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柳树姑娘》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1.唱歌《小雨沙沙沙》 2.学习打击乐器沙槌与串铃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活泼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
2.了解打击乐器沙槌与串铃的特性,能掌握其演奏方法并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教学重难点
激励学生为歌曲《小雨沙沙沙》编创动作。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谜语
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不喜欢猜谜语呀? 学生:喜欢……
教师:很好,那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吧,听好了,打一个自然现象: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学生:下雨……小雨……
教师:你们真聪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假设现在外面下雨了,你们猜猜下的是大雨还是小雨呢?
2.模仿雨声
教师轻轻摇响沙槌,用来模仿小雨的声音,并提问:同学们,现在下的是大雨还是小雨呢?
学生:小雨……
教师:很好,那么请同学们说一下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下小雨的时候,沙沙的,声音很小……
教师:你们说得很对,那我们今天就学习一首歌曲《小雨沙沙沙》。 (二)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沙》 1.朗读歌词
1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节奏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 2.聆听歌曲旋律,跟随老师用肢体动作表演。
第一遍动作:拍手拍肩、拍手拍腿、拍手拍头、拍手点脸、拍手拈手指、拍手转手腕等(前奏间奏双手叉腰)。
教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好!下面我们变换一种方式感受歌曲旋律,用动作表现旋律的高低。
第二遍动作:1段右手转手腕;2段右手轻拍左手手臂;3段双手轻拍上身。所有动作都结合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
教师:非常好!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和我共同合作演唱这首歌曲,我来唱歌词,你们用“沙”来为我伴唱,好吗?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用“沙”轻唱伴唱。
教师:同学们和老师合作真默契呀!老师已经用“沙”字摆出了歌曲旋律的高与低,让我们用小手点着来唱。伸出小手指吧!
4.全体学生用“沙”模唱旋律,用小手在空中点。(课件出示:旋律谱) 第一遍:老师指着唱。第二遍: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指着唱。 5.表现歌曲
教师:同学们高兴吗?(学生:高兴)那你们能带着这种高兴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呢?(学生:能!)而且我们还要把这种快乐表现在脸上,用最美的声音来演唱,并且在歌词“小雨沙沙沙”的地方我们还要唱得怎么样啊?(学生:轻声唱。)
教师:大家唱得越来越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为了使我们的节目形式更加丰富我们还可以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呢!瞧!老师准备了什么?(学生:沙槌)听听它可以模仿什么声音呢?(学生:小雨的声音)
教师再次播放音频或者弹琴,让学生在歌曲“沙沙沙”的地方用沙槌来伴奏。 (三)课堂小结
总结这节课表现好的同学,粘贴“笑脸”奖章,让学生们随着音乐出教室。(播放《小雨沙沙沙》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小动物唱歌》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唱歌》
2
人文素养:
1、让学生在多种艺术活动中大胆表达,敢于交流,领略合作的愉快,培养学生一起学习的兴趣。
2、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创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萌发创造意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能按照力度要求正确地演唱。 2、引导学生唱好歌曲弱起小节,能根据各种动物的叫声进行歌曲创编。 教学准备:CAI课件、大屏幕、投影仪、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边听《小雨沙沙沙》的乐曲,边做律动。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学生回答)地球上生存的动物不论体型的大与小,性情的温和凶悍,都是我们的朋友。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能学一学它的叫声吗?(学生回答后放CAI课件播放:小猫的叫声。)
2、谁能一边做动作,一边模仿小猫的叫声?(个别学生模仿) 3、继续放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学生模仿它的动作及叫声。
4、依次播放课件中各种动物的图片,学生模仿它们的叫声后播放老虎的叫声。 5、认识“f”和“p”:
(1)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的叫声进行对比:
①分别播放课件:小猫与老虎的叫声。引导学生听辨得出: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
②提问: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学生回答: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2)使学生知道: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用CAI播放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按照图中小动物的叫声分类。 三、学习歌曲。
1、同学们都喜欢可爱的小动物吗?(学生回答)
2、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认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非常喜欢唱歌,你们想不想跟它们一起唱呢?(想)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发去和它们唱歌去吧!(放CAI,出示课题) 3、先听老师唱一遍这首歌曲,看小朋友喜不喜欢。(师边唱边模仿小动物的特征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4、喜欢这首歌吗?
5、好让我们来看看歌中小猫和小狗是怎样演唱的?(师按节奏读歌词一遍) 6、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读歌词。
7、老师为小朋友和小猫、小狗来做伴奏,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吧。 (1)用听唱法学习歌词,并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教师教一句,学生学唱一句。教师在教唱中辅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注意口型及发音。) (2)听歌曲旋律默唱。(学生边听旋律心中默唱歌词,在自学中连贯地记忆歌词,使歌曲得到巩固。)
(3)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与“p”,解释含义,并请同学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3
同学们在歌曲中找找刚才学的“f”与“p”这两个记号都在哪?小猫和小狗知道唱歌时应该怎样的去表现,那我们小朋友们谁会呢?(指导学生运用力度记号演唱歌曲)
(4)唱对了,小猫和小狗夸奖我真聪明,它们要和我们一起唱歌,老师现在为你们伴奏。(全班有感情地演唱,边唱边模仿小猫和小狗的动作。) 四、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1.我们已经学会了歌曲,我想我们小朋友也一定想用歌声来表现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是吗?大家可以先讨论怎样编写我们的歌词呢?(学生自由分组讨论) 2.谁先来说说你编好的歌词。(学生自由说)
3.谁来画一画小朋友编的这些动物?(学生自由上台来画) 4.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小朋友们编的歌词。 (1)全班唱歌曲。
(2)全班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边唱歌曲。 (3)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唱。
5.我们唱的真好,回去做一个你所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下节课带来好吗?
6.在我们地球上生活着许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可是我们从电视、报纸上看有的小动物正在面临被吃掉的灾难,有的小动物生活的环境也遭到破坏,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7.小动物们知道我们小朋友这样爱护它们,它们可高兴了,邀请我们去参加它们的森林舞会,让我们现在出发吧!(下课)
《柳树姑娘》
一、教学内容 唱歌《柳树姑娘》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通过模仿柳枝生动的摇曳形象,体会附点四分音符的感觉,并能准确地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不喜欢猜谜语呀? 学生:喜欢……
教师:很好,那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吧,听好了,打一种植物:小姑娘,本事大,江南塞北都安家,湖水替她照镜子,风儿帮她梳头发。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答案为柳树。 (二)学唱歌曲
4
1.朗读歌词
同学们,歌词中有一个音乐符号是最能体现柳树姑娘的音乐形象了,你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找找看。
学生:指出附点四分音符。
教师:那我们来唱一唱这个节奏(集体、个别)。同学们我们现在加上柳枝摇曳的动作,模仿一下柳树姑娘,把我们的手臂当成柔美的柳枝,随着音乐轻轻的摇曳。下面我们把后面的读完。后面的节奏出现了速度要快一些,你们看看节奏出现了几分音符,我们尝试来读一读。(师生一起念)
2.学唱歌曲
(1)初听感受歌曲,教师边唱边表演歌曲。
教师:小朋友念得真优美,就像一个个小诗人。柳树姑娘也有一份礼物送给大家,是什么呢?(出示歌谱)
(2)学唱歌曲旋律。
A.跟琴模仿风声“呼”唱旋律(表现好的奖励柳叶)
教师:听到这么优美的声音,柳树姑娘的好朋友秋风、秋雨也忍不住加入我们的队伍,让我们也成为阵阵秋风来唱一唱歌曲!
B.跟琴模仿雨声“沙”唱旋律(师带生齐唱)
C.跟歌曲原唱轻轻唱,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姿势唱,也可手随音乐划动。(如:划圆、划波浪、弧线)
教师:让我们用自己最喜欢的姿势(坐着或站着),和着优美的音乐轻轻边哼唱歌曲边划动自己的小手。
(三)拓展延伸,开阔眼界 1.出示诗歌
教师:刚才从同学们的舞姿中,老师看到了好多婀娜多姿的柳树姑娘和玉树临风的柳树先生,还看到一群可爱的小鱼们。其实不仅我们喜欢柳树,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柳树,他们写下了好多诗歌来赞美柳树,你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来其中一首唐代白居易的《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2.指名(柳树诗人)朗诵 3.配乐朗诵
5
教师:同学们的声音就像有魔力的春风,让柳树长出了更多的新叶,更加美丽动人了。你能找找还有哪些古诗中也有柳树姑娘的身影!请课后和同伴们一起分享吧!
这么美丽的柳树姑娘我们理应要好好呵护她,除了柳树还有我们身边的一切花草树木都要好好来爱护它们,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春天之旅到此结束!(在音乐和歌声中离开教室。)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