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为学习而只学习
不能为学习而只学习
作者:曾令团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15期
学生一进入高三,嘻嘻哈哈不见了,蹦蹦跳跳也少了,更多了一份沉静、沉默、沉稳,似乎往日的青春少年一下子都懂事成熟多了。的确,这些是高三的标志——学习至上,很多爱好可以暂时去“冬眠了”,很多活动也该“下岗”了。但,我们不能为了学习而只学习。
“不能为学习而只学习”中,第一个“学习”指目的,第二个“学习”指行动。显然,一进入高三,家长、学生和学校也马上进入“战备”的紧张状态,连那些在高二时候还活泼好动的调皮鬼们也玩起了深沉。为什么?要学习,要考上,要考好。身体诚可贵,爱好价更高,若为学习故,二者皆可抛。于是,在学校里尽量少地参加文体活动,尽量多地争取利用时间上课、学习或考试,国庆人家七天乐,学生是三天愁(要上三天课呗);于是,学校的一些评比竞赛也超然漠视,星级教室有什么意思,太浪费时间了,应付一下就可以了……
也是啊,爱学习总比厌学、逃学强多了,在“一切为了学习”的伟大旗帜下,我们可以不拘小节啊!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文体活动不参加,休息时间没保障,学习的本钱何在,青春的活力何在?评比竞赛不投入不参与,良好的班风何在,正气何在,斗志何在?家长和学校是不想扼杀孩子们的天性的,学生们也不想迷失了自我,可社会现实会给各方带来无形的压力——“大家都这样,我们也只能这样啊!”这一句话被很多人很多次重复着,语调可能不一样,但心境是一样的。是啊,大家都很无奈啊!
但是,习惯思维和从众心理是禁锢我们思想束缚我们行动的障碍,我们不能无奈、无为和无法,应该寻求突破、改变。我不是思想家,不是教育家,也不是改革家,更不想做空谈家。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我目睹了一个学校多年的高三师生基本一直痛苦着,多年的高考成绩几乎一成不变着。难道我们向仅剩四天休息的国庆再要两天?真若如此,估计还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做过十几年的学生,又和学生相处了十几年,深深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但在全国学生基本是相同的学习时间的大背景大前提下,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呢?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习的心理(包括心情)。我们是否给予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否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学习?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诱导,可以淡化学生的紧张心理,可以让学生乐观、自信、愉悦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高中的学习生活。真的要感谢两位老师,一位是班主任赵老师,一位是教地理的沈老师。我记得从高二开始,赵老师每天必做一件事情,就是晚自修后去教室“赶人”,因为总有几个学生喜欢“开夜车”点蜡烛在教室里学习。赵老师第二天一般会点名“批评”这些“开夜车”的同学:“昨天又有几位同学加班了,这是不好的啊,既伤害了身体,又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状态,大家千万不能再这样了啊!”这些话初听是批评,但我们当时的理解是表扬,因为有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想到要加班要勤奋,包括我。后来,我也加入“开夜车”的行列,感受到了被老师“赶”出教室“护送”回宿舍的荣耀。当然,接下来我们也慢慢知道了加班学习的危害,大家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到了高三,也不像现在的学生这么紧张和劳累。现在理性地分析赵老师当初的几句话,其实简单之中却包含了深刻的教育理念:对勤奋的学生给予关爱和忠告,对不勤奋的学生给予警示和暗示。
再说沈老师,他是华师毕业的高才生,刚毕业就教我们,他爱好打排球和羽毛球。高二开始,我们班在沈老师的带领下就组织了班级排球队,在当时是学校第一支排球队。说真的,很多学生认为打球影响学习和考大学。但在课外活动时候,看着我们快乐地流汗,听着我们雀跃地叫喊,很多本班和外班的同学也加入到我们排球队,我们的队伍更加壮大了,甚至组建了二队、三队。说真的,冬天下了晚自修,我们为了暖和身子,还戴着手套在操场的雪地上垫排球呢。高三,别人那么紧张,我们却依然有规律地上课学习,有规律地打球嬉戏。真的,现在回想起来,高三真的是“累并快乐着”!
后来,我们班级考了两个北大,一个北师大,一个中央民族大学,一个武汉大学,一个华师,一个中南财大,一个中南政法学院,两个山东大学,还有其他的本科、专科的。在当时录取率那么低的情况下,作为县的二高,作为一个文科班,这些成绩真的很难得。当然,我们这些同学也吃过很多苦,但是也有乐,至少不是“为学习而只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