体验情感交流,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第一,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激发自主体验热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在两岁左右开始涂鸦,他们很高兴在纸上留下点什么,在进入小班之后,大部分的幼儿涂鸦兴味浓,正处于绘画的象征期,他们很有创作的热情,非常重视成人的评价,若成人意识不到幼儿的这一特点而给予负面的信息与评价,很容易打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作为幼儿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及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规律,建立起和谐的师幼关系,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恰当的引导,让他们非常放松地进行创作,从而激发起他们自主体验的热情,培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此,我会在孩子们入园之初的美术活动中,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地运用美术工具如油画棒、水彩笔、毛笔、粉笔等等,在老师提供的白纸、白布、黑板上随意涂画。孩子们兴致很高,每次活动结束时,都会兴致勃勃地问我:“老师,下次什么时候画画啊?”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孩子,做他们大胆创作的支持者、引导者,师幼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到美术活动的趣味。 第二,挖掘生活中的美术资源,拓展自主体验空间

组织幼儿的美术活动时,我都会重点分析教材,尽量提供多种操作材料,拓展幼儿自主体验的空间。如在带领孩子们欣赏水墨画《小鱼和水草》的活动中,孩子们对墨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我让他们看墨汁在水盆中融开,随着水的晃动感受水草的动感,大家雀跃不已。我还为他们提供了宣纸、墨汁、毛笔等材料,让他们尝试画各种水草。接下来的延伸活动中,我又提供了彩纸、毛线等,孩子们用剪刀剪出了一根根五彩的水草,并粘贴成画,对美术活动充满了兴致。

绘画能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各种美术创作方法的运用,如用手指点画,用手掌印画,用脚丫踩画等等,多样化的美术创作材料的使用,如在瓶子上涂画,在白布上泼画,在沙子里勾画等等,为幼儿营造了更丰富、更广阔的美术自主体验空间。 第三,在游戏中学习美术,体验自主学习乐趣

小班幼儿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玩游戏,“玩中学”同样适用于美术活动。我在美术活动形式上动脑筋,尽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绘画对象,进一步体验到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如在练习画圆形的时候,我以画“好玩的泡泡”为切入口,组织幼儿先玩“吹泡泡”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地吹泡泡,观察泡泡,许多幼儿很自然地说出“泡泡是圆圆的”“这个泡泡大”“那个泡泡小”,还有的发现泡泡被太阳一照,色彩缤纷,兴奋地说:“泡泡是五颜六色的!”一阵微风吹过,他们又发现泡泡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在亲身的体验中,幼儿对泡泡的形状、颜色印象更加深刻,充满了创作的欲望。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非常投入,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让我很惊讶,孩子们不仅画出了圆圆的、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泡泡,有的还注意到了画面的布局,让高高低低的泡泡在画纸上起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变“要我画”为“我要画”,真正做到了玩和画的结合,进一步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褚伟伟,南通市实验幼儿园,226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