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运用
作者: 陈润生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0期
陈润生
(自贡电力设计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对生命周期理论的系列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深入探讨,并同时针对电力工程造价的相关事项做出剖析。通过对两者内在联系相关性的比较和总结,将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电力工程造价中,两者结合并做充分论证和详细说明。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 电力工程 造价运用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b)-0000-00
“生命周期”顾名思义,即某种事物从产生到消亡,经历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整个生命过程,在生活中一般通俗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生命周期理论通常在企业、行业、产品、个人理财中运用和体现。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理论方面的快速深入发展,生命周期理论被广泛的应用,生命周期造价理论也随之发展,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认可。
1生命周期造价理论及优势特点阐释
生命周期理论最早在产品中广泛运用,而生命周期造价理论的认识则最早来源于建筑工程,该管理是指在整个的工程项目之中,相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存在于其整个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时期,分别为建设期、试用期以及相应的翻新与拆除期。不仅如此,进行对于系统性造价的管理是分阶段来进行的。它不仅是对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分析过程的必要手段和审计跟踪整个项目工程的管理系统,而且关系着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方向,最重要的是通常也被作为一种预算核实整个工程项目寿命期的成本和确定设计方案的技术方法,在工程能否完美成功占着前期条件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状况下,我国对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的管理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以及有序性,它主要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以及相应的运营维护阶段,对于这5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内的工程实施造价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工程实施造价管理,并且是分阶段来实现的。而在整个的工程项目之中,相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存在于其整个过程,并主要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以及相应的运营维护阶段。不仅如此,还将相应的生命周期的成本分析以及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这两个阶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结合,旨在实现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造价的控制,主要将其控制在所要达到的合理程度以及完整度,包括建设费用及后期维护和运营中的成本。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实现对于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在相关的计算之中,往往会应用折现技术,折现技术主要指的是对于预期消耗成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折并将其列为当前费用的指标,运用到相关的计算之中去。除此之外,还需要将相应的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运用到在项目建设当中去,并贯穿于其整个的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一项目的生命周期费用,以此来对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最小化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对于相关的项目决策阶段以及设计阶段来说,还要求其分别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投资估算以及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应;而对
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其必须在相应的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实现对其的严格执行,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确定以及控制。生命周期造价理论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运用和认可,它具有以下两大优势特点:
1.1时间跨度大,寓理性于工程控制
生命周期成本贯穿工程项目的每一阶段,甚至每个细节,涵盖了工程项目的所有人力物力的方方面面,并且它要求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整个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出发,实现对于相关建设项目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分别是项目的建造成本以及进行运营以及维护所需要的成本。在进行相关的决策时,首先需要拟定多个可行性的方案,然后在这些方案中优化选择一个成本最小的方案来进行投资工作,以此增加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项目投资的后期风险。
1.2降低项目成本,保证项目施工顺利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相应的方法实现了在设计和策划的过程之中,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为主要要出发点的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工程项目的设置和布局进行了充分而又综合的考虑。除此之外,对于工程的建设造价以及运营和维护的成本拟定了较为合理的计划。这样一来,对于相关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材料选择的合理性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以设计质量的确保为前提,进行对于降低相关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目标的实现。
2生命周期造价理论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结合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发展。目前状况下,主要表现为电厂的建设越来越多,而且只要电力事业有着较为密切关系的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取得了突破与创新,其重要性也日益显示出来。而当前情况下,我国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过程以及相应的现实状况大多数都主要侧重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使用功能或者工程完成进度,而缺乏运营阶段的成本考虑不进行系统性核算。在我国的相关电力工程尤其是大型火力发电站、大型变电站以及高电压等级、长距离输送的送电线路工程等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程序多、资源消耗量大、影响因素多、计价复杂等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虽然,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将相应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纳入到造价管理当中去,它贯穿在整个的过程之中,主要始于对于相关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终于项目竣工决算完成。这个流程虽然较比前期有所进步,但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弊端,主要是因为其不包括试用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管理,这样一来,就不能形成一个系统而又完整的循环过程。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工程造价中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2.1电力工程项目缺少对与在相关的决策阶段中项目投运后的运行维护成本的重视。
决策阶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在实现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的控制之中。一般情况下,决策以及设计这两个阶段对于工程成本所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它同时也是对于相应成本的节约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阶段,不仅如此,它还是成本控制的重点阶段。经过一定程度上的分析与测算,发现在相应的决策以及初步设计的阶段,影响相关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保持在75%到95%之间。而对于相应的电力建设项目来说,由于一般情况下,这些电力建设项目存在较高的可以含量,所以其作用也就更为关键。但是在相应的施工阶段中,运用一定的经济措施实现对于投资节约的可能性已经较小。
2.2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信息反馈没有一个十分健全的渠道。
相关部门对于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管理还没有一个十分充分的认识,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较弱。不仅如此,对于相关的运营维护成本来说,还没有实现对于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的纳入。而一旦相关项目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在运行过程之中对于所出现的问题就不能进行十分及时的反馈,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新项目决策阶段精确而又有效的估算运行维护的成本造成影响。
为此将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力工程造价中充分的运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哦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细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于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及控制工作并不能对相关建设项目的效率造成影响。又要对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出完整的造价体系,在此过程中需生命周期理论的下几点在工程造价中顺利实施尤为重要。首先,合理成熟的生命周期造价理论指导。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生命周期造价理论有大量研究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并且其实施具体过程需要采纳有较高的素质的员工对进行实施,从而能够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各个细节的清晰认识和把握。寻找科学详细的历史数据,并且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存储和统计。工程单位各个主体的共同推动和权利协助。电力系统中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不同于建筑工程有较为专业的物业管理的公司维护相关的产品。电力工程运营和维护的全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含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行维护单位等重要主题。只有实现对于这些主体全部互相合作共同推动共同维护的保证才能成功进行对于电力工程的生命周期造价的管理。
因此,将相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实现于电力工程造价中的运用不仅仅是目前状况下相关电力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董士波.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 .2003(32—38)
[2] 尹贻林.工程造价的新视角: 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综述[J].工程造价培训班讲义
[3] 尹贻林.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M]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02-60)
[4] 杨立霞,刘华敏.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泰州职业技术学报.2002
[5] 任国强,尹贻林.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
[6] 余雅芬,王晏.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50-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