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来源:锐游网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通信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在通信、电子和计算机网络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具有特色。能在本领域中从事通信设备和系统设计、研究和开发以及运营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和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动态;

7、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寻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学校鼓励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最低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课程修读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须修读之课程,计40学分,其中体育、军事理论 和计算机基础(第一阶段)试行通过性考试;

2、学生须从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按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分别选修4、2、4个学分共修读10学分;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一个公选课学分。

3、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共设5门计25学分,前3门为学科大类基础课,后2门为学科专业基础课;

210

4、专业必修课程共设7门计27学分, 其中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 5、\"通信前沿导引\"为学科导论课程,以讲座形式分散安排在各个学期;

6、本专业设置3门双语教学课程(计划表中带*号者),未参与双语教学的学生必须修 专业英语课程;

7、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生须按如下规定至少修读48个学分:

①限选课修读45个学分:主选组为全体学生必须修的限选课程,计34个学分。另外再从\"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三个方向模块课程中,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读该模块的全部5门课程(11个学分)。

②任选课修读3个学分;学生可从本专业课程计划表中二个任选课模块、限选课中自己未选择的方向模块、本系其它专业提供的选修课程、学校公选课程以及外院(系)校提供的选修课程中修满学分.

8、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设计)为全体学生之必修课程; ①生产实习4学分;

②毕业设计14学分,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定选题,毕业论文实行答辩制度;

③课程设计与实践技能2学分.第二学期安排一周,内容为金工与电子工艺实习;第五学期安排一周,内容为课程设计或科技制作与活动.

五、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全校公共课 公共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 总计 170 457 495 936 20周 2979 100% 5。7% 15。3% 16.6% 31.5% 10 25 27 48 20 170 5.9% 14。7% 15。9% 28。2% 11。8% 100% 学时数 921 占总学时的比例 30.9% 学分数 40 占总学分的比例 23。5% 六、课程方案表

211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计划表一

学时数 一 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学 课程名称 分 数 合 计 理 论 学 时 4400001 2200006 0100001 2200010 必修全校公共课 选修课 课 2601021 2100058 3602001 6100001 3106020 大学英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 学期、周时数、周学时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备16 周 17 周 18 周 18 周 17 周 18 周 18周 0周 注 实 践 学 时 54 18 18 72 36 17 14 6 3 5 6 5 5 2 4 5 2W 2春秋 2春秋 2春秋 4—6个讲座 4 3 3 4 1—1 16 345 345 5.5 126 2。5 54 2 1 1 4 6 2 36 36 36 144 144 2W 72 36 36 18 36 72 5 5 2-1 2 5 5 2 1 1 1 1 4—3春秋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大学体育 计算机基础 军事理论 小 计 人文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 艺术类 就业指导课 小 计 2春秋 2-2春秋 40 921 4 2 4 68 34 68 10 170 6200001 6201005 学科基础 6307061 6300007 6307040 6807008 6307064 专业必 6308101 修课 6806028 6308222 6104095 6800001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工程数学 (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概率论) ☆ 电磁学与光学 普通物理实验 小 计 电路分析基础 * 信号与系统 电磁场与电磁波 模拟电子电路 * 通信系统原理 ☆数字系统与逻辑 设计(含PLD) 算法与数据结构 小 计 10 181 181 3 5 6 1 48 90 48 90 102 102 36 68 40 25 457 4.5 85 4 3 4 4 5 72 54 72 68 90 2.5 54 27 495 212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计划表二

6300033 6800003 6806060 6806024 6303007 6307016 6308223 主选组 6100163 专业选修课 ︵限6100187 6805067 6806042 6303019 6308069 6806029 通信前沿 导论 工程制图 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电子电路 光电与光纤基础 电子电路实验 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实验 通信系统原理 实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实验 现代交换原理 移动通信 通信网基础 微波技术与天线 1 2 4 3 3 1.5 1 1 4 0。5 3。5 4 3 2。5 34 2.5 2 2 2 3 11。5 2 3 2。5 2 2 11.5 2。5 2。5 2 3 2 12 3 2。5 2 2 2 2 3 2 2 32 68 54 51 54 36 34 72 18 72 72 54 51 668 32 68 54 51 54 72 54 38 36 34 36 36 54 34 54 40 36 34 36 36 18 54 36 54 36 36 36 36 36 54 36 18 54 36 34 18 18 13 18 14 18 18 36 18 36 2 1 2 3 2 4 1 分散 4 3 2 3 2 2 2 3 3 4 4 3 3 2 3 3 2 3 2 2 3 3 3 3 3 2 2 2 2 2 3 1 2 1 1 1 1 1 3 2 2 3 3 3 3 小 计 6307023 电子测量与仪器 通选操作系统 信6107001 课 技6303017 光纤通信 4术6809021 卫星通信 5 方6309066 数字电视 向 学小 计 分 计6104001 高级程序设计 ︶ 算机应用方向 电子技术方向 专业选修任6303020 6303027 6307002 6308224 6303063 6309087 6307043 课 选⌒ 课任选课 3 程 6108171 3306009 6806057 6107001 * 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技术 数据通信 操作系统 54 34 36 36 54 214 34 54 54 36 34 212 54 54 54 54 36 252 54 54 36 36 36 36 54 36 54 小 计 6307023 6101017 6307027 6100044 6800087 4400070 6308071 电子测量与仪器 DSP技术与应用 ☆ 电子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 检测与转换技术 专业英语 单片机与嵌入 系统 现代通信技术 蓝牙技术 信息论基础 锁相技术与应用 激光原理与应用 人工智能基础 现代无线电实验 小 计 213 学 分︶ 6308225 6309063 3308008 6309071 6308211 6300001 6307034 6307011 3106083 3105046 3108009 数字图象处理 智能仪器 音像技术 语音信号处理 小 计 数学综合 普通物理 电路、信号与系统 电子电路综合 小 计 设计与实践 生产实习 毕业设计 2 2 3 2 29.5 2 2 2 2 8 2 4 14 20 36 36 54 36 558 36 36 36 36 144 2W 4W 36 24 36 36 36 36 36 36 144 12 18 1W 1W 2 2 3 2 2 2 2 2 4W 14W 2 2 考研模块 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 14W 20W 小 计 七、通信工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说明

1、学分要求

辅修专业:须修读本专业课程方案表注栏中代号为1的所有课程,共10门,计 31学分; 双专业:除修完辅修专业规定课程外,还须修读本专业课程方案表注栏中代号为 2的4门课程(计9。5学分)加毕业论文共23。5学分。要取得本专业毕业证书需修取54。5个学分;

双学位:在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修读本专业课程方案表注栏中代号为3的5门课程(计12学分)。要取得本专业学士学位共需修取66。5个学分。

2、 修读期限

辅修专业:原则上在四年内修完全部课程

双专业、双学位:若在四年内尚未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修读双专业的可延长一年学习时间,修读双学位的可延长两年学习时间。

3、其它问题

与实行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位有关的其它问题,如入学条件、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学位授予、收费标准等,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八、课程简介 (另订成册)

2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