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
摘要:现如今,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也意识到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从而不断提高建设水平。企业安全管理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的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企业;安全管理;运用 引言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渐提上日程,在安全生产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精细化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必须条件之一,并且把安全信息化直接写入了新的《安全生产法》内。为此,文章深入剖析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具体路径,以期可以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供些许有益思考。
1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1安全管理不规范
安全管理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才能保障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当前传统管理手段在一些企业仍然占据主流。首先,受限于知识和技能水平,中基层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较差,因此,在安全工作管理过程中多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无法形成良好的原始数据资料,为后续的整改溯源带来困扰;其次,传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多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也无法及时交换意见和获取资源,往往一个待办事项需要耗
费较长的时间,同时一些企业还缺乏标准化管理流程和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性,更多的是凭借经验主义,各自为战。
1.2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有些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不高,技术和文化素质较低。虽然在入职前也接受了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但由于企业过于强调生产和效率,致使员工的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经常会出现鲁莽、违规操作的现象。例如,一名员工在操作机器时,发现机器中有一些小棉球状的物体。正常操作程序是先关闭机器再进行处理,但员工不想“浪费时间”,推迟生产,所以未关机进行操作,最终导致他的手指被夹伤。
1.3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平平
我国很多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虽然也开展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是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企业只是为了完成国家有关安全的规定,而进行安全管理,在实际生产中,还是将企业经济效益放在了第一位,而忽视了安全管理。管理人员一味的要求生产效率,员工为了达到生产效率,而进行一些危险性操作。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都是员工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2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1引入先进的ERP、OA等信息化平台
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化的ERP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相较传统工作管理平台,现代化ERP信息系统平台可以显著提升安全工作管理效率,通过整合生产、安全、采购、人力资源、销售等各板块业务,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数据化管理,达到数据传输的及时性。例如,生产部门发现某项事故隐患,在逐级上报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现代化ERP信息系统平台上只需用手机拍照,并在手机APP程序中上传,即可实现事故隐患的快速上报,相关责任人员接到隐患通知后,可以更及时地到现场处置,通过系统还可以形成更规范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数据,更方便地完成隐患跟踪、管理、关闭等工作。另
一方面,可以建立OA标准化工作流程,提升对安全工作管理的规范性。传统安全单据的审批流程需要逐级签批递交,导致很多安全工作“先开展、后签批”的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监管缺失情况。建立OA标准化工作审批流程,在提升审批快捷性、规范性的同时,可实现安全监管的动态管控。
2.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在安全工作中,企业须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不妨融入现代科技,采取信息管理手段。比如,企业内部网络定期发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精神,以及近期安全事故的真实案例,从而对每个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生产上培育强大的内部推动力。
2.3积极打造高水平的安全生产信息化队伍,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企业安全生产团队的建设水平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发展的创造性因素,安全生产人员的综合能力决定着对大数据价值挖掘的深度。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者的业务素养,亟需做好培训工作,既要加强对数据信息获取、分析、应用等层面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人员深入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也要做好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层面的技术培训,为处理安全生产信息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应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组织架构,帮助其深入地处理安全生产事件,了解员工的基本需求,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分析和信息判读工作,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比拼,人才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进步空间。在国内企业朝向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各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资源,注重人才的培养,还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并制定积极的奖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中人才队伍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各企业应采用广泛招揽人才的重要方式,对企业内部的人才战略做出优化和调整,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迎合国际市场发展需要,可以将企业内部的高素质人才调配至国际市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才素养,更有利于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2.4注重督促和现场考察
从企业的角度上来看要想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应不断提高建设水平,提高对员工督促和现场考察工作的重视度,并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来实施这项工作,进而有助于让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提升。为了保障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对于企业相关部门而言需加大检查力度,全面的检查施工各项环节,并以现场管理为主题召开会议,此会议可就检查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探讨,并提供相应的见解,此会议要求人员进行参加,进而有助于提高人员责任心。除此之外,企业还应不断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并注重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方式将其融入在此制度中,进而在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助于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不断提高安全水平。
2.5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为了保证紧急情况发生时,救援及时、有效,企业应切实履行应急管理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日常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和训练,根据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演练,让每名队员掌握岗位需求和职责分工。根据演练实际情况,对演练暴露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完善。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加强企业员工应急管理意识和能力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应对危机的能力
结语
安全管理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内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导致企业运营偏离轨道,甚至被市场淘汰。所以,安全管理对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企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营造对企业有利的社会环境,保持企业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张云辉.浅谈企业生产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J].管理观察,2015,35(17):2.
[2]刘香俭.浅谈企业安全教育培训问题[J].中国化工贸易,2013,5(2):1. [3]刘妍.浅谈企业安全培训教育[J].安全,2010,31(5):3.
[4]黄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4):232-234.
[5]王松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19(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